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打造中国石榴第一县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qc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的凉山州会理县,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近年来,会理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紧盯石榴产业,着力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目前,会理县已成为全国石榴产业发展的重点区。
  2019年,会理县石榴产业产值50亿元,其中,果农收入34亿元,人均纯收入2.4万元,拉动物流等产业产值16亿元。石榴种植面积占四川省的92%,全国的26%,面积、产量和产值位居陕西、山东、新疆、安徽、云南、河南、山西等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首。石榴果品及系列加工产品已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创机制 促发展
  会理县无论土壤、气候、光照都非常适宜石榴生长,尤其是大量海拔在1300?1700米的台地和缓坡地,土质多为团粒结构好、通透性强、富含有机物的羊肝石风化土,而且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度适宜,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拥有适宜石榴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会理石榴的优异品质。会理石榴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一般在种植后第三年就开花结果,进入盛果期后,单株产量50?100公斤,最高可达250?300公斤;成熟期比其他产区提早30? 50天。同时,会理石榴因果大皮薄、色泽艳丽、粒大籽软、味甜汁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及28种氨基酸,在全国8大石榴产业中“独领风骚。”
  良好的自然环境仅是造就会理石榴内涵品质的一方面。为确保“会理石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会理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会理石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明确了会理石榴的发展规划、区域布局、种植区的保护规划、保护区制度、标准化生产、品牌战略等18个方面的制度规定,为全面提升石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果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了保障。
  会理县不断创新机制,推行“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的模式。实践中,该县坚持以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入手,着力打造石榴产业园区,做到示范引领建基地、顺应市场调结构、培育农场促连片,发力做大做强石榴特色产业。
  近两年来,会理县以富乐乡3000亩有机石榴基地和11个乡镇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石榴)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创立省级石榴万亩亿元示范区21个,从而带动全县发展石榴基地40万亩。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引进红皮软籽石榴10万亩。通过营建石榴特色产业园区,促进连片发展,建成2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5万亩以上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在此基础上,在全县培育了石榴专业合作社736个、家庭农场939个、农业龙头企业16户,广大农户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强科技 促加工
  为促进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会理县专门组建了“产学研”联盟,依托科研院校所,建立良种繁育中心,加速新品种选育扩繁和水肥一体化研发,修订完善石榴产业技术标准,全面推广现代生产技术。在现代农业科技引领下,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草(果园生草)畜(养殖业)沼(沼气渣液)果(石榴)”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先后建成了3个种养结合示范园区,并启动全县石榴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了检验检测体系和检测数据、追溯信息平台,率先在石榴种植中推广二维码防伪标识等现代农业技术,强化质量监管和风险评估。
  为发展精深加工、延伸石榴产业链,实现石榴产业化发展的最大效益。会理县坚持自主培育与招商引资并举,先后引进五粮液集团、果果果业等国有资本,联合打造石榴产业加工链,先后开发出石榴汁、石榴酒、石榴露、石榴面膜、石榴精华液等系列特色产品,实现年处理石榴鲜果3万多吨,年产石榴浓缩汁达3000吨以上。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会理县还抓住产地初加工这一重点,先后在全县培育了7个石榴产业发展联合体,建成了58处250座现代气调库,贮鲜能力达6万吨,为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和冷链物流服务提供了保障。
  拓营销 树品牌
  做强做大石榴特色产业,关键在市场。为使会理石榴及其产品快速打入全国市场走进千家万户,会理县委、县政府倾注心力创新服务载体,拓新销售渠道,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石榴产业行动,让电子商务走进园区、乡村、农户;通过成立全县石榴营销协会,培养专业营销合作社和营销大户,建立“协会+营销合作社+营销大户+农户”的运行机制,抱团营销闯市场。
  2018年以来,会理县先后落地了10个电子商务协会和电商服务站点,建立起乡(镇)村物流网点123个,涌现了7家本土电商领头企业和100多户电商经营主体,并与京东、淘宝、乐村淘等开展广泛合作。目前,会理县年网络销售石榴达3000万斤,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亿多元,石榴经营主体与外地客商签订购销合同达1.3亿元。
  营销扩张品牌,品牌奠定市场。目前,“中国石榴之乡”会理,捧回了“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全国果菜产业+佳文化传承地标品牌”“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多项殊荣,并先后取得了“三品一标”认证,还成功创建了2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和11个“大凉山”特色农产品。
