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性货币政策框架与相机抉择原则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通过分析货币政策总体取向、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工具组合的选择,建议将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有机结合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选择 规则性 相机抉择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并存、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并存的矛盾和困难,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本文从选择遵循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原则的角度,简要分析政策工具组合选择。
  
  一、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至少面临以下相互交织的四大主要矛盾和困难: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经过持续几年投资快速增长,总供给增长势头强劲,产能开始加速释放,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逐步走低。如果控制不力或不当,必将对未来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既会影响短期经济平稳运行,又会影响中长期发展。
  二是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增大。2005年下半年以来,各类物价呈明显回落趋势。从CPI看,其涨幅已超过连续10个月低于2%,且作为影响CPI走势关键因素的粮食价格,在2006年前五个月的涨幅也均低于2%,可见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明显回升的可能性很小。从市场供求看,多数商品供过于求。考虑到产能将继续加速释放,消费需求难有大的增长及出口面临的回调压力,价格总水平将会进一步回落,通货紧缩压力趋于增大。
  三是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各项存款持续稳定增长,贷款增长相对缓慢,存贷差持续扩大,银行系统出现流动性“过剩”。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万亿元,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存差达到9.3万亿元。2006年5月末存差达到10.27万亿元。除巨额外汇占款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大量资金找不到新的市场盈利机会而沉淀在银行系统,企业的长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大幅增长,贷款需求下降。如何既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又逐步缓解流动性过剩影响,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难点。
  四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增大。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升值趋势非常明显。由于大量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沉重。2005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0702,比上年末升值2.56%。2006年1-3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为8.0608、8.0415、8.0170,呈不断升值趋势。人民币升值抑制了国外需求,加剧产能过剩,并形成拉动价格向下的合力,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
  
  二、当前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调控重点与政策组合
  
  一般说,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和调控重点应该取决于宏观经济总体走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宏观调控的重点和总取向、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中的分工等基本因素。
  1、当前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宏观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归根到底是结构失衡问题。调控重点是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同时,改善经济结构。因此,宏观调控总体取向应当是继续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在宏观调控分工中,货币政策的调控重点是什么。应从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选择进行分析。
  2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
  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重目标论。单一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只能以物价稳定作单一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在传统上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就业、通货膨胀和汇率等多重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经常被用于调整经济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这双重目标;二是最终目标中稳定币值是首要目标;三是以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显然,最终目标中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通过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分工中应该是配合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以摆脱通货紧缩,或是抑制投资过热以防控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应该主要用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来推动。
  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后,如何考虑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只有通过控制中间目标,最终目标才可以实现。
  3、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选择
  除多重最终目标相互冲突之外,缺乏单一有效的中间目标是我国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性的另一重要原因。央行必须同时确定包括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信贷增长速度、基准利息率(包括再贷款利息率、再贴现率、准备金利息率、超额准备金利息率和银行贷款利息率)在内的多重中间目标。
  (1)关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当前,我国以货币总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受到质疑。由于货币乘数越来越不稳定等因素,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降低;由于货币流动速度的易变性等因素,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变得极不稳定;由于金融创新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清算和支付方式的变革等因素在改变货币流通速度,使得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稳和可预测;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吸收了大量货币、金融市场的易变性使得货币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频繁地转换等因素,使得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更不稳定。尽管货币总量作为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已受到质疑,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指标可以更好地取代。从长远来看,改革这一货币政策框架是不可避免的。
  (2)关于信贷增长速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银行信贷的地位和作用也很重要。近几年,信贷似乎取代了货币供应量而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管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便是例证。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不仅限于信贷,但是央行年初信贷目标与实际信贷增加额之间的偏离程度也成为公众判断央行货币政策松紧变化的基本依据之一。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然相对比较缓慢,企业直接融资的规模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增长,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金融结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扭转,因此关注信贷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关于基准利息率。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机制改变短期市场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以调整实际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各经济主体的消费与投资等系列行为,最终影响经济总量,实现政策目标。即以实际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给市场传达明确的政策信号,促使市场自动进行调整。这就是美国的“泰勒规则”。该规则强调政策规则不一定是政策工具的固定设定或一个机械的公式,规则型行为是系统地而不是随机地按照某一计划实施货币政策。另外,英国等国实行按“稳定通货膨胀”规则行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以上两类均称为目标规则的货币政策框架,其先决条件是利息率的高度自由化和货币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市场的贯通,所选择的短期利率应成为真正的基准利率。
  尽管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短期利率已基本市场化,但是从短期同业拆借利率到市场利率的正常生成机制还远未形成,利率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使得泰勒规则的操作目标(短期市场化利率)在我国无法有效地传导至中间目标,导致“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脱节。尽管利率对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已越来越大,但是利率变动对公众投资和消费影响的程度尚不充分,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银行存贷款利率对风险、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等并不会做出完全反应。即利率变动还不足以对投资和消费选择起到主导性的引导作用,严重削弱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因此,利率政策一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利率却不是中间目标。
  (4)当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我国同时选择多种中间目标,必然导致顾此失彼,或必须以加剧货币市场失衡为代价。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在短期内还是应在继续保持现有以货币总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以金融体制改革来推动货币调控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为着力点。利率可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参照尺度,逐步作为中间目标。
  
