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插画中商业性和艺术性的互动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插画也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蜕变着。如今,插画已全面应用于儿童书籍、动画、玩具、电脑游戏及广告、设计、时装、广播媒体和互联网等。可见商业插画的市场需求范围之广。在许多情况下,商业插画甚至比照片更具吸引力,更具青睐性。
  在全球创意产业的影响下,国内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插画设计者,他们在保有个人作品风格的提前下为各大品牌服务。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拓宽了插画的应用范围,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优秀的商业设计是带有艺术性的,优秀的艺术必定也会与商业融合,“商业”我们把它简单的理解为一种生活需求,“艺术”我们把它简单的理解为一句有温度的问候或一幅能让你感动的画面,现实与梦想终究要汇集在一个点,两者是可以融合的,也必定是成功路上不可缺乏的方向标、平衡杆,如果把两者相互对立起来,反而会容易使人忘记了初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相辅相成、它们是互惠互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关键词】:商业滋养艺术;艺术填补商业
  一、关于插画
  商业插画的概念
  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的商业买卖行为,即为商业插画。
  商业插画和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绘画作品在没有被个人或机构收藏之前,可以无限制的在各种媒体上刊载或展示,作者得到很小比例的费用。而商业插画只能为一个商品或客户服务,一旦支付费用,作者便放弃了作品的所有权,而相应得到比例较大的报酬,这和艺术绘画被收藏或拍卖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
  二、商业插画中商业性和艺术性的互动关系
  2.1插画艺术给商业注入文化内涵
  2.1.1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愈来愈多的商家乐意和插画艺术家合作推广自己的品牌,是因为商业插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插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在思维、色彩应用上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性。比如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日本著名插画艺术家村上隆,其向阳花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告多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其画作让人过目不忘。他同奢侈品牌lv的合作,为lv设计了一整套视觉形象系统,让樱花包成为经典。同样的,中国艺术家岳敏君也是如此,把艺术做成产业,再用商业推广自己。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为他们实现了深度的多向艺术品是精神产品,不仅具有价值,还具有使用价值。
  2.1.2插画艺术成功融入商业市场
  首先艺术商业化,指的便是艺术的流通。其中包括艺术品流通,艺术家流通,艺术观念流通和艺术机构活动流通。艺术品在流通过程中,必定会增加其受众量,这也就为它本身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18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逐渐商业化,从海顿到莫扎特等作品,大部分都是当时各大音乐厅和各种组织的私人委约作品。正是这样,才使音乐成为一种平民化的娱乐活动,使无数乐谱流通和传承,避免了将音乐家的作品陷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艺术虽然承载着人类文明最辉煌的一面,但它本身并不能作为物质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因此艺术家也需要融入商业社会,混得基本的口粮才能维持创作。
  此外,艺术同商业的融合,让普通人通过商业化的艺术接触到当代艺术,也是拉近大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的最佳方式。商业为艺术和大众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以美国艺术家Kurt Perschke的作品为例。他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安放一个15英尺的红球,每个特定的位置只持续一天,成为“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街头艺术品”。受到众多媒体的报道和艺术机构的关注。它的存在不但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一抹丰富的色彩,也为相应团体和艺术家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谈到艺术和商业的问题,还有个无法忽略的人就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20世纪50年代,他敏锐地感知到了当时美国消费社会的状态,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复制了如玛丽莲梦露和金宝罐头等商业形象,获得了巨大成功,开创了波普艺术的时代。在《沃霍尔的哲学》一书中,这样说道“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也是一种艺术、最赚钱的买卖是最佳的艺术。”
  2.2商业模式中插画艺术的发展
  2.2.1商业大环境成就了一些前沿工作室和插画家
  在商业经济发展迅速的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外涌现出大量前沿的工作室和插画家,他们和各大品牌合作,为其产品助力。另一方面,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辨识度,二者合作可谓双赢。正是有如此繁华之景象,插画师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以至于国内各大美术高校在近几年来开设了插画这一专业,由之前的插画师自我摸爬滚打开辟出领地换成了现在系统的探究和学习。相信在未来插画这一领域,将会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
  国内近几年来,优秀插画师的涌现,可以说其影响力扩大到全世界,其优秀的插画风格设计得到世界知名品牌的欣赏。例如,著名的插画家雷梦婷,13岁在中国第一批漫画杂志《少年漫画》上发表中篇连载《霉-2月14日的巧克力》,2009年起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女性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合作时尚插画漫画作品,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与法国著名品牌香奈儿(CHANEL)合作的插画艺术家。雷梦婷的作品涉略范围广泛,从光华璀璨的时尚插画到怪诞充满奇异想象力的艺术创作,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对新奇前卫事物的敏感,以及对自我内心探索的一种尝试,相信不远的将来,这样优秀的插画艺术家会出现更多,这样,他们可将更多中国本土特色元素融入插画设计中,更好地来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特色,使中国插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2.2商业插画的现状展望未来
  商业插画是一种智慧又独特的艺术,它是绘画与设计的完美结合。20世纪前50年是商业插画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有科技时代的发达传媒体系,报刊和杂志的插画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快摄影作品的势力越来越大,大有成为主角的可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摄影作品已完全取代插画,成为媒体主要的视觉元素,传统插画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但在这股主流之外,国外的插画作者早在1984年Macintosh苹果电脑问世伊始,便不遗余力地运用电脑发展出五花八门的插画流派。除此之外手绘与摄影作品、印刷、拼贴画的数码再处理技术这些都付与插画新的意义,使插画作品不仅仅只局限于一幅幅插图,而使之延伸到了网络、广告、CD封面甚至T恤上,插图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群体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的利器,原本属手工性质的插画依托电脑等新的媒介,反而成为IT时代最先锋的视觉表达艺术之一。
