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急行为到战略行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解决了广大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在特殊时期的教学问题,但也暴露出长期以来在线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不足。围绕当前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办学目标,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应当围绕在线教学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教学资源建设、师生相关能力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关键词]在线教学;独立学院;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姜文锐(1974—),男,江西余江人,教育学硕士,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03 [收稿日期] 2020-09-30
  一、前言
  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事件对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高等学校,由于学生来源的广泛跨地域性,无法再以正常的集体生活和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方式运转,在线教学包括各种直播、录播以及慕课等诸多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登上学校教学的舞台中央,从以往或多或少的“边缘”地位成了主流。2020年上半年,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课程都以在线的方式完成了特殊情形下的教学任务。由于事发突然,大多数高校教学工作在这种大规模远程在线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难免缺乏足够的准备和系统的思考,更多表现为临时性的应急行为,还谈不上从标准角度和从相关理论高度进行的战略思考和研究。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线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
  二、独立学院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同时,各种在线教学技术和技术平台的开发应用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特别是今年,众多的课程平台和在线学习服务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1]。广大独立学院在通过各种多媒体和在线技术开展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而今年突如其来的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对我们以往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的一次全方位检验。这种紧急状态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在不得已的状态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非常时期的教学任务,避免了教学工作的“停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而且有些问题还是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为此,我们也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南京市进行了实证调研。
  (一)对在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教学环境的相对稳定,我们对在线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可以说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相关教育技术理论成果从未像今年一样得到如此大规模的实践检验。当校外各类机构如火如荼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商业性在线教学的时候,广大高校的在线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建几间多媒体和仿真教室、录几个教学视频的起步阶段,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平台到课程体系的开发、从教学管理模式到评价体系的更新都显得特别欠缺和滞后。
  (二)在線教学课程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不足
  现代互联网科技和教育技术的进步,必然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高等教育。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不是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在今年上半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当中,适宜的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一个大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4.62%的学生提出应当开发更多的针对性的教学资源,而不仅仅是将课堂教学的课件、资料简单地搬到网上。对于广大独立学院而言,除了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外,如何重构在线教学背景下的技能教学体系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教师的在线教学胜任力亟待提高
  以往的教师技能培训模式更多的是针对课堂教学场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大多仅仅涉及表层的东西。在我们传统的教师能力体系中,在线教学能力居于次要地位。广大教师全面驾驭在线教学的能力严重缺乏,很多在线教学的开展仅仅是“站着教的电视教学”[2]或网络化的课堂教学。今年,我们虽然保证了“停课不停学”,但也充分暴露出广大教师从意识到能力的全方位的在线教学胜任力不足的问题。
  (四)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有待培养
  调查还发现,有超过79.49%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在线学习能力亟待提高。当这种大规模在线教学成了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时候,由于缺少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现场指导和监督,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与学习互动,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今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也凸显了学生在面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时候的能力不足,特别是自觉地通过这种交互、灵活的方式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不足,通过网络有效获取、甄别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料的能力不足,利用在线方式学习互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不足。
  三、独立学院在线教育发展对策
  与其他类型大学不同的是,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不仅要重视各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各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独立学院在思考如何通过在线教学方式解决常规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面对如何解决各种实践技能环节的在线教学问题。
  独立学院不仅要考虑常规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协同与融合,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将众多实践课程搬到线上,如何将合作企业的教学实践通过在线平台实现网络协同,如何利用在线技术平台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独立学院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将在线教学的地位从边缘搬到舞台中央,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将在线教学从紧急状态下的临时行动转变为系统的战略行动。
  (一)加强适应专业和课程特点的在线课程规划和教学方案设计
  应急状态下的在线教学并不是基于系统的课程规划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的主动上线,更多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一个临时选择的在线教学平台的结合。由于缺乏系统思考和体系建设,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效果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即时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甚至可以说,这种情形下的在线教学效果靠的是教师的临场发挥。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在线教学的潜力,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独立学院应当从战略高度做好适应自身专业与课程特点的在线教学体系规划,针对具体的专业特点和要求甚至学生特点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此外,还有必要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大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优化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在常规时期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优势,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特殊时期能主动、灵活地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切换和结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连续性,更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力建设