  三、当前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选择
  
  当前货币政策的中心任务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总量来降低货币市场流动性,在货币政策内部如何选择操作工具的组合与搭配。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方面考虑,央行可选择的政策工具包括:提高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利息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息率、实行“窗口指导”等。央行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成本或控制银行信贷的可获得性,降低信贷增长速度,控制货币投放量,进而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但是,由于大量双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沉重,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以干预外汇市场,从而释放大量流动性;又为防止流动性过剩导致利率过低、信贷和货币增长速度过高,央行必须通过出售国债或各种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以减少基础货币或降低其增长速度。然而“无券可冲”及对冲操作高成本制约着对冲的可持续性。控制流动性与维持汇率稳定两个目标相互冲突,验证了“不可能三角性”定律,单靠公开市场对冲流动性的困难较大。因此,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取向的前提下,既要适当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还要将提高准备金率、继续加息、以及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等手段配合使用。
  四、启示与建议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健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逐步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过渡到规则性货币政策框架,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当前,要注意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应变性的有机结合,以规则性和相机抉择为基础进行两种政策模式的配合和协调, 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经济。针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要制定一系列预先规则组合,通过对政策工具有规则的约束来保持货币政策必要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情况变化,相机抉择调整政策规则,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将“按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有机结合,培育公众稳定的预期,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和实效。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6y209))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公告.2006(6)
  [2] 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统计公告.2006(6)
  [3]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余永定.宋国青: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问题.21世纪经济报,2006-06-07
  [5]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6] 彭兴韵:我国货币政策有必要调整中介目标. 上海证券报,2006-07-03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业成本法是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业管理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思想。本文主要是介绍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应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作业管理 成本分配    一、作业成本计算及其现实意义    1、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以及涵义。近二十年来,在电
期刊
摘要:近年来,CPA的审计质量由于接二连三的审计失败而饱受指责。作为影响CPA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收费因而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我国CPA审计收费的问题出发,探究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CPA 审计收费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约束机制    一、引言    从财务舞弊研究
期刊
摘要:在分析了VaR与CVaR模型的数理机理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二者在商业银行风险度量方面具有的优势互补性,并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VaR体系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处于风险的价值;条件风险价值;风险度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VaR模型自从1993年由G-30成员国推荐和1994年由JP摩根集团发展以来,目前已经得到银行界的普遍认同和广泛采用。但随着VaR模型的
期刊
[摘要] 从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践经验、成功基础、面临挑战和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功能归位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然性和主要内涵,得出相机抉择和规则约束必然有机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 规则约束  我国从2005年起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健”转型的必然性、及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本文从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简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出发,在回顾和分析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国在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定位方面应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国际竞争力    1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1.1比价法  该法用国内外比价系数来
期刊
摘要:本文评述了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云鹤镇的农民生活情况;研究调查了云鹤镇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结构;指出粮食价格上涨与鹤庆县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并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粮食价格 农民收入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众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采用ASP主要存在四类风险,分别是安全风险、组织风险、效率风险、信用风险。在对武汉地区中小企业91份问卷调查后发现,中小企业最担心是投入没有相应回报的风险。随后对结果进行探讨,对ASP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ASP 风险 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A  应用服务供应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技术国际收支(TBP)统计数据及R&D经费投入数据,分析了世界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以及国内R&D经费投入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技术贸易的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TBP 国内R&D经费投入 国际技术贸易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争取技术上的优势成为各国经济贸易竞争的主流。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源于本国的技术创新(R&D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IT环境中信息经济的主要特性,结合信息经济推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现象,通过现代电子商务企业中的优秀案例,进而分析现代信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消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环境 信息经济 消费文化 影响    一、信息经济对消费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在信息革命推动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经济可以认识和掌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提升和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摘要:网络保险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其发展仍然受到很多问题的制约,对此,我们提出的对策为: 大力发展多渠道整合营销方式激活网络保险市场、加强建设我国网络保险的法律法规环境、加大保险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力度、切实保证网络保险的技术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保险 发展对策    一、大力发展多渠道整合营销方式激活网络保险市场    尽管国内各大保险公司正式开展网上业务的消息在短短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