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1984年7月12—20日在贵阳召开了"全国第三届民族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专题学术研讨会",后被追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一届年会,史称"贵阳会议"1。2014年7月15—21日,适逢三十周年,值学会"而立"之际,"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再次回到了她的发祥地——林城贵阳。历经三十年风雨,如今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已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本届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师范学院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省文化馆共同承办。参会者分别来自贵州、广西、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北京、台湾等地区及美国近一百八十二人,共收到学术论文131篇,91人发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总结经验、理论反思、规划展望",共设如下五个议题: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报告,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经验与反思,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各民族音乐研究。回顾本届年会,可谓精彩纷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析出部分代表言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