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融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各种新媒体如春笋般涌现,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老大”,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不得不进行转型。而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频道的主要新闻类型,改革压力同样巨大。针对此,笔者对民生新闻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一、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的转型趋势
  (一)从网络平台发掘丰富的线索资源
  传统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新闻信息以及相关线索的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话热线,而拨打热线的主要是职业爆料人和热线观众。
  热线的存在有利有弊,利处在于拓宽了新闻的获取渠道,而弊处就是线索更加琐碎。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由受众诉求所决定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报道老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内容,为老百姓“出头”,但是这样百姓就会以为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百姓解决生活问题,是一档帮忙节目,很多人会拨打热线电话将自己的诉求说出来,寻求帮助。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线索就被“小民生意识”困住了手脚。第二,由于传受双方的刻板印象而导致琐碎化的怪圈。作为民生新闻的忠实观众,无论是职业爆料人,还是观众,都会积极向电视节目提供新闻线索,但是在提供之前,他们会自己先衡量一下该线索的价值,判断该线索是否符合民生新闻节目的要求。而他们的判断标准就是以往的节目内容,这样就会导致新闻线索单一,进而出现新闻内容琐碎化的怪圈。
  面对这种情况,融媒体时代下所出现的“网络麦克风”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镜头”,同样,人人也都是网民,都是“麦克风”,能将自己的观念畅通无阻地表达出来。人民可以将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上传到网络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线索组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而这些民生新闻线索正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所需的内容。
  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还可以提高相关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通过对事件的评论数、转发量、关键词搜索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网民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二)打造“全民参与式新闻”
  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的网络元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图片以及视频,主要是丰富新闻内容;另一方面是網民意见,能将他们的想法全部采集下来,并加入到民生新闻报道中。前者可以丰富新闻素材,后者可以拓宽意见反馈平台。
  现阶段,很多民生新闻将节目变成了话语平台,新闻工作者将街头小巷的家长里短、坑蒙拐骗等事件带到镜头前,告诉他们当地某个小区停电停水了、某个小区有人表演跳楼秀等,而这些新闻报道违背了民生新闻的初衷。
  民生新闻的初衷就是将民生民意传达出来,新闻工作者以及媒体要充当“新闻搬运工”,对新闻现象、民众意见进行有效“搬运”,在整个节目中,民众才是真正的主角。融媒体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参与式新闻”,也就是让所有民众都参与到新闻中。
  在“全民参与式新闻”中,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增加一个互动环节,主要是通过与社会大众的连线实现互动,了解他们的态度、观念以及意见,从而与其他受众进行讨论。这样民生新闻节目不再是家长里短的转述,而是一扇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距离的窗户。
  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竞争中的传播趋势
  (一)从“受众本位”转变为“用户本位”
  所谓的“受众本位”,就是说以社会大众为本,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重点在于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从受众视角确定新闻线索,确保受众对信息的差异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而民生新闻其实也是“受众本位”的一种体现。
  “用户本位”中的“用户”就是指使用者。站在商业的角度上来说,用户就是指产品、技术、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有用户就有消费,在传媒行业亦是如此。在当前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大众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闻报道与传播中,自身的新闻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你播我看、你说我听”,真正成为传播新闻的群体。
  传统媒体在传播的时候都是采用“我传你受”的模式,而在当前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要转变这种传播模式,改变自己的传播姿态,放下身段,从“我传你受”转变成“用户本位”。“用户本位”的关键不再于给用户什么,而是在于沟通,通过与用户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有真正掌握用户的需求,才能将更好的信息服务提供给他们。
  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所有新兴媒体都参与市场中,这些媒体相互竞争,以期获得更大的受众市场。再加上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受众的注意力变得更加分散,不再“独宠”于传统电视媒体。另外,互联网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快速抢占民生市场,电视民生新闻想要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吸引更多民众眼球,必须要与新媒体传播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用户本位”的服务意识。
  (二)充分利用传播技术革新助推个性化新闻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这种信息过剩的情况给社会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筛选出民众所需信息是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充分利用传播技术实现个性化新闻服务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今日头条,其将“用户为本”的观念彻彻底底地诠释了出来,同时“用户为本”的意识在新闻推荐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做没有小编的推荐引擎,做用户肚中的‘蛔虫’”,今日头条便是这样一款资讯软件。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小编。在该软件中,每个用户所看到的信息都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所推荐的。今日头条通过用户微博或者微信上的个人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将用户的个人爱好、地理位置等情况分析出来,然后整合新闻信息并将它们推荐给用户,让每个用户都获得自己所需的新闻资讯。
  今日头条将先进广播技术应用于各个环节中,使得传播功能不再单一。同时,对“网络资源共享”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实现了对碎片化资源的整合,完成了对用户服务的“私人定制”。这种“私人订制”的服务模式不仅将“受众本位、用户至上”的理念展现了出来,还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
  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今日头条为其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私人订制”服务模式,这也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头条内容就是用户重点关注的内容。相对来说,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状态到现在为止还是“传与受”,其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新媒体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涌现在极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在传播渠道上,还是传播媒介上,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民生新闻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情况,找准自身的定位,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开展新闻报道,从而使民生新闻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在县级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一支素质过硬、本领过强的记者队伍。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会对县级融媒体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为县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代表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探索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我国教育特点的适用人才是目前工科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比传统
实习教学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工科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加强实习教学和培养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传递信息、安抚民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因其信息散发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此次疫
新媒体时代,市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认识到自身现行采编理念及采编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转变采编理念,并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展开采编工作,从而进一步
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经过广泛调研,建立了电气信息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以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为目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平台化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电视台媒体领域快速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新闻记者实际采访过程当中会遇到许多的困境与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新闻记者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能力与水平,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就提升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展开了探究分析,以此为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策略  一、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面临
以"网络、实验室、田间现场"为依托,研究农学专业实践课程开放式教学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体系、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调整和重构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学生自主型实验
摘要: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地倡导传统媒体进行改革,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促进传统媒体行业进一步发展,有效地发挥出其社会职能效应。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现阶段,传统的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编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做出改变,有效得到将现代电视节目编辑模式及理念融入到现实工作当中,不仅可以满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刚组建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也迅速吹响了战“疫”的号角.面对疫情大考,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