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作为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以及韵律,经过上千的文化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古诗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文化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阅读能力
  教育学家尹建莉老师说过: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采,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古诗的学习和诵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对于青少年优秀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提醒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星,是我国特色文化的一个象征。诗词文学博大精深,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让小学生学习古诗、热爱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明白人生道理,吸收民族智慧。本文将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弊病和如何有效进行小学古诗教学。
  一、诗歌教学中的弊病
  诗歌语言的特点是精炼,即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深刻的内容。由于这一原因,使许多教师在教学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时,把教学过程变成了对诗歌内容的翻译过程。这样一来,就使诗歌本身的形象性、情感性、整体性,以及诗歌的韵味完全在这翻译的过程中被肢解得无影无踪了。我们且不说这种教法是否尊重了诗歌本身的特点,我们只问,这种教法能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吗?经验告诉我们,忽视规律必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如果我們把诗歌自身的特点看成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结构的话,那么,这种忽视诗歌自身特点的教学,能否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不也就昭然若揭了吗?
  忽视诗歌教学的规律不仅不能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而且还会给诗歌教学带来危害。这种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浮,深不进去;一种是“死”,活不起来。“浮”主要是指浮在诗歌表面,对诗歌的深层意蕴、韵味、特色、风格等不能理解,教学只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死”主要是指教学诗歌不得法,凡诗歌都用翻译、解释的方式来教学,不能按照诗歌的特点来教,不懂得诗歌教学的规律,以至于使诗歌教学陷入死胡同,教学活不起来。两种现象看似不同,实则一致,就是教师诗歌阅读素养不高,教学不得法,教学效率低。
  二、诗歌教学的可行方法
  (一)用心感悟,大声诵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诗歌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篇目,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生通过学习和吟咏,既能领会诗中意境美又能提升自我文化品位。而在诗歌教学中,朗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韵律美和节奏美是古诗极富魅力的审美特点,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必要渠道。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意、读出感悟。吟诵是按照一定节奏、韵律和腔调,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典诗歌的一种读书方法,是人们进行诗歌创作、鉴赏和传播的有效的传统方式。吟诵要依字行腔,根据一定的节奏进行,也要在吟诵时赋予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古诗词教学中,吟诵还要博采朗诵、歌唱等艺术形式之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吟诵效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做出朗读示范,自身的榜样作用感染学生,让学生重视朗读;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朗读、背诵,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其节奏和韵律,感悟古诗的内涵。
  三、开发想象,情景教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认识规律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提出的,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对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很有帮助。因此,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情景教学,把具体鲜明的形象展示给学生是学生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获得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着想象力,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提高想象力。古诗作为一种简洁、篇幅短小且充满意境的文学体裁,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意境后去联想去补充去创造,将寥寥数字通过自己的联想进行补充,构建出一幅古诗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通过联想达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孔令敏.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5(7).
  [2]  陶丽艳.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王秋月.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D].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教学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人们普遍都认识到体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都非常关注体育教学。初中的学生普遍都喜欢体育课,对各种体育竞赛的喜爱程度更高,因此利用体育竞赛来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效果非常好,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非常高。在初中教育阶段,体育竞赛是学生普遍喜欢参与的一项集体活动,因此利用体育竞赛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体育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紧张、复杂化,无形中造成人的身心健康有了很大的问题。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抗挫力,心理承受力日显突出,使许多人心理变得扭曲、变态、不正常,产生精神障碍、抑郁、躁逛、神经质等,如马加爵杀人案、清华北大生投毒案、因不给玩手机或父母说几句就跳楼自杀事件层出不尽,再次引起国家对人健康心理问题的重视,很多人忽视了生命意义的可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自古以来流传的传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幼儿园教育对国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孩子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将传统文化扎根于心中,有机地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十分有必要让中华传说走进幼儿园阅读教育。本文是我结合自身多年幼儿园教学经验进行的有关中华传说在幼儿园阅
期刊
摘 要:经典诵读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重视经典诵读就是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经典诵读更好的实施在教学中是我们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文化传承方式之一就是经典诵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所在,体会文化传承的精髓,文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优质高效的课堂导入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促使其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导入;启思;激趣;优质教学  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导入也不会相同,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热点时政导入。  热点时政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
期刊
摘 要: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历史教师与其给学生学习的压力,不如创设合理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真正喜欢上历史,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享受历史,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让学生享受历史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就成为空谈了。针对以上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并创设与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合理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情况等,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均得到了一定發展,较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比较在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自私欲较强、不合群、缺乏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缺乏责任感及感恩的心、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较差等诸多不良心理问题,不少教师和学校注重以团体拓展活动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团体拓展活动对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团体拓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中小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纵观当
期刊
摘 要:论述类文本阅读既要考虑阅读时间,又要考虑准确率;既要通过多做题来提高阅读速度,又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来提高答题准确率。看清楚问题;勾勾画画、圈圈点点;高度关注某些词可以迅速把握问题之关键;看清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划分全文层次。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时间;准确率;答题技巧  在这个教育改革风生水起的时代,许多名家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温儒敏说:“解决他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初中教育的目标从“育智”为主转变为“育人”“育德”“育美”“育智”全面发展,主张培养德行兼备的学生,体育教育亦是如此。实践证明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促进教学的发展。但传统教育模式下情感教育渗透不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体育教育情感缺失现状出发,提出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方案。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