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新思路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上课程这一教学新模式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流行于各高校之中,在此次大规模疫情的背景下,线上教学第一次大范围的扮演了替代线下教学的角色。如今线上教学的各类APP与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也为线上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本文立足于疫情背景,以广州工商学院师生为例,主要分析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现状、优势与弊端,着力创设线上资源库建设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新思路。
  【关键词】疫情;高校;教学模式;新思路
  一、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现状
   疫情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工厂停工,学校停学,唯有医院人满为患。此次疫情的规模大危害深,致使社会各层级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疫情的延续性,为防止人群聚集,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各地绝大部分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皆采用了线上教学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线下教学模式,广州工商学院也不例外。
   广州工商学院是民办本科高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疫情期间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导思想。为了确保教学秩序的有序开展,2月20日学院发文《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及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通知对理论和网络通识课程线上教学的组织和安排做了部署,要求授课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进度表、过程考核方案和成绩评定方案,开展线上教学。2月26日學院发文《关于发布线上教学工作指引手册的通知》,并对全校师生的涉及线上教学的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要求各系部对教师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的把控,以及加强教学平台的培训工作,做到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努力保持教学进度、保证课程容量,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二、广州工商学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样本对比探究
   本次调研对象为广州工商学院商科专业学生,围绕学院开展线上课程适应性及对线上线下课的教学模式效果进行对比探究: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线上课程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师生搭建一个教学平台,使所有教学活动都可以在手机或是电脑上完成。调研结果显示,我院商科专业学生每天在线学习时长2—6小时人数占比为68.66%;线上教学平台主要使用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YY直播等软件。其中64.68%学生会主动观看和检索感兴趣的课程内容,61.60%学生喜欢课程内容相关的线上教学资源(视音频资料、文本资料)。与线下考试相比,48.76%学生由于主观题难度低、无纸化、便捷高效等原因更青睐线上考试。
   线上教学同样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多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课程老师直言云班课、腾讯课堂等软件创设的签到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督促。而基于数据支撑,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进一步的制定出更好的教学计划。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视频的可录性,学生在没有理解本堂课知识内容时,可以自行进行回放继续温习功课。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把控,学生也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积极讨论,这些优点是传统线下课堂无法做到的。
   (二)线上教学的缺陷
   线上教学属于云教学的形式,虽不受时空局限,却也难以避免网络问题。由于在云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直播或录播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对于网络的要求较高,我们发现不是所有学生的家庭都配备无线网,而使用移动网络则难以避免产生卡顿或较高的通信费用。
   通过调查发现,64.68%学生曾遭遇过线上直播课程出现卡顿、画面不清晰等情况,43.28%学生表示网络操作不熟练,界面复杂。而直播、录课等形式同样对教师的网络录制环境有较高要求,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学校一部分教师身居闹市,为避免环境嘈杂对课程效果的干扰,只能选择凌晨或深夜进行录课。此外部分居住在偏僻区域的教师,网络环境常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雷电常导致断电断网,只能通过临时的调停课处理解决问题。
   此外,虽然现在的线上教学已经创设了很多比较先进的督学方式,但对于一些不够自觉的学生来说,仍有“可乘之机”,调研数据表明71.14%学生认为线上课堂极易产生投机取巧行为(代刷视频、代刷作业习题等),这些行为会直接降低学习效率。
   教师监管困难重重,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线上考试也存在弊端,调研显示,过半会计系学生反映线上操作困难,题量大,计算题步骤繁琐,答案上传困难。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我们不难发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矛盾往往是对立而又统一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其便捷性、可重复与多样性往往是线下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而线上教学的缺陷包括网络延迟性、低实效性,这又恰恰是线下教学可以弥补的。由此,我们应充分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取长补短,通过线上资源库建设等方式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新思路
   (一)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只是单个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而线上课程则为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习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渠道。高校线上资源库同样是一个较长周期的建设工程,高校可以参考已有的中国慕课、超星平台公开课,结合院校自身特色,听取教师、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关联性和包容性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
   从教师角度考虑,基于线上资源库的创设,高校教师们可以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在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困惑以及所发现的教学创新点,让更多的同事和同行借鉴自己的经验或者解决自己面临的的问题,这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搭建了一个可以共享的平台。    而从学生层面来说,高校线上资源库的发展无疑为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某种角度来说,当学生不满于自己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或是无法适应本科教师的教学模式时,即可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其他各式各样的线上课程作为替代;另外,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掌握课堂内容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借鉴于线上课程来补缺补差。由于有了更充分的选择,学生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性、积极性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线下大课堂教学+线下小班化讨论教学模式融合
