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绘画技术与宋代花鸟绘画艺术的结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宋代花鸟绘画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绘画技术以及意境表达方式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数字绘画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让宋代花鸟绘画富有现代的生命力,给中国传统绘画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宋代花鸟绘画;数字绘画;结合;传承;意义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现状
  从技术层面来说,传统绘画是以画笔刷子等工具蘸取顏料在纸张或布料等支撑物上绘制,更看重技法和创作方式。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大多绘画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靳尚谊先生说“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数字化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近年来,我国的数字艺术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绘画技巧已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以新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发展。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传统中国画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绘画及技法表达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本次创新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古代传统绘画技法,通过传统绘画艺术与数字绘画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作品“活”起来,以达到弘扬和发展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目的。
  意义:以传统国画审美为基础的、与电脑绘制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国画,所表现出的是集传统绘画韵味和现代审美理念、科技于一体的数字艺术作品。数字艺术具有的交互性,实现了作者与观者,观者与艺术之间的互动,也拉近了作者、观者、艺术之间的距离。
  多元化是中国数字绘画的必经之路。传统绘画技术与数字艺术结合,能让文物在宣传和展示上突破平面的限制,从而打破美术馆展示的时间、空间局限,让艺术更加贴近大众。
  2 数字绘画技术的兴起
  2.1 传统绘画的变革
  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绘画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绘”和“画”各为一义,即《论语》中孔子所谓的“绘事后素”和《考工记》中的“画缋(绘)之事”。在传统中国画中,人们更是将“线”“色”“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以此来达到感性的物质形式与理性的精神内容高度统一的绘画艺术。但无论是文人画、宫廷院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在中国独立自存的文化系统中,属于旧的文化系统。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用新的手段和媒介创造出一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的作品。传统中国画面临着挑战,它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2.2 数字绘画的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图形日益完善,功能复杂多样化,同时也涌现大批优秀的数字艺术家,这时期的数字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成熟,这时期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多样,且和传统艺术相互渗透。传统艺术家的介入也使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表达更有活力。人们通过传统技法表现艺术效果,数字化绘画将传统表现形式推向另一个高度。
  3 以宋代花鸟绘画的经典作品为题材背景
  3.1 宋代花鸟作品的时代性特征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花鸟画更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的高峰。“靖康之变”后,花鸟画仍兴盛,虽不复往日的盛况,但是画风有所发展。期间出现“马一角,夏半边”的创新绘画样式,产生了许多精巧的山水小景或花鸟册页作品。南宋的画坛更强调画家个性与地域特色,画风直承宣和院体画传统。除此之外,南宋画坛出现了不少追随文人墨戏与专擅墨竹、墨梅、墨花的画家。水墨花卉的兴起,使花鸟画完全脱离宗教,成为纯粹的欣赏品。
  3.2 《枇杷山鸟图》作品内容解读
  《枇杷山鸟图》描绘的是江南五月的一枝枇杷果,树枝上硕果累累,叶子翠碧,尤其惹人注目的是熟透了的黄色的枇杷果实,在盛夏的阳光中焕发出金碧璀璨的光彩。枇杷果汁的香甜招来了小鸟和虫蚁。一只绣眼栖息于枝上,身披华丽的羽毛,腹部和颈部下部的羽毛呈现出洁白色,双爪抓住枝上,脖子向前伸,用眼睛紧紧地瞅着一只爬在枇杷上的蚂蚁。画家将这一刻定格,对花果虫鸟作出了生动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作品的精细刻画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4 宋代花鸟绘画艺术与数字绘画技术相结合
  4.1 宋代花鸟绘画的技法表现——以《枇杷山鸟图》为例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评价《枇杷山鸟图》:“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头、背、翅、尾用石绿淡淡地罩染,尾巴用少量赭石罩染。画家在罩染时为了保护底色的笔墨,颜色的原有效果必须等底色干透后才能晕染,以保证“染不伤笔”。
  枇杷果、鸟、叶子和其枝干运用了分染、罩染的表现技法。枇杷果以黄色勾轮廓,继而植入金黄色。藤黄和赭石层层罩染枇杷果,枇杷叶用笔致工整细腻的重彩法表现,先用淡墨勾出轮廓色,再运用工笔画的种种设色方法,一层一层地把颜色染上去,最后用浓墨勾勒开醒,点苔提神。
  4.2 数字绘画技术的运用
  数字绘画不仅可以模拟创作油画、水彩、色粉等多种绘画形式,还可以对变化复杂的中国画笔触加以模拟运用。Wacome品牌所具有1024级压感的压感笔就可以取得传统绘画工具丰富变化的笔触效果,并可以对构图、色彩、笔墨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
  在计算机辅助初期,把《枇杷山鸟图》的手绘稿导入计算机进行矢量化处理。中国工笔画讲究线条,以线造型,且因为熟绢的作用,颜料会像水墨画那样形成特殊的扩散效果,因此采用Photoshop来模拟效果逼真的笔刷及不同质感纹理的画布,根据中国画的特性进行不同笔刷的调试。可用模拟勾线所用的轮廓笔和区域上色的水彩笔两种笔刷进行填充和修补。当动画中缺少帧,动作不流畅时,可使用计算机进行关键帧计算,缩短制作周期。
  4.3 宋代花鸟绘画和数字绘画技术的结合
  宋代花鸟绘画风格受中国传统国画本体意蕴的影响和渗透,是中国画本体审美意义的升华。它与数字绘画的结合是中国画在当今多媒体时代的某种发展,更是继承和发展了千年的中国画文化。数字绘画软件中的滤镜不但可以取得纹理、渲染、模糊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对整体或局部的色调、饱和度及肌理纹理进行变化。传统国画的技法有勾、点、染等,强调用笔、用墨,随类赋彩,这些技法在数字动画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在今天发达的计算机多媒体的支持下更有趣味与意境。观者对传统书画的欣赏是静态的,传统书画留给观者时间去思考、揣摩和品味,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情景交融。而动画是动态的语言,它带来更多的是感情的直接传达。
  5 结语
  数字绘画技术将成为主流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21世纪最主要的新兴艺术形态之一。它不仅代表了现代高科技电子绘画技术的手段,而且也体现出一种现代绘画的精神。数字化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传统国画艺术需要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应该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运用,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让中国画能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绽放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孔端甫.花鸟画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 王杰泓,张琴,彭修银.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叶尚青.花鸟画基础技法[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5] 宋书利.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
  [6] 王蕊,李燕临.数字媒体设计与艺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7] 刘金敏,马丽华.设计概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对城市园林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将彩叶树种合理的应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恶化等众多原因,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而植树造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很多
本文全面阐述了大理市银桥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当中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其不仅满足人们生活环境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绿地覆盖的面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园林绿
滚轮滑轨是飞机襟、缝翼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湿度、砂尘、温度等环境因素成为滚轮滑轨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导致滚轮滑轨失效的环境因素多的特点,在
IGBT的开关速度很高,关断时一般会产生过电压,实际电路中通常都会在IGBT旁加吸收电路(缓冲电路)。针对其中五种吸收电路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并利用MATLAB软件
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在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推广应用实例,论述本技术改革传统隧道窑预热带及冷却带的结构.开发利用隧道密的烟气度热.进一步挖掘冷却带余热的潜力.使隧道窑余热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是当下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不少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理念错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师资匮乏等问题。结合高
随着清朝复控、治御升级所带来区域社会秩序的稳定,山陕商人在甘青藏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河湟、河西等地的城镇逐渐向甘青藏区腹地推进,进而将甘青藏区纳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