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学语言政策管窥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纳米比亚复杂的语言环境使得学校语言政策的制定一直极具争议。在基础教育领域,纳米比亚的语言政策由南非殖民时期的殖民语言(阿非利加语)主宰,到独立后英语占主导地位逐步向英语为主兼顾注重母语发展的双语制转变。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具有巩固英语地位、普及母语、语言课程占课时比例较高等特征,坚持小学低段使用母语教学及复兴本土语言是纳米比亚制定语言政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纳米比亚基础教育;语言政策;双语制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1990年3月21日取得独立,是世界上较晚独立的国家之一。纳米比亚民族众多,语言环境复杂。全国分为为13个省。奥希科托省(Oshikoto)、奥沙纳省(Oshana)、奥穆萨蒂省(Omusadi)和奥汉圭纳省(Ohangwena)是北部的四个主要省份,占全国总人口的60%,这4个省有统一的语言——恩顿加语(Oshivambo)。在北部四个省份小学1至3年级统一使用恩顿加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他的9个省,没有统一的语言,语言情况相当复杂。尤其是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由于多种族混居,其语言政策更加难以统一执行。
  一、教育语言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一)独立之初的语言政策
  纳米比亚政府在独立后十年内所制定的学校语言政策较之殖民统治时期最大的变化在于保证了英语作为小学4年级及以后教育阶段的教学语言。语言政策都坚持:(1)小学1至3年级使用母语教学,自4年级起开始使用英语教学;(2)国家逐步提高对母语的重视,并且注重对语言教师进行专业培训;(3)在各项语言政策中,自小学4年级开始,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地位从未被动摇。尽管政策规定在小学低段使用母语教学,所有语言享有平等的地位,但是纳米比亚全国范围内语言政策的执行并不一致,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没有接受母语教学的机会,很多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1~12年级)没有开设母语课程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进入21世纪后的学校语言政策
  《纳米比亚学校语言政策(讨论稿)》强调提高母语在启蒙教育阶段(1~3年级)的作用及在之后的基础教育阶段继续开设母语课程,要求学校为学生接受中等教育打好英语基础,学校从1年级开始开设的语言课程不得低于两门,英语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
  二、学校语言政策发展的特征
  (一)英语在纳米比亚的教育中享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独立之初西南非洲人民政府就决定将英语选为国家的官方语言,最主要的原因是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同时,从公平的角度考虑,由于纳米比亚语种众多,很难从中选出一种语言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另外,因为阿非利加语是一种殖民语言,新的国家领导阶层有意识地抵制继续使用殖民语言,即便是在1990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用英语说、读、写的情况下,国家领导阶层仍相信英语具有团结的力量,可以促进民族融合、统一及文化理解。
  (二)逐渐提高母语的地位
  独立之前纳米比亚学校中的教学语言为阿非利加语,独立后纳米比亚政府立即规定小学1至3年级使用母语教学,且开设母语课程。随后的学校语言政策皆规定小学低段采用母语教学,纳米比亚相关教育部门及学者也加大了对母语课程的开发力度,教育工作者不断编制以母语为载体的教材,教育语言政策的制定以保护和复兴纳米比亚语言为宗旨。
  (三)语言课程占基础教育课时的比例较高
  纳米比亚基础教育课程中,1至10年级的语言、数学与科学占据了总课程一半以上的课时比例,其中语言课程的比例高于数学和科学课程的比例。在1996年《正规基础教育课程方针(试行)》政策中小学1至3年级仅语言与数学科目的比例已高于60%,4至10年级语言、数学与科学三门学科占总课时的比例分别是:4年级66.4%,5至7年级65%,8至10年级61.8%。
  (四)注重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独立之初纳米比亚在短时间内以英语取代了阿非利加语的教学语言地位,这一突然的转变给学校和师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于英语能力不够的师生而言,克服语言问题极为困难,这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强的挫败感,学校中的校纪校规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纳米比亚在制定新的语言政策时强调要对语言教师提供在职和职前培训,提高语言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总结
  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纳米比亚本土语言既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就消极影响而言,以科伊语系为例,140年前南部非洲约有150多种科伊语言被使用,但今天仍被使用的语言不足1/3。许多非洲本土语言在教育系统中不断被边缘化。少数语言群体主动舍弃自己的母语,转而学习、使用多数人使用的语言。
  母语教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概念的形成以及读写算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提高对母语的使用不仅应当通过教育政策中的语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同时还要提高母语和本土语言在全国的地位,这是纳米比亚基础教育语言政策制定的另一重要原则。对纳米比亚而言,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努力营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制定正确的语言政策。
  参考文献:
  贺文萍.南非对纳米比亚政策的演变[J].西南非洲(双月刊),1990,(01).
其他文献
卡托普利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肯定的降压和纠正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作用。作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扩张性心肌病21例,治疗后心肌贮备功能均得到改善,现报道如下。1临床
摘 要:本文以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测量实训项目开发为例,介绍了课程开发的背景,并分别分析了学校和企业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关键词:项目驱动;企业案例;项目开发  一、开发背景  工程测量是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胜任设计和施工单位测量工作的核心专业技术,是培养合格测绘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学生要具备工作需要的相应职业技能,关键在于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因此实训质量和实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学生的质量。  
教学档案的真实、完备源于系统、规范的教务管理信息,因此探讨教学信息管理的途径与措施,明确其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是加强独立院校教学档案建设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独立院校教学
摘 要:解决数学问题总是离不开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方法。猜想作为一种数学思维和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调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媒介作用    数学猜想是依据已知的事实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对研究的数学问题进行观察、类比、归纳实验,做出一种预测性的判断。每一个数学理论的建立都是先猜想然后在验证得到结论。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现实猜想能力,符合中
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索精神。教师要依据“大气环保”教学内容的特点,以“问题解决”为教学出发点,通过教学策略,使学生达到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有信息量大、内容涵盖面广、注重全员参与的特点,也是有趣、实践性很强的内容。笔者经过实践体会到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时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应付未来的挑战.在以变革、创新为生存方式的今天,不是你想不想变,而是朝哪个方向变、怎么变的问题,是如何以较少的投入从变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