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42829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练声曲是声乐学习者,科学且系统的掌握歌唱技术方法的主要手段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嗓音和声音训练的重要环节。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有的学生对此认识不足,仅仅把练声曲当作唱歌前开嗓子用的,对于学生来说唱练声曲就是练基本功,它决定了学生日后的声乐水平。下面笔者将针对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教学;作用
  对于声乐教学中的学习者来说,练声曲实质上对声乐学习者今后的演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训练扎实的基本功,保持良好状态,有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对练习曲的演唱加以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一:练声曲的内涵
  练声曲(vocalise),即用一个或者多个元音演唱,无词的声乐练习曲或者音乐会演唱的练声曲。练习曲通常含有音程,音阶,琶音以及顿音,跳音,连音,颤音等练习内容。它结构完整,带有乐思,实际上是一种无词的有钢琴伴奏的歌曲。在声乐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曲来巩固声乐技巧。练声曲集一般都是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包含有全面锻炼声乐技巧的内容。学习者可以按某一练声曲集的步骤循序渐进地练习。也有专为某种特殊技巧(如花腔)而制作的练声曲。如:《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等。
  二:练声曲在声乐训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练声曲在循序渐进的声乐学习中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
  常见的练声曲有:《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阿勃特声乐练习曲》、《哇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斯皮格高级声乐练习曲集》等等。这些练声曲都是专业声乐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教材。这些练声曲都是声乐历史上的大师们为了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所遇要的技巧和能力,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系统的针对对音阶,音程,附点连音符,连音,三连音、半音,琶音,断音,滑音,重音,装饰音,渐强渐弱,声音的轻巧和敏捷性练习,华彩经过句等各种歌唱元素所创作的练声曲。同时这类练声曲还对音乐表情、速度、乐句的分局、换气等几号做了严格的要求和详尽的标示。《斯皮格高级声乐练声曲集》这部作品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分为女高音、次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五册,是声乐技巧的综合性练声曲。它是从大师们的训练和指导书中选出,并经过了先进的编排,它避免了缺陷,哪怕是最小的细节都得了足够的重视。当然这部作品不是为初学者编写的,在学完《孔空50首练声曲》等初级练声曲以后可以接着学习这部作品。经过斯皮格精心的挑选、完美的编排,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级练声曲教程。他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顺序演唱这些练声曲,并且不能够忽略任何一个练声曲,因为这些练声曲都经过了精心,系统,科学的安排,否则将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其循序渐进的系统性、规范性可见一斑!。
  (二)练声曲能够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
  练声曲也包括很多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演唱水平不同,先天的条件也有差别,所以才会细分为戏剧,花腔和抒情。但是这种差别也容易让人的认识片面化,比如觉得花腔女高音就应该灵巧有弹性,直接导致认识不到位,在演唱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声音上的潜质,其实对于抒情歌曲而言,也需要灵巧弹性。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潜意识对一些歌曲产生声音上的倾向时,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有关技术的问题进行专项练习。比如在《斯皮格高级声乐练习曲集》中,我们会发现,对于顿音,连音,颤音,符点音,切分音,三连音等会有专门的技术练习。这些练习不光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有一定的趣味性(練声曲的形式很有吸引力:节奏富于变化,旋律优美,伴奏织体的巧妙结合),跟简单的练习相比,能够最大程度的把演唱者的唱歌主动性调动出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感知敏感,及时抓住发声练习中的闪光点,逐渐把这些即可的感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得心应手的演唱歌曲。
  (三)练声曲有利于培养歌唱者的情感表现。
  声乐教学中的练声曲很好的融合了一部分音乐属性,并且具有完整的音乐结构和音乐内容,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时候,和歌曲的方式很相似。如我们常用的《孔空练声曲》大都乐思完整,因此每一首练声曲都能表达出作者的一些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根据声乐练声曲中的力度,速度,渐强减弱、顿音,连线等表情记号的标注,努力的感受好声音上的细微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来表现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绝对不能只是单纯的练声,不感受其中的情感,学生要用“声情并茂”来要求自己的练声曲演唱,因为音乐中情感的展示是无处不在的。
  (四)练声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咬字发音的问题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发音,还要求他们咬字准确,这也是能否很好的表达一首歌曲的重要条件。所谓“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也是这个道理。在著名教授宋承宪的《歌唱咬字练声曲4首》中,他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十三辙类别的基础上对汉语语言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解析,都能对咬字发音做出很好的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提高了掌握音乐的技巧和能力,也在咬字发音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练声曲可以激发歌者在声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练声曲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学生一直都具有吸引力,因为相比于简单的声乐联系,练声曲更能让唱歌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提升和声乐中的乐趣。所以教师要有效利用练声曲的教学环节,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迎合学生的喜好,激发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想要去学习练声曲,只有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下,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中的演唱技巧,真正的变为自己的能力。
  三.结束语
  照我们目前的情况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规范且系统的声乐教学练声曲体系,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依旧存在简易型和随意性的劣势。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认识练声曲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声乐教学中的练声曲训练中,同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实际条件和能力,选择出适合自己演唱的练声曲,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和综合音乐素养,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向丽.论练声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4:29+31.
