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6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I期切除吻合42例,分期结肠癌切除吻合14例,Hartman手术1例,姑息性切除造瘘5例。I期切除吻合42例患者中,无l例发生吻合口瘘,切口感染4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0例在2~3个月后行Ⅱ期吻合术。术后随访40例,随访时间1~6年,3年生存率为37.5%(15/40),5年生存率为20.0%(8/40)。结论老年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常见,但误诊率较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积极防治并发症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
  结肠癌为消化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发生率约10%~30%[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梗阻性结肠癌发病率日益增多。为探讨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现对我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收治62例梗阻性结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收治结肠癌老年患者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62~87岁,平均71.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急性肠梗阻表现。X线腹部平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及气液平段,腹部CT检查肠管均扩张。癌灶部位:回盲部及升结肠14例,结肠肝曲6例,横结肠11例,降结肠12例,乙状结肠18例,直肠上段1例。Dukes分期:B期13例,C期47例,D期2例[2]。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18例。
  1.2手术方法术前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灌肠、中药治疗等处理,予以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控制伴随疾病后行急诊手术。入院至手术时间4~48 h。根据患者一般状况、结肠癌的侵犯程度以及术中探查梗阻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本组2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I期吻合,16例行左半结肠切除I期吻合,14例行左半结肠切除I期造瘘、Ⅱ期吻合,6例行横结肠切除I期吻合,1例直肠上段癌行Hartman手术。5例乙状结肠癌因肿瘤晚期,体质差,腹内合并广泛转移、粘连严重而行姑息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I期切除吻合42例,分期结肠癌切除吻合14例,Hartman手术1例,姑息性切除造瘘5例。I期切除吻合42例患者中,无l例发生吻合口瘘,切口感染4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0例在2~3个月后行Ⅱ期吻合术。术后随访40例,随访时间1~6年,3年生存率为37.5%(15/40),5年生存率为20.0%(8/40)。
  
  3讨论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生率约8%~29%[3]。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并发症。老年龄患者因常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合并症,就诊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理生理变化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临床病死率可高达67.8%[4]。本组伴有其他疾病者50例,占80.6%(50/62),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16例,占25.8%(16/62)。
  由于老年人反应性差,结肠癌早期临床表现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较难,因此易延误诊治。笔者认为,对于出现进行性腹胀、便秘,持续大便潜血阳性、大便习惯改变,或触及腹部肿物者,都应高度怀疑该病的可能,应做进一步相关检查以免漏诊、误诊,对不全性肠梗阻应及时进行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以便确诊,完全性肠梗阻如条件允许则应尽快行剖腹探查[1]。老年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应注重合并症的处理和手术时机的掌握。入院后应争取时间完成必要的检查,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仅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应在予以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的准备后早期施行手术[5]。
  梗阻性结肠癌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及切除癌肿。老年性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采取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I期吻合术。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传统手术处理方式有:I期根治性肠切除、I期或Ⅱ期吻合术及Hartman术;I期姑息性肿瘤切除,I期吻合或近端肠造口术;单纯造口或捷径手术。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梗阻部位、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I期手术。I期手术切除率高,有助于防止癌肿继续扩散或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分期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治疗费用高,术后护理较困难,肠造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组42例行I期切除吻合,14例分期结肠癌切除吻合,1例Hartman手术,5例姑息性切除造瘘。术后随访40例,3年生存率为37.5%,5年生存率为20.0%。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术前对老年梗阻性肠癌患者开展重要脏器储备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及恰当的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静.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附38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9):718.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9.
  [3]李小军.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882.
  [4]杨鹏鸣,结肠癌并急腹症的外科治疗.腹部外科杂志,2007,20(2):99.
  [5]定薇.结肠癌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42.
其他文献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es)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常需要用硬件快速精确地进行三角函数的计算,而坐标旋转算法(CORDIC, Cordinate Rotationa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是一种新型光纤放大器,这里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实现了脉冲泵浦方式下该型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了脉冲泵浦方式下,输入信号的动态响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目前解决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使用屏障膜隔离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使骨组织的再生功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技术中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在基础设施安全、生态环境监控、物流管理、智能交通控制以及工业和军事领域等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目的研究骨密度测定在早期诊断儿童晚发性佝偻病中的价值。方法对198名儿童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GBD-928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测定尺、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血钙、磷、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的有效地措施,提高内科门诊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 T细胞,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并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笔者所在医院 2006.12~2008.5共收治 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根与毗邻血管的不同解剖关系对伽玛刀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伽玛刀中心治疗原发性痛患者82例,依据MR定位影像显示三叉神经根与毗邻血管的不同解剖关系(无接触、可疑接触、明确接触、推移),评估对伽玛刀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依据BNI疼痛量表评分Ⅲ级以上70例,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