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知名大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引读 >>
  博士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驅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博士的就业选择和去向不只是个人行动,更成为社会多方关注的重点。2019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布文章《知名大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对博士就业做了分析。近年来,受到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刺激,以及众多一、二线城市加速经济动能转换升级,不断加剧的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影响,博士毕业生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香饽饽”。在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只有同年毕业的研究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占比不及大学毕业生总量的百分之一。其中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更是少之又少,是稀缺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他们的去向与发展关乎国家高等教育、科技系统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素材聚焦 博士生就业流动趋势
  当前博士毕业生总体上保持了非常高的就业率,除了部分农林、师范和中南地区的高校外,就业率均超过95%。在就业流动趋向方面,博士毕业生流向学术界的比例出现下降,流向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的比例相当,且均呈现出较高的增速。在区域就业流动上,显现出围绕属地为核心逐步向周边区域递减的态势和格局,但在博士人才的环流过程中,中部承担了同时向东部和西部输送人才生源的作用,东部吸引了大量非本区域生源的博士人才,西部地区高校在博士人才的培养和引流上起到了存储与涵养作用。当下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流动趋势,对博士生教育和学术系统改革以及区域人才引进具有一定的启示。
  【适用话题】人才培养 教育与发展 就业
其他文献
作文君:2019年11月,凤凰网名为《在快手,有500万人正奋力脱贫》的报道引起了千万网友的关注,许多人因此对快手等短视频App有了新的认识。或许你曾经看过李湘、汪涵上直播推介国家级贫困县砀山的梨膏,在明星、村播、县长联动直播下,砀山梨膏卖出了近12万瓶,销售额突破200万。通过“直播脱贫”模式卖家乡特产,数百万人在山村中打开另一种人生,改写自己的命运。  曾担任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人多年的联合国现任
期刊
连连小编: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黄炎培和胡适曾有过一段谈话。黄炎培说:“怎样才能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那就是你我愿意把子女送进去读书。”胡适回答:“我的子弟,我都叫他们去上南开了。”而著名文学家老舍和曹禺曾合写过一首关于南开的诗,开头便说:“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可以说,无论素粉们在哪个地区,“南开大学”你一定听说过。从这所高校,曾走出包括开国总理周恩来、“两弹元勋”郭永怀、“微积分几何之父”陈
期刊
文题呈现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
期刊
三叶编:说到最近的热门电影,一定非“四字弟弟”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莫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几乎零官宣的《少年的你》自10月25日上线后,截至11月5日,票房已突破12亿,跻身2019年国内影片票房榜单TOP10,豆瓣评分8.4,堪称2019年最佳青春片。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校园欺凌的青春题材片,上映之后,围绕影片主题、主演表演等话题的讨论在各大社交平台展开,观众们纷纷予以好评:“今年看
期刊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日本的川端康成,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也就二十岁出头,川端康成所吸引我的,是他对细节的描写。他的描写非常丰富,他不是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方式去描写细节。我记得他写到过一个母亲,她的女儿只有十八岁就去世了,然后化妆,因为人在下葬前要化妆。母亲就守着女儿,看女儿去世以后化妆的脸。川端康成写母亲的心情:母亲心里想,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当时我很年轻
期刊
109个国家的9000多名军人齐聚一堂。除了体育,可能很少有其他方式能够让这么多国家的军人在沙场之外愉快地走到一起。本届军运会的口号是“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这场“军人奥运会”的主旋律为“体育传友谊”,这些目标也是军运会的最高追求。  军运会的理念与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发展道路高度契合,在国际环境依然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当下,中国作为东道主,为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准的军运会,也是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
期刊
孤芳自赏  作词:杨小壮 编曲:张川  一个人的房间  漆黑的夜晚  看着你的故事和你的朋友圈  谁会喜欢孤单  是不想人看穿  最后一点点温暖 也被你打散  孤独的人晚上  最害怕有灯光  你关了那灯光 心里却有一点忧伤  你流泪的眼眶  他走后的模样  深深刺痛的心告诉自己要坚强  【歌曲故事】这首歌第一次听到,不痛不痒,可是再循环播放几次,内心就会久久不能平静。孤单可能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吧,
期刊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顶级作家村上春树,有哪些写作心法?村上春树是怎么写出全世界都追捧的小说的?他在构思故事、组织语言上,又有哪些独家心法?在《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注:村上春树迄今为止接受过的最长的长访谈。由日本新一代风头最劲的年轻女作家川上未映子提问,村上春树回答)一书中,就能给你答案。我们整理了一份清单,为你揭秘村上春树的写作秘诀。  1.建立分类清晰的素材库。我们都知道写作要积累素材,但
期刊
上小学时,我们下午放学很早,四五点钟就放学了,每次放了学,我就会去妈妈教书的初中等着她下课。等她的这段时间,我妈让我去她学校的图书馆待着选书看。我妈妈下班后,就骑自行车带我回家,基本上我在自行车上就把书看完了。  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选书没有任何限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学校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书——比如,如何醒酒,如何科学养猪。  因为禁书有很多方块,看不懂,就靠自己脑补,想这些方块是什么。在三
期刊
晨阳小编  他,没有一张文凭。史学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吴宓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这个人,就是陈寅恪。陈寅恪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火炬和标杆。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因病离世。今天,我们怀念陈寅恪先生,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