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酒师大师吕杨聊杰卡斯的创新和圣雨果的匠心

来源 :葡萄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酒喝出了威士忌风?侍酒师大师吕杨和保乐力加一起,带你玩转“双桶陈酿”和“匠心传承”!
  Have you ever try a Double Barrel wine form Jacob’s Creek? That’s a selection wine enhanced by careful use of aged Scotch whisky barrels for finishing, which I think you could taste a hint of whisky taste. Pernod Ricard China invited Lu Yang MS here, sharing with you the innovation of Jacob’s Creek and the artisan from St Hugo.
  前不久,收到一份邀请:11月18日,“创酿”始于传承——保乐力加澳大利亚葡萄酒主题品鉴会在上海举办,真是整个11月葡萄酒界的风头全云集在了上海!
  只可惜,每月固定要截稿的杂志狗,ProWine上海一结束就要赶回来忙出刊!不过,从去年12月到今年,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Cue或被这个叫“杰卡斯双桶创酿”的酒给引诱了!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来给大家写一写!
  2018年12月在沐辰学院有幸喝过这个杰卡斯雙桶创酿系列,在微博和朋友圈都发过这样一个帖子:“近几年单一麦芽威士忌在中国真是广受追捧啊,单桶、双桶的概念都玩得很溜!单桶的玩法在干邑界也有,如今威士忌桶的概念又玩到葡萄酒界了,葡萄酒巨头保乐力加麾下的著名品牌杰卡斯葡萄酒(Jacob’s Creek)就以双桶的玩法来酿葡萄酒。据说,在中国才上市就卖光了。昨天有幸参加了杰卡斯(Jacob’s Creek)的大师班,品尝了杰卡斯从入门到庄主纪念的9款佳酿,不但有特别的惊喜酒款,还包括了这个新概念的双桶创酿系列。”
  “这个系列的玩法第一次熟成在葡萄酒橡木桶中,第二次再进入威士忌桶熟成。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配方,他们尝试了包括苏格兰威士忌和爱尔兰威士忌,雪利桶,甚至白兰地等的各种各样的橡木桶。杰卡斯首席酿酒师Dan Swincer还细心地带来了经过第一次葡萄酒单桶熟成的葡萄酒,让我们和双桶陈酿过的酒同场较量,可惜不争气的我,因为重感冒,完全丧失的嗅觉痛失这样的精致体验……尽管味蕾虚弱无边,还能感受到双桶更醇厚一些……”
  朋友圈和微博都纷纷跟帖,同学和朋友都托我帮忙买,我找保乐力加的朋友一打听,结果当时新品发布会上市之后,货就出完了,全到了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渠道,看来“杰卡斯(Jacob’s Creek)”这个成熟的葡萄酒品牌,加上双桶创酿这个新玩法,还真吸引大家的眼球!
  时隔一年,杰卡斯的双桶创酿再度重来,难怪我微博和朋友圈的小伙伴又蠢蠢欲动了。这不!
  2019年11月18日,“创酿”始于传承—保乐力加澳大利亚葡萄酒主题品鉴会在上海才办完,而且,2019年不但玩出这个概念的保乐力加酿酒师团队首席酿酒师Dan Swincer亲自前来,连全球首位且唯一一位华人侍酒师大师吕杨也来加持,带现场的嘉宾一起领略了一把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魅力。难怪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又来Cue我!既然如此,咱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个“双桶陈酿”到底是什么鬼?葡萄酒怎么会喝出威士忌风?还有他们家还藏了个叫圣雨果的,获奖无数的精品葡萄酒。
  杰卡斯双桶创酿系列
  作为澳大利亚销量领先的国民葡萄酒品牌,据统计,平均每天超过160万杯杰卡斯(Jacob’s Creek)在全球各个角落被享用。记得十多年前刚入行时,杰卡斯(Jacob’s Creek)几乎是我最早记住的几个大品牌,它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一直深受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的喜爱。这样的品牌往往是很多葡萄酒消费者日常美酒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直到2018年,“双桶创酿”这个玩法一出来,这个品牌重回我们的视野,因为这几年,随着单一麦芽威士忌的流行,各种波本桶、雪利桶、单桶、双桶的概念玩得是层出不穷!因为使用的是千篇一律的单一大麦为原料,威士忌的调配大师特别擅长玩桶,因为橡木桶往往能为最后的酒液带来百分之六七十的味觉贡献。
  但是,在葡萄酒界,因为葡萄品种本身就有着相当百变的多样性,加上酿造过程中不同工艺和方法采用的多样性,似乎,我们都听说过葡萄酒用来陈酿过的橡木桶被送去用作干邑的陈酿,却极少听到威士忌或白兰地桶拿来陈酿葡萄酒。直到有一天,Dan带着酿酒师们和市场部同事聚餐,晚饭后一杯威士忌带来的愉快ending,同事开玩笑说:“要是把葡萄酒和威士忌酒桶结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开启了他们(酿酒师)的灵感:“对哦,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这个念头呢?”