  [2]林梅.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百家,2007,06:170-171+174.
  [3]邵云.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3,13:28-29.
  [4]汪梅娟.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5,14:47.
其他文献
【摘要】:《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男性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与书中的女性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戴德家的女性人物对奶娃成长的贡献以及与此同时女性人物自我成长的完成。  【关键词】:女性;黑人;成长;非洲文化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中心人物是一名叫做“奶娃”的男主人公,尽管如此,奶娃的故事的展开却离不开精彩的女主人公们的衬托。在奶娃的家里有三位女性人物:母亲露丝、姐姐莉娜
期刊
【摘要】:汉代雕塑中的传统艺术精神在历史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精髓。其古拙质朴,雄伟大气,写意浪漫的自然之美深深的在中国雕塑使上留下了隆重的一笔。这是需要我们现代来解读的,透过雕塑中历史的故事,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的价值。所谓“艺术之史,雕塑为先”。  【关键词】:中国传统精神;汉代雕塑;中国当代雕塑  一、汉代雕塑的社会意识形态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先秦一统天下后的强大帝国,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紫砂投资市场的持续升温,使得紫砂壶的收藏也持续走热。紫砂壶区别于其他艺术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具有泡茶实用功能的同时,集壶艺、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因此自古以来便博得文人雅士的深嗜笃好。本文就紫砂壶收藏现状进行研究,以图找到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紫砂壶收藏;收藏价值;收藏误区;收藏历史  一、紫砂壶收藏研究  人们自觉地崇尚品味,无疑是文明的一种进步,但也容易因片面的理
期刊
【摘要】:没有内涵的艺术如同没有灵魂的肉体,一个艺术家的学识修养都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深度,典型形象的塑造一定要真实,但是不仅仅是自然的描摹更要通过艺术家对其再加工创造出形神统一的表现对象个性和内涵的艺术典型来。吴为山先生的《天人合一老子》就是一件既能表现主题,也能体现作者创作情感的雕塑作品,本文将以剖析《天人合一老子》为切入点,浅谈艺术作品中,艺术情感和内涵表现的重要性,及塑造艺术典型形象。  【
期刊
【摘要】:文章从侗寨整体环境、聚落空间和建筑空间三个层次对其空间组成元素及其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其中特征挖掘深层组织结构以及内涵。意在挖掘侗族文化精髓,丰富侗族文化研究,为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累必要资源。  【关键词】:侗族;聚落;空间布局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代侗族主要生活在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以及湖北西南部。侗族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歌舞刺绣都是其文化的表现方式,其中
期刊
【摘要】:在强调文化大发展的当下,中国的各项传统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其发展道路势不可挡,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总结如下:首先,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时出现了“断层”现象;其次,在东、西方音乐融合时出现阻碍;最后,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地位有待提高。  【关键词】:民族音乐;发展;当代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用“礼”、“乐”治理国家,可见“乐”在孔子时
期刊
【摘要】: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虽然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但他依然热爱生活,把从事艺术创作视为献身人类的一种方式。他的坎坷遭遇使他对贫苦的劳动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他不去迎合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欣赏趣味,而是找寻矿工、野外、茅舍为描绘的对象。他的作品色彩鲜明亮丽,富有表现力,一反学院派的陈旧古典、矫揉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达,地球村的形成,地区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们的意识更加的活跃起来。“跨界”这个词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在不同的领域寻找能激发创作的灵感,让原本看上去并无交集的元素相互渗透融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理念与想法。这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而跨越多个环节的跨界设计正是工业设计行业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跨界;交流;工业设计  一  跨界原意指的是交叉、融合,形容两个本不在一个
期刊
【摘要】:陕西画家群体创作能力及影响力提升对策构建体系的设想,是一项综合的跨学科的设想过程,在此过程中即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国、油、版、雕”之间的界限,而且用宏观的视角分析陕西中青年画家群体创作的现状,从而针对该现状,制定出科学的陕西中青年画家群体创作能力及影响力提升对策的体系设想。  【关键词】:画家群体;创作能力;绘画  陕西中青年画家群体创作能力提升的对策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政策的制定上
期刊
【摘要】:本文对雕塑的实质、雕塑是否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法不同,以及对艺术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在这个过程中对当代雕塑发展状况和欧洲十六世纪、我国秦代雕塑经久不衰等问题经行了扩展式的深挖,笔者最终认为我国雕塑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时代雕塑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主要以事宜的雕塑表现形式表现即可,不可因外界因素而强求、改变,违背制作初心。  【关键词】:雕塑实质;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雕塑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