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语境下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综述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是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至今,国内许多学者对教育公平语境下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及其成因的研究、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途径的探讨三个方面。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师资源 配置
  作者简介:陆丹丹(1987-),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江苏省,苏州市,215123,电话15850007221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公共政策发生了明显转变,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人们普遍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难点,而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是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至今,国内许多学者对教育公平语境下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及其成因的研究、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途径的探讨等方面。
  一、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与现状的分析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它左右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公平的探讨日益丰富和深入。教育公平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和转移,从原先外显的整体的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呈现出新的问题和特点,并涉及一些深层的理论问题。
  关于阶层差距与教育公平的关系问题,学者们至今还没取得一致意见。赞同者认为,教育具有社会传承的意义,即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受到先赋因素的影响,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是人们地位向上或向下流动的推动器,因此子女社会地位实际上是父母社会地位的复制或再生产;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分层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越来越弱。有的学者提出“公平”从来都是一种有条件的选择性认同。为此,学者们通过多种途径对阶层差距与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阶层差距通过家庭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作用机制对教育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产生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先外显的整体的不均衡,转变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呈现出新的问题和特点,并涉及一些深层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可用公平与效率、公平与自由、公平与优秀三对基本矛盾来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公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教育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的区域差别;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差别;三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接受好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不公,受到普遍关注。 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改制学校制度、“小升初”录取及中考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导致了择校热。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途径有待优化。
  二、对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研究
  第一,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城乡差异
  教师资源的城乡差异首先体现在城乡学校的生师比上。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生师比来看,在2001-2004年期间,有部分省区的生师比还在增大, 但整体上城乡教师数量供求仍不均衡。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农村初中为18:1,县镇初中为16:1,城市初中为13.5:1;农村小学为23:1,县镇小学为21:1,城市小学为19:1,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师资编制标准方面也是偏向于城市的。
  对湖北、甘肃、北京三地内部比较可知,城市、县镇、农村总体教职工的师校比的相对比为湖北2.99:4.28:1、北京2.41:1.76:1、甘肃6.82:2.28:1;城市、县镇、农村总体教师的师班比的相对比为湖北1.46:1.82:1、北京1.04:1.17:1、甘肃2.25:1.52:1。 由上述数据可知,城乡教师数量供求不均衡,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其所占的教师资源百分率越大。
  教师资源的城乡差异也体现在城乡师资的学历差异上。对吉林地区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仅为4.6%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例约为65.9%,具有中专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为29.5% ;而城镇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为23.9%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例为59.6% ,具有中专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为6.5%。
  教师资源的城乡差异还体现在城乡师资的职称差异上。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的统计,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 .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 ,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
  教师资源的城乡差异更体现在城乡师资的年龄结构差异上。对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资源年龄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截至2005年底,武汉市义务教育学段的教师总数为47329人,其中40岁以下占62% ,40—50岁的占23.7% ,50岁以上的占16.4% ,总体结构比较合理;但城乡教师的年龄结构差异明显,城郊农村义务教育学段教师40岁以下的教师要比中心城区低8.8个百分点,而40岁以上的教师要高出12.8个百分点。 农村教师特别是城郊农村教师年龄老化问题严重。
  第二,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地区差异
  首先,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省际差异。对我国的省市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教师资源明显优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和某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大学、中学、小学的优秀教师都有流向发达地区的趋势。
  其次,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同省不同地区的差异。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教师资源的配置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的统计,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的教师比例县际差距较大,有28个省份超过20个百分点.其中有16个省份超过30个百分点。
  第三,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校际差异
  首先,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校际差异体现在民办与公办差异上。由于我国民办教育起步较晚,民办学校师资力量在教师学历、职称以及专业素质方面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以民办教育发展较好的深圳为例,2004年该市民办学校有专任教师17754人.但无论是学历结构. 还是职称结构与公办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民办中学与公办中学相差约50个百分点。民办小学与公办小学相差近20个百分点;中学高级职称比例,民办与公办相差约20个百分点;小学高级职称比例,民办与公办相差约28个百分点。
  其次,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校际差异也体现在重点与一般差异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重点制是国家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生源、培养大批人才以期起到示范作用的教育决策。 但重点制的出现,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产生不均,更吸引了优秀的教师资源,导致了重点与一般院校教师资源的不均衡。
  第四,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科际差异
  科际失衡无论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在职业教育领域都普遍存在。教育内部各学校和各专业领域教师配置大量存在着“才过其任”,“才逊其任”,“学非所用”,“无能者居上,有才者居下 等现象,也就是说即使现有的教育人才也没有实现配置的净效用最大化。 学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普遍,如有些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甚至不能正常开课,而有些学科教师则无课可上。 其结果是出现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变成了不合格教师。
  三、对教师资源配置差异成因的分析
  第一,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制度原因
  陈坚等学者则认为,正式制度的缺失是我国出现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现象的重要原因:缺乏全国性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法规是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直接原因;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社会制度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影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经济原因
