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叶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1例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主动脉瓣成形依然是心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J)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病变.在治疗上,尤其是对儿童和年轻病人,其特点是单个瓣叶病变导致AI,而其他两个瓣叶正常。

其他文献
病人男,21岁.左胸刀刺伤4余小时.查体:呼吸26次/min,心率132次/min,血压105/60 mm Hg(13.3/8.0 kPa,积极输液及静脉滴注多巴胺的情况下),SpO2 0.97.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口唇苍白,气管明显右偏,左前胸壁第2肋间隙近锁骨中线处见一长约2.5 cm的刀刺伤口,己清创缝合.左侧胸壁呼吸动度降低,语颤减弱,叩浊,左肺呼吸音消失.心音低顿、遥远.CT及X
期刊
目的 观察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病人术前、术后生存质量(QoL).方法 分为体外循环手术组(ONCAB)和非体外循环手术(OPCAB)组,于手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和SF-36量表的测评.结果 SAQ各项内容评分,术前以心绞痛稳定状态(AS)得分最低,术后各项目有明显好转;SF-36的生理健康内容(PCS)和心理健康内容(MCS)在术后均有不同程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1]是口咽颈部感染下行引起的纵隔化脓症,以牙源性发病占多数.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1990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共诊治12例DNM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病儿 男,13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平时活动耐力较同龄人差.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侧壁Q波伴ST-T缺血性改变.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心胸比率0.60.心脏彩色超声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直径8 mm,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直径7.4mm,二尖瓣反流面积3.85 cm2.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迂曲扩
期刊
目的 总结心脏破裂伤的急救体会.方法 38例心脏破裂伤病人,平均年龄(32.5±10.5)岁.心脏刀刺伤35例,心脏挤压伤2例,鱼叉刺伤1例,均急诊行开胸探查术,修补心脏裂口,同时处理合并损伤.术中回输自体血800~6000 ml.结果 术中、术后共死亡3例.1例术后神志障碍,高压氧治疗2周,术后1年恢复正常;1例心脏贯通伤病人,先行ERT修补心脏左、右室裂伤,1个月后行外伤性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
病人男,58岁.咳嗽3个月,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病史20余年.查体:右肺偶可闻及哮鸣音.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团块状阴影。
期刊
1997年7月至2000年12月连续采用高功率CO2激光心脏打扎器治疗冠心病病人98例,手术早期死亡4例.现将94例生存者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病人 男,61岁.2003年9月因进食不畅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贲门癌,病人不同意手术,遂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治疗后症状稍缓解.近半年来病人进食梗阻症状加重,胃镜检查示贲门支架位置良好,近胃底部稍变形,胃底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变硬。
期刊
病人女,70岁.咳嗽、咳痰、咯血4个月.查体: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腹平,叩诊鼓音,肠鸣音活跃.其余未见异常体征.胸部CT示右下肺团、片状影,提示肿瘤可能。
期刊
目的 总结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30 d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至2006年2月86例AMI后早期CABG病例,其中24 h内手术12例,1~14d手术46例,14~30 d手术28例.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 54例,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CABG 32例.旁路血管1~5根,平均(2.80±0.95)根.术前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例,术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