  这个灵感诞生后的两年,他们一直都在试验,700多天里,从世界各地采购不同的橡木桶来不断试验,爱尔兰和苏格兰威士忌,波本桶和田纳西桶,甚至还从西班牙和葡萄牙弄来雪利、波特、马德拉等加强酒用过的橡木桶来一一试验陈酿效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调整,终于,他们找到了属于他们杰卡斯葡萄酒的最佳CP:
  赤霞珠+爱尔兰威士忌桶西拉+苏格兰威士忌桶
  他们先将葡萄酒放置在正常的葡萄酒橡木桶中陈酿18个月,然后再放在威士忌酒桶中陈酿8–12周,赤霞珠和西拉分别在第二次陈酿的时候,进入如上不同的威士忌桶中再次陈酿,经过这样的两道橡木桶陈酿之后才装瓶上市发售。于是就有了2018年首发上市的杰卡斯双桶创酿系列。
  双桶创酿,真的更好喝吗?
  这样经过两道橡木桶陈酿之后的双桶创酿,真的会更好喝吗,还是仅仅是一个Marketing的噱头?
  去年,Dan特意调了3瓶只是经过葡萄酒橡木桶的半成品一起前来,刚开始并没有告诉大家,直到所有人品鉴过后,现场了解大家的反馈后,才缓缓道来他的用意:经过单桶和双桶陈酿的葡萄酒到底会存在什么样的不同,大家试过便有答案?   正如2018年首发上市时的广告片中,复仇者联盟中雷神的扮演者—澳大利亚演员克里斯那性感浑厚的声音:“The richer, deeper, smoother(更醇厚、更馥郁、更柔顺)。”
  依稀记得去年发布会上,重感冒加严重鼻塞的我,虚弱的味蕾之下,仍然能够感受到双桶更醇厚一些……我不够笃定,于是回去翻当时的笔记,Dan说:“我们试验了用不同酒桶来陈酿,最后发现,西拉甜美的果香以及标志性的辛香料气息,能够在苏格兰威士忌酒桶中得到更好更强烈的体现;而像赤霞珠这种单宁和结构感都很强的品种,爱尔兰威士忌酒桶则赋予它甜美的香草风味,使葡萄酒品尝起来更为圆润和均衡。”他还告诉我们,威士忌橡木桶因为构造和葡萄酒橡木桶有所不同,威士忌桶的烘烤程度更深,木材的孔洞更多,将葡萄酒放在其中短暂陈酿,可以加速葡萄酒的熟化,让口感更加圆润。所以,今年接到邀请,其实真的很想再重新确认一次,只可惜行程凑不上。不过早已有人给了我们确信的答案!
  因为今年“双桶创酿系列”的品鉴会,酒圈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侍酒师大师吕杨前往加持!大家都知道侍酒师出身的吕杨大师选酒功力了得,并且也一向严谨,保乐力加这场品鉴,他表示:“南澳大利亚是新世界产区的佼佼者,风土纯净氛围轻松,有特色且蕴含着无限潜力。”
  “虽然伴随着新世界轻松愉悦的氛围,杰卡斯和圣雨果无论是在品质把控还是酿酒工艺上,一直以来都一丝不苟。杰卡斯双桶创酿系列的创新与突破,不仅惊艳了味蕾,更赋予了葡萄酒更多的可能性;圣雨果葡萄酒始终恪守匠心精铸,每款酒都述说了品牌的魅力,且都具有窖藏实力。”他不仅仅肯定了杰卡斯双桶创酿系列的创新带来的味蕾上的惊艳,甚至还Cue到了当天的另一个品牌—圣雨果!
