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8岁.4年前行肾移植,受体髂内动脉与供体肾动脉端-端吻合.体检发现右下腹搏动性肿块,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右下腹移植肾内侧测及8.6 cm×6.5 cm无回声区,壁较厚(图1),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图2),无回声区外侧边缘见血管连接该无回声区与移植肾,在血管与无回声区相通处测及收缩-舒张期双向血流(图3).超声诊断:右髂内动脉来源假性动脉瘤伴血栓。

其他文献
孕妇,26岁,孕1产0,孕39周.孕妇平素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胎头双顶径 9.2 cm.胎儿颅内结构、脊柱、腹腔脏器、四肢发育、胎盘及羊水均未见异常.胎儿四腔心切面显示室间隔上部和房间隔下部缺损,并可见断端回声增强(图1).实时观察房室瓣口,见仅有1组共同的房室瓣及1个房室瓣口,瓣膜活动幅度甚大。
期刊
例1,孕妇33岁.孕3产1,现孕30周.孕期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8 cm,于会阴前方扫查胎儿外阴呈"三线"征,但三线间距离增宽,外侧两条线呈杯口状向外扩张,其前方见一实性团块似镶嵌在杯口之上(图1),未见阴囊或睾丸.超声提示:胎儿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裂)..孕妇又到外院行彩超检查,未报告生殖器畸形,继续妊娠至足月产下一婴儿,其阴茎长约1.5 cm,形态失常,呈肉赘状向下弯曲,阴茎下方酷似女
期刊
患者女,48岁.因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突然出现胸痛伴胸闷、憋气.查体:血压60/9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8次/min,心尖区闻及Ⅱ/6级轻柔的收缩期杂音。
期刊
临床对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关节病变的评估缺乏客观依据,X线对JRA的早期病变(如滑膜增厚及少量积液)也不敏感,故本研究尝试通过超声观察膝关节滑膜、积液及软骨的变化,来协助临床诊断JRA,并客观评价疗效。
期刊
自1972年Burton将简易伯努力方程运用到超声多普勒技术中,为无创性估测心腔内压力阶差开创先河以来,为了寻找一种更加完善、方便和准确地利用超声对心腔内压力或压力阶差进行量化评价的方法,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超声造影剂的出现是超声史上的又一重大飞跃,不仅使超声的诊断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而且也给这项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突破口.由于其外壳成分和内部气体的物理特性,超声造影剂微气泡除了可用于监测被
期刊
近10年来,心肌超声造影(MCE) 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性能稳定的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各种超声显像方式的应用以及造影剂从有创的冠状动脉(冠脉)直接注射发展到无创的由外周静脉注射,MCE已成为很有前途的无创检测技术[1,2].目前,MCE从定性到定量研究,从体外到体内研究,从实验到临床研究,并逐渐从诊断方面扩展到治疗方面。
期刊
孕妇,28岁.停经8+月,阴道流水3 h,急诊入院.在外院孕期产科常规查体及超声检查5次,均未见异常,最后一次检查时间为7 d前.入院查体:宫高30 cm,腹围90 cm,胎心140次/min.超声检查:双顶径 8.6 cm,股骨 6.3 cm,脊柱(-),胎心140次/min,胎位枕左前,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Ⅰ期,羊水最大深度 7.0 cm.胎儿左上腹及中腹部见3个无回声区(图1),大小分别为
期刊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对显性预激旁道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学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体表心电图诊断为典型预激综合征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心内电生理检查(EP)和经导管心内射频消融(RFCA)前后用DTI定位房室旁道.首先用加速度模式在二维切面上寻找与心电图预激波(δ波)或QRS波起始部同步出现的室壁亮色加速区,确定位置后转用频谱模式记录相应室壁节段的室壁收缩速度.结
孕妇,25岁,孕 30 周.即往健康.1年前孕16周早产一次.本次怀孕早孕反应轻,孕16周感胎动,孕期无传染病史、无服药史、无放射性物质和化学毒物接触史。
期刊
患儿女,11个月.发热4 d,以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入院后第4 d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 d,进行性加重.查体:神志不清,体温38.9℃,脉搏120次/min,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胀、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2×109/L,血小板58×109/L,血沉45 mm/h,C反应蛋白增高.肝功能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