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性别差异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伴胸部影像学显示的双侧弥漫性肺浸润影。有研究表明性别可能在ARDS的发生、严重程度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ARDS的复杂性,其性别差异仍存在争议。本文根据ARDS的病因分类,对由脓毒症、创伤和呼吸道病毒所致ARDS的流行病学进行总结,探讨性别对ARDS的发生、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并简要阐述性别影响ARDS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外科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8月转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复苏的220例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入ICU30min氧合指数分为低氧血症组(≤300mmHg,1mmHg≈0.133kPa)和非低氧血症组(>300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观察低氧血症患者入ICU次日晨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分析与低氧血症改善相关的因素。结果220例术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6.8
目的联合运用多个指标建立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再出血(AUGIRB)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老年(年龄≥65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道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1例)和无再出血组(130例)。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AUGIRB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UGIRB独立预测指标,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对AUGIRB的预测能力,确定最佳截断值,计算
目的评估影响不同亚型肝衰竭结局预判指标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2例乙型肝炎(乙肝)和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各亚型的相关病因,并比较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肝衰竭的疗效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
目的探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技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联合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mapping)对缺血性心肌病变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急性心力衰竭(心衰)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24例患者,使用3.0T飞利浦Ingenia核磁,在明确诊断AMI后于平均(9±4)d内行CMR检查,作为首诊参照,并于3个月后及6个月后的慢性心肌梗死(CMI)期各行一次CMR复查;并选取同一时段性别、年龄匹配的2
目的通过分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疾病构成及转归情况,为建立重症患者数据库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32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科时间、入科途径、诊断、入科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转归等信息。结果3249例患者平均年龄(61.99±18.29)岁,以60~74岁年轻老年组占比最多(34.01%);男性(1800例)多于女性(1449例);以1月份收治患者最多(119例),3月份最少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并复习文献。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例急诊诊断为NPE患者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起病急,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双肺可闻及明显的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WBC)均不同程度升高(11~22)×109/L,降钙素原(PCT)正常或轻度升高,痰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氧合指数均
热射病是一种由热刺激引起、发展快速、对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危重疾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损,病死率较高。此外,约30%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系统的后遗症,如神经系统。目前早期迅速降温为热射病治疗的核心。因此,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与工程师合作,针对野外以及院内救治的特点,研发了一种热射病降温组件,以实现在野外和院内早期迅速降温及有效的目标温度管理(TTM)。降温组件由降温毯、降温帽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均由温变面料制成。降温毯包括背衬层、缓冲层、柔性导热囊体、温变组件、固定部件、温度传感器。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凝血功能障碍贯穿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与脓毒症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一种以DNA为骨架、镶有多种蛋白质组分的三维网状结构,其过度产生可激活凝血系统,抑制抗凝系统,抵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导致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SIC)发生。目前,有关SIC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抗凝策略。针对NETs及其组分的干预和抗血小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继发于脓毒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幸存者可能存在长期认知缺陷。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对脑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SAE的发生发展中,肠道菌群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等机制改善认知功能。胞葬作用(efferocytosis)作为体内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可减轻炎症反应,在脓毒症中具有器官保护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某些代谢产物增强胞葬作用。因此,胞葬作用是肠道菌群影响SAE的又一潜在机制。本文就肠道菌群、胞葬以及S
新生儿肺损伤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新生儿肺发育不成熟,处于囊泡和肺泡期,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损害。在临床上,新生儿肺损伤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肺顺应性下降等。近年来,新生儿救治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新生儿肺损伤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的一种状态。新生儿从羊水环境过渡到空气中后,在出生后最初几周内氧化应激相对较高,而在不利因素的刺激下,会进一步加重氧化应激损伤。褪黑素作为人体重要的抗氧化因子,参与了许多至关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