  国际奖项1500+,年年斩获金奖
  圣雨果(St Hugo)这个品牌,很早以前就经常听说。刚开始是看朋友分享去澳大利亚旅行时,免税店总盯着几个大品牌去比价,后来又经常在酒友分享的各国机场免税店购酒攻略中看到,比如墨尔本和悉尼机场的免税店,大家都盯着澳大利亚几大酒王和圣雨果(St Hugo)的Vetus Purum系列来比较……因为总有酒友会用心寻找他们所喜爱的酒款!
  能被这样Cue到的品牌和酒款总有过人之处,于是得知这是澳大利亚“顶级”的代表,自出生起就名气响当当的传奇品牌。据说,每个年份的圣雨果葡萄酒都至少斩获一个国际金奖,迄今已斩获超过1527个奖项,夺下250个金奖!
  但我第一次认真喝圣雨果的酒却是在2018年度的金樽奖评选上。为什么说是第一次认真喝呢?因为作为评委,是盲品着喝的,直到所有评分出来,我们才知道到底是哪一款酒。而当时选送的圣雨果库纳华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St Hugo Coonawarra Cabernet Sauvignon)2012年份斩获了金樽奖金奖,让我记住了这款来自库纳华拉的赤霞珠!后来一查,原来这款酒自1980年份迄今,每年都备受金奖肯定,已然成为澳大利亚顶级赤霞珠的代表。
  翻了翻酒单,上海当天的品鉴会有3款圣雨果的佳酿。除了2014年份的库纳华拉赤霞珠干红,还有更老的2005年份,同时还有一款2010年份的圣雨果臻域巴罗萨设拉子干红葡萄酒。虽然没能赶往上海品鉴会的现场,既然被Cue到了这个品牌,我还是去翻了一下自己的笔记,还翻看了一下一些KOL的评价,发现他们都是一众的好评,有人说这是那场午宴上“邂逅的三款惊艳之作”,有人说“这款顶级赤霞珠,集力量优雅于一身”……难怪圣雨果酒庄(St Hugo)被澳大利亚著名葡萄酒评论家詹姆斯·哈利德(James Halliday)评定为五星酒庄。废话少说吧,对于爱酒的人来说,不如给你们一份笔记,自己找来好好试一试来得痛快!
  1. 圣雨果库纳华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2014年份
  澳大利亚顶级赤霞珠的代表,集力量优雅于一身。
  2. 圣雨果臻域巴罗萨设拉子干红葡萄酒2010年份
  该酒款结构完美,优雅均衡,具有黑色浆果口味,单宁细致,辅以香草、雪松和樱桃的香味。巴罗萨葡萄酒产区的风土变迁可追溯2亿年,还保存着上百年的老藤西拉葡萄树,把历史沉淀和风韵凝聚在品尝者舌尖。从“古老”与“纯净”的风土中甄选葡萄是臻域系列的底蕴所在,亦是圣雨果始终恪守的酿制优质葡萄酒的准则。
  3. 圣雨果库纳华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2005年份
  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该款酒把圣雨果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勾勒得淋漓尽致,亦突显了圣雨果葡萄酒的收藏价值。
  首席酿酒师对话中国首位侍酒师大师
  侍酒师大师吕杨的名号在酒圈不用多谈,我们早已写過他的深度人物故事《吕杨MS:成为大师这一路,这一年!》
  而保乐力加酿酒师团队的这位首席酿酒师Dan Swincer,我们也在多篇文章中Cue到过。
  Dan是澳大利亚新生代领军酿酒师,他出类拔萃的酿酒才华在业内有目共睹,早在2006年就荣获权威机构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The Wine Society)颁发的“年度青年酿酒师”奖项。作为杰卡斯及圣雨果的首席酿酒师,Dan无疑是对于这两个品牌内蕴乃至酒本身的精髓了解最透彻的人。Dan表示:“非常高兴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杰卡斯双桶创酿及圣雨果葡萄酒,让大家感受品牌对于葡萄酒酿造传承与创新的执着与追求。”
  而吕杨大师对杰卡斯及圣雨果的肯定,我们早已写入了前文,除了对杰卡斯双桶创酿系列的创新表示惊艳,在他眼中,圣雨果内敛平衡,力量感突出,对消费者来说是接触澳大利亚中高端葡萄酒时较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看到标题,你是否在疑问:这年头,居然还有人看报纸?要知道,这个世界存在不同的需求,你不需要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需要的。一份报纸需要细细品读,而这里有一间等待你细细品味的酒吧,它用一份报纸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Newspaper is an daily element that connects people with its own community. It tells readers all
期刊