   调研数据表明,在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对比这一条中,64.68%学生认为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碎片化时间学习效率和课堂时效性,同时也有38.81%学生认为部分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内容契合度不高,担心二者脱节。因此笔者认为疫情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为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合,在这里笔者以某已开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为例,笔者认为的线下大課堂教学+线下小班化讨论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已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用于进行线上课程的设备,因此在硬件方面大可不必考虑。这所高校将原本的一个班拆分为甲、乙两个班,第一节课甲班同学到教室上课;乙班同学则在宿舍观看直播,同理,第二节课甲乙班颠倒,以此类推,两个班中到课堂上课的一方负责记录笔记并实时分享。当然,这种做法是在疫情背景下为了尽可能减少人群的聚集程度。在疫情结束后,大可不必使用这种方式。但它所提供的思路却是崭新的,即线上线下的课程同时进行。
   由此可以延伸出一种崭新的“甲乙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分为甲组乙组,课程教学中,甲组同学承接线下课,乙组同学承接线上课。具体来说,甲组同学需在课堂上跟紧教师思路,记好笔记,分享到课程小班群中供其他同学学习。而乙组同学则可以选择观看其他教师的线上课程,选择自己喜欢的加以学习,做好笔记,梳理心得体会,同样分享至课程群中供其他同学参考。如此,既拓展了课堂容量,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格局。而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在于两点,其一是大学生往往拥有着良好的自学能力,基本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心得体会、记录笔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其二,当今大学课程的线上平台已经十分完善,诸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高校课程可供借鉴。
   综上,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这一崭新的教学思路,是将现有的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使两者的优势叠加,本文立足于这一思路展开探究,但由于经验不足,研究仍有所欠缺。但我们相信,积极借鉴线上课程所带来的优势,与线下教学模式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富传统教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仍是高校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骜,焦勇,杨柳,裴丽娜.“互联网+教育”下高校网络课程对教学水平的影响分析——以安徽高校网络教学现状调查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157-159.
  [2]刘兵.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瓶颈”和突破点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2):253-254.
  [3]林嘉,李秋实.提升大学图书馆开放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慕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4):79-85+64.
  [4]郭书芹,朱迎春,尚娟娟.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3):127-128.
  [5]林强,杨海波,赵复查.规范学籍管理 提升育人质量——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6(11):14-15.
其他文献
【摘 要】“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学学科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笔者以凯里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指出了民族学学科的问题和困难,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凯里学院;问题;对策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专业研究机构于1928年成立,标志我国民族学学科正式建立。之后,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开始陆续进行
期刊
【摘 要】企业档案是记录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主要媒介,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总体变化,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档案管理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与时俱进,改善管理方法、提高
期刊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其基本特征包括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它具有诸多先进性特征,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课也从原来的尴尬地位中走了出来,现在已经成了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学科。因为小学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而且它的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也很广、很宽,如自然、科学、植物、动物、天气、生命、环境、光与热、水与电等等,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学生通过科学这门学科,从小初步地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对他们以后认识世界,认
期刊
【摘 要】儿童阅读空间的设计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本文从儿童阅读空间的服务理念的创设、阅读行动的开展以及可能忽视的服务对象等三个方面,对儿童阅读空间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本文认为,儿童阅读空间的设计的主要矛盾不在于设计风格、空间形态,而是对于早期设计规划的研判。  【关键词】儿童阅读空间、设计策划、交互空间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是一项富有层序性的设计工程。张丽娟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大量调研
期刊
【摘 要】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党员干部队伍,需要持续加强改进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培养造就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期刊
【摘 要】教师道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教师道德中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存在不可区分性。教师承担着来自职业和个人的双重压力,本文从国家干预、教师道德属性延伸、道德表达三方面来解释教师道德的不可区分性缘由,并尝试提出从教师道德标准选择性移交、提升教师专业化、重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来实践教师道德,正视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正视问题   教师道德一直是学校道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体系;“劳动教育”被当前社会所忽略,在人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缺失是由思想观念、生产力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劳动教育”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落实可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相辅相成。  【关键词】劳动教育;缺失;回归;落实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热
期刊
【摘 要】此文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当前小学教育统计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足、统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统计数据方法落后和统计数据质量不足等问题,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在教育大数据统计下应该加强政府监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优势和提升统计数据处理能力等建议,此结果可以提高小学教育统计质量,并可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统计;大数据;小学教育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本文列举了高校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自学指导法。分析了这些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以及注意事项,供广大高校教师参考和应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比较  一、引言   大学教学方法是高校整个教学法体系的一部分,它既具有一般教学方法的共性,又具有体现大学教学特点的个性。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1)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高校教学强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