  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公平没有直接的、简单的因果关系,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地方政府教育供给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师资源的不均衡发展。 国有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教育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为经济前提、以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为先决条件,教学公司是国有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
  第三,管理体制也是造成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两补一免”政策、师范生免费政策、调整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差异政策等等,但这些政策难以承载教育制度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分级管理政策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入学政策导致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四、优化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策略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自己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对于教师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政府放开人事管理权限,促使学校完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资源管理”的过渡;
  2、结合师役制提高教师水平:通过教育立法将师役制列入教师法;建立严格的教育经费监督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拜师收徒方式建立职前教师与当地名师的学习交流机制。
  3、正确认识教师的劳动价值,因地制宜,合理定编定员,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4、建立和健全教师社会保障机制,实现公平、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工资激励和保障机制。
  5、建构合理的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推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6、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整体统筹,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教师资源配置还存在差异,教育公平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于教师资源配置优化途径,还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东平. 教育公平三题:公平与效率、公平与自由、公平与优秀[J]. 教育发展研究,2009,(8):26-29
  [2]吴春霞,宋伟琦.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几所初中的调查[J].教育科学,2009,25(1):1-5
  [3]吴春霞,王善迈. 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北京市初中的经验数据[J].教育与经济,2008,(4):1-5
  [4]张铁明.第四条路:名校办民校与公平论—兼驳“卖名校刍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3,(2):4-9
  [5]周大平.夯实教育公平之基—让优质教育资源造福更多的孩子[J].瞭望,2009,(21):18-21
  [6]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2):8-10
  [7]朱成娟. 关于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7):21-23
  [8]徐晓玲. 中国教育公平现状研究[J].价格月刊,2003,(6):16-17
  [9]严开胜,王德清.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有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1):23-25
  [10]王秋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宏观政策设计[J].教育探索,2009,(6):62-63
  [11]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3,(1):30-32
  [12]沈祖芸,赵锋.普陀区:让优质教师资源“充分共享”[J].上海教育,2007,9:25-27
  [13]赵媛,诸嘉.基于教育公平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6):20-22
  [14]卜树春,吴伟. 教育结果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解析—以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学生就业为例[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7
  [15]马用民.均衡城乡教师资源提供农村教师水平的新思路[J].农业经济,2007,(9):54-55
  [16]李剑,肖甦.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源配置[J].教育与经济,2000,(3):45-48
  [17]李忠春,张加新,何蕾茵,丰妍.对吉林地区教育公平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9,(2):85-86
  [18]王瑞珍.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义务教育城乡差距[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5):32-36
  [19]沈有禄.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实证研究—湖北、甘肃、北京小学教师队伍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1):55-59
  [20]陈俊珂.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学刊,2006,(4):15-17
  [21]周冬祥.二元结构型城市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分析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8,(3):33-36
  [22]孟辉.论社会保障制度对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7,(6):67-71
  [23]杨英,李叶峰.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制[J].理论纵横,2008,(4):12-14
  [24]翟志成,罗明姝.二元结构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和素质的缺陷及其优化[J].教育与经济,2000,(3):49-52[25]张岚.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J].教育导刊,2001,(2):22-23,37
其他文献
如果说中途加入已成建制班级的女班主任是后妈的话,那我就是你们的后爸,毕竟,我是这学期才接手我们这个班级……”也不知是在哪一周的班会课上,我一不留神就溜出这句子,  说完,心里却没有任何懊恼与心烦。  人们常说,初恋是最令人难忘的,学生接触的第一任班主任,就如同那第一个恋人一样,令人推崇、迷恋。这一学期,我遵从学校的安排,送走一届高三后接手高二,成为0906班的班主任,也开始了我的“后爸”生活:  
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rn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所谓“教书育人”.而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思想方面的教育往往成为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尤其是高中阶段,思想方面
诱导入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否处理得当,则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精力多处于课前的兴奋之中,心态则处于被动调节的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也多属于被动参于的性质,待学生的精力回到课堂,对学习的热情慢慢长温,学生的内驱力逐步启动,真正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中间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前应精心设计课前课动,要善于诱导入课,它不仅发挥着由课间活
摘要: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近些年高考考题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开放性的题型开始出现在考生们面前,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鉴于此,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如何分析好考题的特点、寻求恰当的解题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物理学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考题特点以及相关的解题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带电粒子;复合场;考题特点;解题策略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运动中这一问题是对力学以及电磁学知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需要在环境中不断练习、运用,才能达到熟练交际的功能。通过几年教学,我发现我校的孩子学不好英语的根本原因是:仅仅用课堂上的时间学习,英语课后就再也不碰英语书一下,更谈不上听说读写了。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不在学生,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就能使学生浸泡在英语天地之中,
智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智库来改进政府公共决策质量,是中国改革开放,适应市场环境的长期需要,也是当前积极应对国际复杂不确定环境以及国内社会经济全面攻关改
一、以问题引导思路——每一道数学题都可能是一个有趣的脑筋急转弯问题。  案例一:  有一次,我讲解这样一道题:妈妈要买5kg小米,但没有秤,她只有能装12kg和7kg的两个桶,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帮妈妈?如果要买10kg可以怎么买?用12kg和7kg的桶可以买多少不同斤两的米呢?  我的解答——第一问:12-7=5(kg),答(略)  第二问:(12-7)×2=10(kg),答(略)  第三问:除了可
个人所得税作为世界上国家普遍开征的一种税种,对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组织财政收入、稳定经济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一种直接税,直接面对个人且不可转嫁,每次调整都引起社会热议,涉及到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尤其在小学、中学等基础教学阶段。全面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我们广大教学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领悟能力。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再具体谈到几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例,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近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