西澳大利亚的玛格丽特河产区,出产葡萄酒的历史只有短短的50年,但其葡萄酒的水准已达到世界级,得到本土和国际市场葡萄酒爱好者所认同和关注。特别是以赤霞珠和霞多丽所酿成的葡萄酒更是该产区的代表作。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产区,来一趟美丽的葡萄酒之旅!  Located in the western tip of Australia, Margaret River is one of the youngest
期刊
2019年9月19日,《米其林指南上海2020》正式发布,共有130家餐厅榜上有名,其中40家餐厅被评为星级餐厅,数量超越往年。获得米其林一星餐厅31家,其中9家是新晋餐厅;米其林二星餐厅8家,吉品轩和泰安门由2018年的一星升至二星;由名厨Paul Pairet主理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餐厅,获得唯一一个米其林三星殊荣。  The MICHELIN Guide h
期刊
关于高级餐厅里的酒单,你们研究过吗?为什么米其林餐厅里,酒单也是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米其林中国的上榜餐厅里,从上海到广州,再到最新发布的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他们的酒单到底哪家强?别担心,我们聊完各地的餐厅,再来聊一聊米其林餐厅和他们的酒单,也给你来个快速指引—如何在米其林餐厅点酒!  Have you ever paid attention to the wine list in a fine
期刊
说到澳大利亚酒,想必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Penfolds奔富。从之前的杂志中,相信大家对Penfolds奔富也了解了许多。但除了Penfolds奔富,澳大利亚其他的优质品牌还有啥呢?尤其是罕见的膜拜酒你又喝过多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在澳大利亚唯一可以与Penfolds分庭抗礼的膜拜酒—百年名庄Henschke(翰斯科)!  Australian wine comes in an amazing
期刊
2019智利冰川酒庄约翰·杜瓦尔中国行  12月4-8日,由杭州唐源精品酒业承办的“智利冰川酒庄(Vi?a Ventisquero)约翰·杜瓦尔(John Duval)中国行品鉴晚宴及品鉴会”分别于广州、昆明、济南、常州四座城市盛大举行。葡萄酒业内人士、媒体人士和葡萄酒爱好者纷纷到场,聆听酒界传奇人物、酒庄酿酒顾问约翰·杜瓦尔的珍贵分享。为意志坚定挑战者的雄心壮志所感召,被屡获殊荣的迷人魅力所吸引
期刊
从2016年米其林指南推出中国版的餐厅指南,我们高兴中国终于有属于自己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外,不少吐槽关于评选的餐厅不能代表本地菜肴,国际评委无法理解中国菜系的博大精深等等的聲音也不绝于耳。对于食客们来说,一家餐厅的好与不好,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呢?咱这次先从酒单来看。  Since the MICHELIN Guide launche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sta
期刊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好像没有去过意大利。”就好像没去过北京,就没来过中国一样。意大利的美,一切都从西西里开始。  I love Sicily! The island is booming with culture, great food, and loads of history. And most beautiful places to visit in Sicily. If you want
期刊
2019年,仿佛跟歌海娜结下了不解之缘!5月做了一期西班牙专刊,开始更多地感受到歌海娜的魅力,紧接着又走了一次西班牙的歌海娜之路,回来7月刊写了《普里奥拉多和蒙桑特,葡萄酒教父神作VS地中海巫师》。那期“主编的酒柜”里,给大家安利了4款西班牙的歌海娜葡萄酒,但关于这两个产区和歌海娜这个品种,我将当期这个栏目从4个p扩展到6个p,仍然装不下那一次西班牙歌海娜之路上喝过的好酒!  之后9月,林裕森老师
期刊
如大厨烹饪美食,食材为君,调料和烹饪为臣—在勃艮第,人更像是自然风土的讲述者。勃艮第的每一个子产区,每一块葡萄园,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这一期,让瓶子哥为大家讲述伯恩三剑客:普利尼蒙哈榭、夏莎妮蒙哈榭和默尔索,在他的眼中会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In Burgundy, people are more like the interpretor of natural territories. Ever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