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带着教育的意义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的观点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争鸣和质疑。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用这样的价值主义教育观来考察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的意义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也就是构建学生的存在价值,包括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使学生不断增强价值自信、价值自觉和价值自尊,充满爱心和激情,富有理性和意志力的学习和生活。
  要以学生为目的,构建学生的存在价值。孔子说:“君子不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君子不器己,二是君子不器人,不要把自己当成工具,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工具,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是教书的工具,更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现实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出现了反教育的问题,就是不以学生为目的,而是以学生为手段,为工具。统治者总是千方百计把教育变成统治的工具,学校自觉不自觉的把学生作为名利双收的工具,家庭把孩子作为耀祖光宗的工具,学生把自己作为觅食谋生的工具。把人作为工具的教育是中国学生学习很累,累而无功:在学校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进入社会向学生灌输社会知识;在学校里学习规则,在社会上学习潜规则;在学校里学做人,在社会上学做“鬼”;当学习到差不多明白时,生命已接近尾声。总之,当下的教育不是完全以学生为目的,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是以学生为手段和工具,异化教育的价值,使学生在奴化教育中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构建什么样的学生的存在价值?首先是自由独立的价值。学生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生命体,要使学生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质疑思维和批判精神,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生活。第二是教真育爱的价值。教真理,学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传真知,做真人,行真事;爱人,爱社会,爱人类,爱智慧,爱宇宙,爱自然。第三是传知授业的价值。使学生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受到职业思维的训练,成长、就业、创业的能力。第四和谐共生的价值。建构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博爱、法治、诚信的的共生价值。以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第五是幸福生活的价值。培养一代代幸福生活的人,是教育的终极价值,也是学生学习的永恒价值。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学习,创造职业,创造生活的能力和智慧。
  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堂教学价值。课堂是大爱的磁场,是智慧的殿堂,是生命的旅行过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老师,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和谐共振,相互促进,教学相长。要构建真理、能力和价值有机统一,富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要实施自主性、探究性、合作式、互联网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要对课堂进行情感、智力、效率的全面评价管理,提高课堂时空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首先要理解学生,而不是误解学生。教师应当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长处和缺陷。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习性、情感和追求,并设计特定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目标。第二要尊重学生而不是轻视学生。要体现学生人人平等的思想,使任何一个课堂不存在被忽视的角落和被遗忘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自信和自尊的学习。第三服务学生而不是利用学生。要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为学生排忧解难,优化教育环境,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第四要启迪学生而不是蒙蔽学生。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熏陶和启迪,使学生逐渐去感悟和自我觉醒。第五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要从问题导入,激励学生质疑和发问。激活学生的课堂生命,丰富课堂生活,使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和展示,使不同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各得其所。
  要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学生的学业价值。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并不排除构建教师的主体价值,学校教育活动是构建师生主体价值的过程。教师既为人师,还为经师,也为业师。教师的主体性是对学生和社会的权力和责任的集中体现。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业价值和成长价值上。教师要坚定教育信仰,以信仰培养信仰,以忠诚传承忠诚;坚守教真育爱,以爱心滋养爱心,以真理传承真理;坚持厚智创新,以智慧生长智慧,以创新激发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生存习惯方式和生活追求方式。树立教师幸福观,在教育中发现幸福,在教学中创造幸福,在生活中传承幸福,指导和帮助学生实现学业价值,使学生成为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和幸福生活的代代新人。
  实施三生教育,构建师生共生价值。通过实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构建教师和学生共同过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教育即生活,教育发展生活;学校即社会,学校引领社会。通过三生教育,在构建教育价值、学校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实现师生的共生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师生认知生命价值,认知生命、热爱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师生知生存之道,适应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通过生活教育,使师生知生活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通过三生教育,使人知生理,调心理,懂伦理,守法理,明事理,晓哲理。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健康心理,阳光心态,遵守伦理道德,用规则看护自己,守护世界。使人通达人间事理,创造职业,感悟和升华人生。总之,通过三生教育使师生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促进人类的文明。三生教育注重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制度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相结合;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此文是作者在中北美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其他文献
近日,韩国全州市雨田小学校长金春兰一行赴咸阳市渭城区道北小学,开展了两校友好教育交流活动。  渭城区教育局局长王传世对雨田小学校长金春兰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道北小学基本情况,希望通过这个窗口开展两校间对外交流活动,能让教育人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促进发展,希望雨田小学与道北小学通过这次友好交流,心手相牵,友谊长存,更希望韩国专家多为道北小学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为两国、两校间教育交流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期刊
4月13日下午,陕西师大锦园中学举行2015届高三成人仪式,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青春、感恩、励志、梦想”。  师大锦园学校副校长樊锁强致辞,他希望同学们要时刻牢记“责任”二字,要有一颗爱人之心,要谨记国家、学校的希望,师长的教诲,父母的嘱托,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耀。用火红的青春与激情、知识与技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及教师代表分别做了发言。学生们通过演
期刊
本刊讯(记者 任小朋)2015年3月26日上午,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隆重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庄长兴宣布2015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并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与发展中心授牌。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秘书长杨立国出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兴旺讲话,启动仪式由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主持。  启动仪式前,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保存主持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学习传达和
期刊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4月8日,华阴市城关小学启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本次启动仪式上王丽颖校长首先宣读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活动方案,活动分5个阶段,持续到本学期末,有计划,有主题,有练笔,有展示,有专门负责
期刊
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对它很是
期刊
2014年12月10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王彬武应邀出席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时间里,围绕“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这一主题,王海波、王彬武就网友关心的学区制改革,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王海波厅长表示,2015年教育厅要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要全力以赴地抓好义务教育的办学工
期刊
在我们党迎来自已九十三华诞之际,省委高教工委在西安召开陕西高教系统“七·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肖晶晶老师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上台发言。面对记者的采访,肖晶晶老师显得谦虚而温柔。谈起这一荣誉,她直称自己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肖晶晶,198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6
期刊
2014年11月28日下午,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李兴旺到联系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研,并与该校部分校领导,院(系)、处室负责人,学生和教师代表座谈。  在听取该校校长苏三庆和相关人员发言后,李兴旺对该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学校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内涵发展。李兴旺强调,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期刊
下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有别样的凝重和严肃。《平凡的世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实在有太过重要的意义。不因为路遥凭借这部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也不因为这部小说曾经感动激励过整整一代人。而是,瞬间想起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是路遥讲述自己创作《平凡的世界》过程的文章。时间太久远,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但作者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付出的难以想象的精力和承受的艰辛却深深印刻在脑海中。这个世界,能找出几个作家,不
期刊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  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