  有学者对教师的“在线教学胜任力”和“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开展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教师的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结构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3]。从某种意义上讲,线上教学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胜任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均以课堂教学为背景,偶尔夹杂一些现代远程教学技术的技能培训也只是作为辅助。绝大多数教师未受过系统的在线教学或者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技能培训与学习,甚至可以说我们还没有系统的相关教育培训体系。此外,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过程灵活有效地获取、甄别学习资源,特别是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更是欠缺。由于在线教学背景下教师无法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得很多学生更是消极地躲到了屏幕后面,学生从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了陪衬,学生的参与程度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
  为了在将来能够大规模开展卓有成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我们不仅需要加强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和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发相关的技能培训体系,有组织、有规划地对师生迅速实现培训学习全覆盖。
  (三)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平台探索模拟和仿真教学
  在线教学缺少了课堂教学的现场感,缺少了教学活动参与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尤其是缺少了更多的非言语信息的交互,教学效果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可能没有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线教学和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紧密结合,也为全新的、参与度更高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可能,特别是深度沉浸式的网络交互技术,非常适合独立学院开展一些体验式的模拟实践教学。比如,过去经管类专业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基本上都是采用阅读 讨论的传统课堂方式,而通过交互式的在线教学,完全可以将商业培训情境中“沙盘模拟”等体验式的教学培训方式植入在线教学过程当中,带给学生完全不一样的更加逼真的经营场景体验。
  今年大规模在线教学所暴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线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这是我们将来系统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重点。当然,这不是将以前的课堂教学资源简单的数字化、影音化搬到线上,而是要紧跟现代网络数字技术,充分挖掘技术进步为教学进步带来的可能性,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重构教学资源。
  (四)构建科学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行动的指挥棒,一个好的评价体系是建设一流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今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虽然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基本目标,但是,我们对在线教学以及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还很不成熟,评价能力还很不足。一个适宜的、科学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显然不能直接套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未来我们应当从课程规划、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的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教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能力、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去系统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质量标准,使教学过程的所有参与者在行动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一个基本的要求之上实现个性化和创新超越。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沈忠华.我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科学2020(36)2:1-8.
  [2]崔允漷.要避免在线教学变成“站着教的电视教学”[N].江苏教育报,2020(006)04-03.
  [3]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07):7-15.
  Abstract: This year’s large-scale online teaching practice has solv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is special period, but also exposed our long-term deficiencies in online teach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nline teaching and the goal of running a school,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teaching model of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planning,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eacher-student related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round online teaching.
  Key words: online teaching; independent colleg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融合教育学生的学习障碍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面临自身因素和外部影响等多重挑战,在继续深造过程中需要翻越这一道屏障。该文基于调研视角,以高等融合教育中理工类课程的学习障碍为切入点,正视特殊学生内在因素和面临困难,调研分析了融合学生的学习障碍情况,并从教学的主要层面和辅助层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 融合教育;学习障碍;调研视角  [基金项目] 2017年
摘要: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则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踏板和平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根据学科特点构建了基于第二课堂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科技协会、“2 1”培养模式等途径,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第二课堂;模块化实践教学;应用型;科
摘要:高校博物馆依托高校地质特色专业建设,在科普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具体实现,并开展方法途径研究。使参观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启迪心灵,体会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  关键词:高校地质博物馆;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食品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和思考,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为该课程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
摘要:由于地震勘探系列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致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时间久易失去兴趣。所以以这一系列课程的问题为导向,引入PBL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为目的,为地球物理领域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  关键词:地震勘探;PBL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国内学者领域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1999—2018年发表学术论文为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功能绘制知识图谱,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失衡、研究主题之间传承性较弱和研究者对研究的持续性低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为了帮助人们分类扔垃圾,提高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该文作者设计了“音乐垃圾桶”,以此进一步促进城市垃圾分类。音乐垃圾桶分为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并用不同的色彩、播放不同的音乐来进行区分,且当人们投入垃圾后,还会发出“Good”的音乐。  [关键词] 音乐垃圾桶;垃圾分类;垃圾桶设计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810065035)  [作者简
摘要:形象宣传片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宣传的效果。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海南全球推介宣传片英文字幕进行赏析,以期为日后类似翻译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形象宣传片;字幕翻译;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001-02  一、引言  形象宣传片是国家或城市
摘要:针对来华留学生实施全英文授课改革不仅是外国语学校的一大特色,也是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Tourism Planning》课程中采用了全英文授课方式,并从教师队伍建设、讲义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校外基地建设及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实践证明,进行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改革能够适应留学生教育特殊性,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论文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22-02  实践教学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