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灯火耀金杞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下的杞县县城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城镇乡村璨若星河的灯火,显露出勃勃生机。建国以来,杞县电力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抚杞县电力六十年来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以弱转强的沧桑巨变,追巡杞县电力六十年发展之路,令杞县电力建设决策者感慨万千。
  
  峥嵘岁月创业路
  
  建国前,新华烟厂由开封搬迁到杞县县城,自配发电机,杞县开始有了工厂。1951年4月,杞县人民政府从武汉购进一台750瓦日本产小型柴油发电机供广播宣传使用。1955年国营杞县火力发电厂建成,仅有一台92千瓦蒸汽机组,5公里低压线路,主要供县城市政照明。上世纪60年代罗寨、金村、唐寨三座水电站建成及西关、于镇荆岗35千伏变电站建成,在全县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81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的杞县110千伏变电站拉开了杞县电网翻天覆地变化的序幕,一台2000千伏安的主变引出的10千伏直供工业线路,保证了城区供电。随后苏木、平城、付集等乡镇35千伏变电站相继建成。1991年1月裴村店35千伏变电站建成,2台主变容量6300千伏安、4条10千伏线路110公里,为杞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多年来,电力职工的辛勤汗水,换来了电网的日益强大,同时换来了近十年来杞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4.5%的高速发展。
  
  电网改造立新功
  
  进入新世纪后,杞县跨入了高速发展时期。1998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开封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1595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工程,涉及498个行政村253000户。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了充足的电力,各种家用电器普及率越来越高。目前全县拥有220变电站1座,110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总容量达9000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17条长达150.576公里,变电站之间实现了双回路供电;10千伏线路64条,2116公里,配变容量270419千伏安。21个乡镇546个行政村1063个自然村通电率100%。从“半夜电”、“忽闪电”到“安全电”、“舒心电”,从“户户通电”到“农田机井通电”,弹指间已过60年。从此,杞县农民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民谣里的美好生活。
  新中国建立60年来,杞县的电网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过去的肩扛手抬,到现在的机械化施工;电力部门也由小柴油发电发展到现在的国家中二型企业;从两改一同价,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供电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当然也和全体职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由于默默奉献,成绩昭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杞县供电局局长牛兴代表全省10万电力职工赴北京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10月16日上午,他在接受《河南电力报》记者专访时激动地说:“在天安门和祖国一起过生日很幸福,代表咱农电职工参加观礼真自豪啊!”
  
  展望未来前景锦绣
  
  进入2009年以来,杞县供电局职工又取得了抗旱保电、迎峰度夏、抗击6.3风雨灾害、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国庆保电等一场又一场重大战斗的胜利。通过深入开展“百问百查”、“责任铸金牌”、“安全百日赛”等一系列活动,全局连续安全生产达6442天。面对金融危机冲击等严峻的经济形势,杞县供电局转变经营理念,以“创建服务型企业,把服务作为生存发展之本,以服务营销留住和吸引客户”为经营理念,对供电辖区内的大工业、非普工业、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类客户的用电需求逐一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加大线损管理力度,对线损管理人员严格考核,重奖重惩。今年1~9月,该局已完成供电量27878.5696万千瓦时,同比增幅达21.76%,综合线损率8.34%。由于成绩突出,杞县供电局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公司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同时连续4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60年沧桑巨变,写就今日杞县电业华丽篇章。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杞电人决心以此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重塑新形象,让电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璀璨的灯火永耀金杞。
其他文献
近期记者赴著名枣乡内黄县采访有关大枣生产问题,可一走进这个昔日黄泛区的地方,却满眼皆绿,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于是进行了深入采访,谈到平原绿化、建设生态县问题,被访群众一致称,县林业局功不可没。    近年来,内黄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强力推进林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6.4%,
期刊
今年以来,商水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农业生产大丰收,农村经济呈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力以赴降旱魔,夏粮再创新高    今年,商水县小麦种植面积120万亩。播种后的4个月内没有出现有效降雨,干旱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历史罕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浇麦工作,全县日均出动劳
期刊
近年来,随着民权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业产品商品化及农民市场观念的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以安平为局长的县农业局的积极引导下,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已组建起“能人或大户牵头型”、“龙头企业牵头型”、“村集体组织牵头型”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29个,成员出资总额2141.4万元;种植
期刊
我准备到上海出差,回家取身份证订机票,正碰上父母斗气。父亲坐在书房里发呆,见我回来,有些怯怯地跟我搭腔:“你是一个人出差吗?要不,我跟你一起出去一趟。”  我有些意外,但还是同意了父亲的要求。  到上海后,我办事很顺利,提早回来,带父亲去吃海鲜几杯酒下肚,父亲脸上有些红润,话开始多了起来。他谈起了年轻时候的事。  我索性说:“爸,谈谈你年轻时情感方面的事吧。”  父亲没有迟疑,咂了一口酒,谈起他的
期刊
尉氏县企业养老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进了城乡养老保险工作,让养老保险盛开精神文明之花。  优化服务设施,改善文明创建环境  为加大服务环境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该局投资兴建了养老保险服务大厅和养老保险档案室,实现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方便了参保企业单位和职工。构建局域办公网络,推动办公自动化进程。对全县23000多名参保企业职工、7000多名离退休人员资料实
期刊
高中语文新教材已施用多年了,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教师丰富的语文素养和高超的艺术修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是研究
期刊
辉煌的2009年即将过去,充满期待和希望的2010年就要到来。年末岁首,抚今追昔,感慨颇多。回顾那忙碌而充实的过去的一年,365个日日夜夜,鞭策与动力常在,收获和希翼并存。喜迎新年,我们代表本刊编辑部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农村·农民·农民》(A版)杂志发展的全国广大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对《农村·农业·农民》(A版)来说,2009年是收获颇丰的
期刊
5年前,沐浴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春风,河南省农信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扬帆启航,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这短短的5年里,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式的重生。一串串骄人的数字,记录下清晰的发展轨迹:  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社资产总额达4439亿元,各项存款达3271亿元,是5年前的2.25倍,各项贷款2343亿元,是5年前的2.01倍。自2005年以来,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5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108
期刊
近日,林州市凤宝钢铁公司、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定角实业总公司三家企业入围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50强。在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50强放榜之日,三家公司的总经理齐聚林州市科技局以表谢意,他们纷纷表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林州市科技局这几年的积极扶持是分不开的。  林州市科技局孙存周局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林州市科技局紧紧围绕林州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双进”目标的科技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开展“科技创
期刊
当前,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既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息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信阳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为重点,紧抓“六城联创”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