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党交往,推动塞中两国友好合作”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您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取得哪些成果?
  拉明·巴:我们此次访华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目的是加强塞内加尔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作。自从中塞两国复交以来,塞内加尔民主党就希望能与塞内加尔政府一道通过加强政党交往,推动塞中两国友好合作。
  此次访问有助于中国了解非洲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塞内加尔民主党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即将做出的战略决策,同时此访还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中国目前的现实和国情,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使中国在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此次访问给我们两党一个探讨双方共同关心话题的机会。塞内加尔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双方在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上存在共识,并且在七十七国集团框架下进行了良好的合作。我党与中共密切的关系为全球的合作模式树立了典范,这种模式标志着非洲与其他国家传统的合作模式又出现了新的方式,那就是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合作。对于经历了殖民统治的非洲来说,这种模式显得十分珍贵和独特。目前,塞内加尔有一些中方出资援助的项目正在推动和落实中,相信此次访问定能促使两党共同推动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
  我还想说,此次访华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真正的中国,她不仅是我们在传统思维中认识的共产主义国家,而且她的很多思想与我们也有共通之处,我希望通过与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作能够推动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向前发展,这也是中国儒家思想所推崇的。
  记者:近年来,中塞两国党际交往不断深入发展,您对两党关系发展的现状有何评价?对进一步发展两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何设想?
  拉明·巴:众所周知,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最终要落实到国家的政策行为当中,这也是为什么5年来,我们两党之间保持了非常频繁的互动与交流,我们希望通过政党交往来促成政府间的具体项目合作与落实,通过政党的力母给予国家支持并取得人民的理解。这些合作也是2006年中非合作北京峰会和2009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第四届部长级论坛成果的落实。
  近些年来,两党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塞内加尔曾多次接待中国共产党派出的高级代表团,其中包括中联部部长王家瑞所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中国共产党也多次接待了我党派出的中青年和妇女代表团,此次来访的就是我党派出的高级干部代表团。
  今后,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在各领域的交流。比如,派遣更多的我党青年干部访华,让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夠在塞内加尔接待更多的中方代表团,如派遣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到塞内加尔开设讲座,向塞内加尔民众传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介绍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们对今后的两党合作充满期待,主要有两点:
  第一,进一步加强两党干部培训的交流与合作,在此次访问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要定定期对中央党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也希望我党的干部也能够定期接受党的培训,同时希望在党员干部培训上加强两党之间的合作。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连续执政60年。60年来,中国的政治始终保持稳定,经济实现高速稳定增长,我们希望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因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证长期执政,就无法贯彻它的方针政策得以有效执行。
  记者: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0周年。您对中国在帮助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非洲国家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何评价?
  拉明·巴:塞内加尔十分赞赏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为帮助非洲国家谋求发展所作的努力,从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到沙姆沙伊赫部长级会议以来,中非合作成绩显著。目前许多具体项目已经完工,感谢中方给予的大力资金支持。非洲国家具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我们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通过两国在论坛框架下的合作,促进塞内加尔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利用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使非洲这块“21世纪充满希望的大陆”像中国一样,快速崛起。
  记者:中塞两国相距遥远,相互之间的了解还有待加强,您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够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拉明·巴:就我所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在塞内加尔实现了落地,目前塞内加尔已经有英语、法语及其他多国语言的频道都是关于中国的,我相信这是加强中塞沟通和了解的重要媒介和方式。两国还可以通过分享信息资源实现彼此的沟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落地使得中塞两国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两国完全可以通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彼此的深入了解。此外,我还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中国的大学可以接受更多来自塞内加尔的大学生,同时塞内加尔也欢迎中国的留学生。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都会派遣专家学者到塞内加尔,推广美国文化,介绍美国的社会发展情况,让塞内加尔更加了解美国。
  记者: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的发展长期存在偏见,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在非援建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当地民众的评价。
  拉明·巴:如今的非洲早已不是殖民统治时期的非洲了,非洲也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开放。正因为过去遭受到了不公平的殖民统治,所以今天的非洲人民才渴望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模式。中国与非洲有过相似的遭遇,曾经遭受到殖民侵略,因此,中国人民更能理解我们的历史遭遇。正是基于这一相互理解,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是建立在合作双赢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各自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以及对各国人民不同需求的相互尊重之上的,各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公正、透明,完全符合非洲人民的利益。中非合作是务实、高效的合作,同样的项目,其他合作伙伴可能需要20年才能完成,而中国伙伴只需要两年,因此这种合作得到了非洲人民的高度认可。无论在塞内加尔,还是刚果、马拉维等非洲其他国家,中国援助非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果处处可见。
  记者:就我所知,您是一位生态主义者,也曾经担任过塞内加尔的环境部长,您怎样看待目前的全球环境问题?