  2008年WTO保护期过后,我们的文化形态将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本土插画也是孤掌难鸣。更何况现在画插画的人少的可怜,成不了力量支柱,据我所知;港台和加拿大的插画师已经在沿海登陆了,再过几年,国外的大批艺术劳工会涌入国内来淘金,到时候我们能否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阵地呢?和国外相比,有以下几点不足和急待改善之处:
  1:文化和商业的转换太慢。
  2:社会认知度不够。
  3:没有后备人才储备。
  对于正在从事插画职业的青年来说,這是一个无比宽广的领域。 我想我们周围应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凭想象力工作,他们创造了这个美好的梦想世界,对他们来说旅行、交谈、阅读以及想象,是获得灵感的最好方式,而他们的作品也是美的,内心渴望与商业性最好的结合。
  三、总结
  总之,消费市场的繁荣将为插画师们提供广阔的职业空间和众多的商业机遇,插画的崛起,满足了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需求,相对于传统的插画来说,插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毕竟插画也是由传统绘画演变而来的,拥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较高的艺术修养的插画师,才能真正游刃于插画创作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 匿名;《商业插画:一个未来的职业》《新闻周刊》2003
  [2] 匿名:《商业插画:艺术与商业之子》《美术报》2008
  [3]匿名:《快乐而富有——商业插画师》《13CG插画家园》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音乐的。不管我们是不是经常聆听音乐,我们事实上都一直被各种形态的音乐包裹着。如果我们把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各种声音看作是音乐的源头,就不难发现这些声音在与我们的情感相互对映时所激发出来的灵感,不仅带动了我们对所有美好的声音进行提炼和编排,使之成为优美的旋律,而且我们还以之为路径,更深、更细地发现了我们内在世界的广阔,以及我们生命形态的多样。这些被提炼和编排的
期刊
【摘要】:Aaron Copland(阿伦·科普兰1900-1990),是美国钢琴家、现代音乐代表人之一、是20世纪美国作曲家的杰出代表、更是美国音乐新风格的奠基者。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著名标题钢琴音乐‘The cat and the mouse’(《猫和老鼠》)艺术特征及演奏进行分析。分别从科普兰的生平简介,科普兰音乐创作以及风格的阐述,以及对‘The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设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逐渐深化,现代设计在日常生活中,在民众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方面,在人们生存的生态条件以及社会条件里体现着愈发关键的功效。然而在这个时候,我国的设计在成长的进程里发生了很多问题,阻碍了设计的进一步成熟。所以,需参考那些已由设计成长所碰到的一系列难题里突围,同时找到适应时代进步需要的新途径的国家以及相应品牌的经验,而身为国际著名品牌的无印良品就是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艺术家,谈到艺术造型这几个字深着浅出,来淡一谈关于艺术的  造型。绘画称平面二维造型,雕塑称三维立体空间的造型。艺术造型又分为基础的造型,如静物、风景、人物,按更高层次分为写生创作造型,是艺术家艺术经验的积累,有创作主观的造型,也有客观的造型,一般来说从一幅习作和一幅创作作品中就能看出其艺术家的基本功和艺术造型能力。造型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位艺术家将来的成功与否,且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期刊
【摘要】:摩登舞竞赛作为竞赛审美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和其它艺术一样陶冶人的心灵,锻炼人的素质,磨练人的意志。1924年英国皇家教师学会和国际舞蹈教师协会及各国著名教师和专家将摩登舞中最优秀的舞姿、舞步、技法进行了同意和规范,统一了标准,规范了动作,成为了当时的摩登舞。慢慢的,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的摩登舞竞赛在各个国家举办开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举办,颁发各种各样的奖励。 
期刊
【摘要】: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在绘画基础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我们了解了色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之后,在作画过程中,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也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要提高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关键词】:色彩写生;色彩意识;整体观察;表现  引言  请注重引言的书写,引言应交待“要做什么
期刊
【摘要】: 在艺术创造的内容方面超现实主义是受到弗洛伊德影响的,超现实主义认为绘画作品是潜意识的表达。我们往往过多去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意识的特征而对潜意识的作用小觑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是反映艺术家在童年时期生活中的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对痛苦的描写,痛苦包括孤独烦恼以及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因此达利的美术作品表现出强烈的荒诞性以及社会趋向不稳定性。  【关键词】:潜意识;艺术创作;灵感
期刊
【摘要】:唢呐,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之一,其历史十分的悠久。除此之外,唢呐所演奏出的音乐,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十分受我国老百姓们的喜爱与追捧。唢呐曲的音乐内涵非常深厚,既有审美价值,又有研究意义,所以,本篇文章便從唢呐曲的创作环境以及创作基础入手,对唢呐曲创作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唢呐曲;创作;文化内涵;创作基础;情感表现;情感创作;竞技创作  一、唢呐与唢呐曲  唢呐,中
期刊
【摘要】: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形式之一,历史悠久,大家辈出,现代写意人物画是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延续, 本文从写意人物画的概念及分类入手,介绍了现代写意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如技巧不够成熟及创新性有待加强的问题,总结了现代写意人物画的技巧,如笔墨的训练及造型的训练,并对它的发展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写意人物画;发展趋势  中国画是在二千多年的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人物画即
期刊
【摘要】:中国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不但会受到母语影响,同时还会有英语的干扰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语、英语、汉语中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三者的异同点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比分析更系统、更有条理的开展德语学习,从而减少英汉语言因素对德语学习的不良干干扰作用,提高德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德语教学;德英汉;对比分析  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对比分析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将两种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