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裴敏欣(Minxin Pei),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1998年裴敏欣作为首位进入美国“政策圈”智库的华人学者,到卡内基主持中国项目。在加入卡内基基金会之前,1992年到1998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
裴敏欣主持了包括针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政治经济改革、公民社会的发展及法制建设等多项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出版了大量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发表在《外交政策》、《外交事务》、《国家利益》、《现代中国》、《中国季刊》和《民主杂志》等期刊上。他同时为《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亚洲华尔街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各大报刊撰写评论。
裴敏欣认为,1978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快的30年。持续经济高速增长,基本没有大起大落,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他充分肯定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他认为,眼下世界上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国际社会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在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金融海啸所暴露出的全球金融严重的安全问题、世界防止核扩散问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和维持等问题中,中国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裴敏欣认为中美的所有矛盾还不至于发展成全面对抗,同时中美之间的合作也不可能就使中美成为一种盟友的关系甚至于朋友的关系。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稳定,同时有所发展变化。在过去,中美摩擦大多是由于具体的事件。现在,中美之间很少有具体的导火线,相反,结构性矛盾凸现,即中国崛起与美国霸主心态之间的矛盾。中美目前的核心问题是战略互信的问题。他认为,关于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3种原因:一种是中美确实有利益上的矛盾,比如世界石油、天燃气的供应毕竟是有限的,中国的石油需求增加;第二个原因是误解,就是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有一种误判;第三是敌意,部分美国人就是不希望中国好。比如美国国防部某些人或者一些极右派对中国抱有敌意。裴敏欣认为,对于第三个原因,没有办法解决。针对前两个原因,第一是进行利益上的调整,必要的话要相互之间进行妥协。另外一个是增信释疑,双方把话都讲通了,并不是有意跟对方过不去。这两个方面是可以做的。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未来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相互摩擦不能影响到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好不坏,非敌非友,使基本稳定的局面能够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持有美国2万亿美元国债,美元债券价格的下跌以及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账面损失很可能将至少达到数百亿美元,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持沉默的态度。裴敏欣认为中国保持极度低调的态度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如果中国警告美国可能债务违约并由此惊吓金融市场,中国受到的伤害将更大。对中国来说,找到摆脱2万亿美元困局的出路更有意义。他认为,让人民币更加快速地升值显然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可能更好的办法就是给每名中国公民发1000美元美国国债(他称之为“和谐社会特别红利”)并让他们自行决定如何消费。这样将把金融风险从中国政府转移至中国人民,同时增加老百姓的财富和消费。
展望未来中国的30年,裴敏欣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维持高增长最重要资源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5年最多10年之间消失。劳动成本的增加,医疗、失业等保险费用的增加,将给未来30年的改革开放增加巨大压力。
(李勤)
裴敏欣主持了包括针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政治经济改革、公民社会的发展及法制建设等多项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出版了大量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发表在《外交政策》、《外交事务》、《国家利益》、《现代中国》、《中国季刊》和《民主杂志》等期刊上。他同时为《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亚洲华尔街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各大报刊撰写评论。
裴敏欣认为,1978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快的30年。持续经济高速增长,基本没有大起大落,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他充分肯定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他认为,眼下世界上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国际社会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在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金融海啸所暴露出的全球金融严重的安全问题、世界防止核扩散问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和维持等问题中,中国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裴敏欣认为中美的所有矛盾还不至于发展成全面对抗,同时中美之间的合作也不可能就使中美成为一种盟友的关系甚至于朋友的关系。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稳定,同时有所发展变化。在过去,中美摩擦大多是由于具体的事件。现在,中美之间很少有具体的导火线,相反,结构性矛盾凸现,即中国崛起与美国霸主心态之间的矛盾。中美目前的核心问题是战略互信的问题。他认为,关于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3种原因:一种是中美确实有利益上的矛盾,比如世界石油、天燃气的供应毕竟是有限的,中国的石油需求增加;第二个原因是误解,就是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有一种误判;第三是敌意,部分美国人就是不希望中国好。比如美国国防部某些人或者一些极右派对中国抱有敌意。裴敏欣认为,对于第三个原因,没有办法解决。针对前两个原因,第一是进行利益上的调整,必要的话要相互之间进行妥协。另外一个是增信释疑,双方把话都讲通了,并不是有意跟对方过不去。这两个方面是可以做的。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未来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相互摩擦不能影响到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好不坏,非敌非友,使基本稳定的局面能够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持有美国2万亿美元国债,美元债券价格的下跌以及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账面损失很可能将至少达到数百亿美元,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持沉默的态度。裴敏欣认为中国保持极度低调的态度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如果中国警告美国可能债务违约并由此惊吓金融市场,中国受到的伤害将更大。对中国来说,找到摆脱2万亿美元困局的出路更有意义。他认为,让人民币更加快速地升值显然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可能更好的办法就是给每名中国公民发1000美元美国国债(他称之为“和谐社会特别红利”)并让他们自行决定如何消费。这样将把金融风险从中国政府转移至中国人民,同时增加老百姓的财富和消费。
展望未来中国的30年,裴敏欣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维持高增长最重要资源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5年最多10年之间消失。劳动成本的增加,医疗、失业等保险费用的增加,将给未来30年的改革开放增加巨大压力。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