  为进一步凸显石榴产业的核心价值,会理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启动了面积约23.8平方公里、以“产业、乡村、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的“会理石榴文化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新业态,推动特色产业孵化、升级。同时,以打造旅游首位产业为目标,深入挖掘石榴文化内涵,举办石榴文化节并推出季节性的观赏、采摘、品尝等系列体验活动,吸引四海游客到会理乡村旅游。石榴产业价值链的逐渐形成,促进了会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石榴特色休闲农庄、农家乐71家,带动农民就业50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
  未来,会理县将继续做大做强石榴产业,基地面积稳定在40万亩,果品产量80万吨以上,石榴果品初加工能力达70万吨,精深加工能力10万吨,石榴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果农收入55亿元以上,深加工產业产值10亿元以上,拉动物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等相关产业产值35亿元以上的石榴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巩固会理中国石榴第一县地位,把会理打造成世界石榴中心。
其他文献
福建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西南部永福镇,2006年7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挂牌成立;2008年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并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乌龙茶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漳平市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善用优越资源条件,贯彻
期刊
香、甜、糯、嫩,營养丰富,集谷物、水果和蔬菜优质特性为一体,易于咀嚼,消化吸收快,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物营养健康的追求,鲜食甜糯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说起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不得不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说起,这里是我国最早发展甜糯玉米规模种植和加工的地方。  云南姑娘最珍贵的嫁妆  忻府区地处黄土高原,居忻定盆地,境内有云中、牧马、滹沱三条河流,奇村、顿村、北合索三个温泉度假村,地上地下水资源
期刊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确立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目前,该市苹果种植面积近80万亩,覆盖全市20余个乡镇,果农种植苹果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推动30多万果农依托蘋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正在乌蒙山区奋力崛起。
期刊
6月13日晚,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雨夜的小山村上空,跳动着亲切时髦的音符:“宝宝们,买它!买它!买它!”  屏幕前的主播团,是重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丰都县三建乡工作队队长孙泽均,以及罗军、杨云、孙培栋三位第一书记等人。  为保“直播首秀”万无一失,20多页的台本两周内推倒重来了六回,提前彩排演练了四遍。临上场前,两位第一书记在紧张地“复习”,手汗把台本浸
期刊
近日,河北省武安市花椒進入收获季节,当地农民抢抓农时,花椒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武安市将花椒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扩大花椒种植规模。目前,全市花椒种植面积约12万亩。
期刊
8月9日, 2020年南海海龟放流活动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分界洲岛附近海域举行,99只救治康复海龟被放归大海。  据了解,本次放歸的99只海龟,分别来自执法机关罚没和误捕搁浅救助,均已经过专业机构妥善救治和野化训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其中10只海龟放置了定位追踪芯片,通过追踪海龟的洄游路径,了解海龟生活习性及栖息地生态环境。
期刊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推进,广东省掀起一波波农业生产建设大潮。据统计,2018—2019年,广东省财政已安排50亿元,扶持粤东西北地区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省财政将再安排25亿元建设新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2018年广东省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代表之一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简称“连南稻鱼茶产业园”)正以有机稻、稻田鱼、高山茶等三大具有连南当地
期刊
8月7日,農业农村部召开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视频调度会,调度沿江省市工作进展,部署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渔船渔民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收官,标志着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转入全面推进、精准实施、狠抓落实的新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尽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加快推进船网回收处置、补偿资金发放、渔民转产就业和社会保障
期刊
6年前,徐旭明回乡竞聘村委会主任时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成为整个光明村集体经济的经营者。  2019年7月,作为浙江省杭州市首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临安光明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彼时身兼光明农场负责人和光明村村委会主任的徐旭明,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公司董事长的重任,带领这个小村开始了一场传统农村管理运营的全新变革。  一年多过去了,乡村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公司化转型当年,光明村集
期刊
七月的宁夏,瓜果飘香、凉爽怡人。在贺兰县常信乡的“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四川籍游客黄先生感叹:“太安逸咯!距离市区又近,没想到有这样漂亮的稻田画儿。”今年6月,黄先生在新闻上看到“稻渔空间”,便决定带着家人前来自驾游。  “园区里不仅有农事风光,还有当地农民经营的特色美食。门票只要50元,游览结束还可以领取一袋5斤的蟹田稻米。非常值得一来!”黄先生抱起孩子,从高处俯瞰“哪吒斗龙王”。  笔者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