  拉明·巴:目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中国儒家思想宣扬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我认为中国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起到了示范作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结果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极端天气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而人类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此在如何应对环境变化上,我主张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一难题。各国应该在遵守《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础上,制定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战略和政策。此外,我也希望各国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够实现合作机制化。发达国家是造成今天全球环境污染的始作俑者,因此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塞内加尔就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国内河流污染严重,因此我呼吁发达国家能够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给予发展中国家有效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
  另外,各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过去我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能源会造成很大的污染,现在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开发像风能、天然气、太阳能、核能等可循环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各国能够帮助非洲开发和使用这些新型能源。
  
  (责任编辑:刘娟娟)
其他文献
從SARS到MERS,再到新型冠状病毒,果子狸、骆驼、竹鼠、獾、蛇、水貂、穿山甲……一个个地被确认或怀疑为病毒的中间宿主,而这些新发病毒的储存宿主或天然宿主,却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蝙蝠。  蝙蝠曾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吉祥符号,在中国古代,享有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尊荣。藏族文化中,蝙蝠的存在感也很强,苯教称它为帕旺公布,意为护主蝙蝠,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在民间故事中,它是狡猾而又诡计多端的象征。因为昼
5月17—29日,应斯里兰卡、保加利亚、波兰执政党及罗马尼亚政府和执政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等随访。这次访问是在国际形势继续深刻复杂变化,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并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中斯建交55周年,温家宝总理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往访四国都处
2012年6月6—7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12次会议(以下简称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历程中,北京峰会具有里程碑般的重大意义。在借鉴和总结第一个十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成员国元首们高瞻远瞩、共同规划上合组织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表达了各国共创安全环境、共谋发展的意志和追求。  规划地区发展目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创始国中除了
藏医学(索瓦日巴)与药浴法  藏医学索瓦日巴(意为“调养的知识体系”)起源和根植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特色医药,是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中的医方明,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屹立于民族医学史的丛林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索瓦日巴博采众长,充分吸取中医药学、阿育吠陀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精华,以藏民族原始苯教医学和民间医学
2011年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王岐山副总理、戴秉国国务委员,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希拉里国务卿、盖特纳财长共同主持对话。中美双方分别有20多个部门的近30位负责人参加对话。其中,中方则有约20个机构参加有关经济领域的会谈,包括8位部委领导人。美方有16位部级领导人与会。双方共同讨论涉及两国、地区乃至全球性的重大议题。    对话的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  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圆满结束。与会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坦诚交流、深入探讨,增进了了解和互信,形成了许多重要共识。我谨代表我们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今世界正在深刻变革和调整,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人类共同的智慧。各国政党之间进行高层、多边、战略性对话,增信释疑、互学互鉴,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执政6
新世纪头十年里,美西方有“十个没料到”:一没料到昔日所谓冷战的“胜利者”成为今日的“失落者”;二没料到苏东剧变后,却“反常地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困境及其在世界领导地位下降的开始”;三没料到俄罗斯会“抵抗西方势力和西方价值观”最后弃西方而去;四没料到新兴大国如此快速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五没料到中国非但没有跟着苏联“垮台”反而“横空出世”;六没料到“历史终结论”成为“历史乌托邦标志”;七没料到世界范围内资本
5月21—26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义乌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12“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以下简称“对话活动”)在北京、杭州和义乌举行。在此次活动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会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李金华
纳粹的西藏魅影  为了赢得新一次战争的胜利,一种类似一战时期“中亚行动”的“西藏计划”以更为精细面貌,进入纳粹的视野,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西藏,再次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大国博弈的旋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计划的制订者,两个月前才完成了一次让英国人羡慕嫉妒的西藏之旅,他甚至在距离战争爆发前仅仅37天的7月25日,刚于英属印度的加尔各答喜马拉雅俱乐部完成了一次博得喝彩的演讲。  1939年9月的第一天,纳粹德
新年伊始,我又踏上赴老挝的旅程。在飞往万象的飞机上,从舷窗向外望去,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蓝天。俯视大地,绵延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尽收眼底。望着秀丽的景色,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往事又一幕幕地重现在脑海中……  这是我时隔一年第二次来到万象。我们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安装一尊高8.5米的老挝已故领导人凯山丰威汉的铜像。这是一尊不同寻常的铜像,是我国已故著名肖像雕塑大师程允贤将军的绝世之作。而我与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