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模块式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的设计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现有的阀门执行机构存在的维修困难、适应范围窄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动和液压驱动的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通过将其模块化、标准化,解决了现有执行机构存在的维修困难问题,拓宽了其使用场合,为阀门执行机构增添了新的成员。
  关键词:阀门;执行机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1-0001-01
  1 概 述
  阀门是石化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执行机构检关系到增强阀门执行机构的工作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阀门的执行机构是指利用液体缸、气缸、电机或其它的装置驱动阀门的机械机构。阀门执行机构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石油管道运输和调节的安全。阀门执行机构的功能性和方便维修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国内正在使用的各种电动执行机构普遍存在设备庞大,结构匹配不合理,控制精度较低,安全性不好,缺乏完善的故障处理和报警等装置,不能很好的实现人机对话,难于现场标定和维修等缺陷,不利于阀门产品的更新和换代,己不能跟上工业发展的需要。
  模块化和标准化是解决维修困难的一种比较有用的方法,根据此现状和该方法,我们设计了一款气液模块式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旨在解决现有阀门执行机构维修困难、驱动方式相对单一等缺陷。
  2 气液模块式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的设计
  2.1 总体结构设计
  本文主要设计开发一种气液模块式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主要是通过气动或者液压驱动的阀门执行机构,通过气动和液动相组合可以组成多种形式,从而实现阀门的单动作和双动作,其主要由箱体、泄放阀、轴承、调节螺柱、拨叉、弹簧缸、弹簧、拉杆、弹簧座、液压缸、液压活塞、隔板、O型圈、气缸、端盖等组成。
  气动(液动)驱动装置设置有开、关限位装置,可以实现驱动装置形成80 ?觷~100 ?觷范围内的调节。该执行机构的驱动装置由各种模块组成,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模块达到所需要形式的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来尽快维修,具有维修起来方便、功能种类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执行机构结构复杂,能耗大。对于工作介质来说,气动头适用于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液动头适用于黏度不大于40 CST的液压油,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应使用低温液压油。
  产品可作为球阀、蝶阀、旋塞阀、风阀等90 ?觷回转阀门的自动驱动装置,可广泛适用于化工、食品及饮料、冶金、海洋平台、制药、能源、石油天然气、造纸及纺织等行业。
  气液双动模块式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 气液模块式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单作用和双作用进
  出气口
  单动作型气动执行器手动装置为侧面手轮装置,通过转动手轮将弹簧缸中的梯形螺杆旋进/旋出操作阀门,顺时针转动手轮阀门关闭,逆时针转动手轮阀门打开。双动作型气动头手动装置有蜗轮蜗杆手动装置,安装在气动头和阀门之间,也有液压手动装置。
  单作用气动和双动作气动或液压驱动执行器进出气口(进出油口)示意图,如图2(a)(b)(c)(d)所示。
  3 模块化结构的设计
  根据阀门执行机构的特点,将该种阀门执行机构分解为三大部分。
  ①可以在气缸、液压或双动作液压手动模块、带开度限位装置气缸模块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②连接箱体部分。
  ③在封盖、弹簧模块、带液压手动装置弹簧模块、气缸模块、液动或双动作液压手、齿轮手动装置等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可以组成气动或者液压实现单动作、双动作的阀门执行机构,由各种模块组成,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模块达到所需要形式的驱动装置。
  具有维修方便、功能齐全等优点,同时假如在工作过程中某个部件出现了故障,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达到快速维修的目的。
  4 结 语
  阀门是石化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执行机构检关系到增强阀门执行机构的工作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阀门的执行机构是指利用液体缸、气缸、电机或其它的装置驱动阀门的机械机构。阀门执行机构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石油管道运输和调节的安全。阀门执行机构的功能性和方便维修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本文设计了一种气液模块式单双动作阀门执行机构,一定程度上将执行机构分解,解决了现有执行机构的功能单一和维修困难,为阀门驱动执行机构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成员。该产品的设计符合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具有优质、高效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赵凯,李占平,关友兵.智能电液阀门执行机构控制器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5).
  [2] 钟悦.石油管道阀门的气动执行机构的分析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5).
  [3] 肖玄,赵宏林,王珏.水下阀门执行机构同轴并联双弹簧优化设计[J].石油矿场机械,2014,(3).
其他文献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生动实践,对于中医药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但如何通过外语教育提升中医药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其研究亟待发展.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分析后疫情时代中医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与中医药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亟待夯实、对外交流的意识和自信心有待提升、缺乏实践跨文化能力的契机.提出中医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确立培养目标、构建培养框架、搭建多样化的跨文化实践平台.并对今后深入研究的视角提出建议.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NRDS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氧合功能、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pH值、动脉血氧分
中药五味之辛味与温里药的主要功效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辛味具有行、散的作用特点,与温里药温热之性相合,共同发挥着温里散寒、温助阳气、温经止痛等作用.根据中药药性理论,结合历代本草学专著对相关内容的记载,以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结果和中医临床实践,探析辛味之于温里药的作用内涵主要表现在温里散寒、活血化瘀、温中行气、温经止痛、温助阳气及行助药势等方面.温里药之辛味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与之相关的药理作用则主要表现为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抗腹泻、抗炎、镇痛、增强机体产热、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心输出量、促进糖脂代谢、抑
目的 评价虚拟仿真技术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PubMed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2篇为类实验性研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基础
姚春海教授认为局限性硬皮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脉络瘀阻”贯穿本病的始终;治疗上分急性进展期、硬化期及萎缩期三期论治;同时将皮损辨证与全身辨证结合,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采用膏方辨证内服并引入火针外治,将整体和局部治疗有机结合,重视治络,形成独特的理、法、方、药,在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较好疗效.
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目前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课程模式单一、中医经典课程重视不够、缺少融合贯通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基于此本课题根据中医经典课程的课程特点和研究生的学情,探索和实践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课程中的运用,力图改善中医经典教学的相对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Seminar教学模式有效融入中医经典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和整合、深化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目的 观察分指握力球运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常规干预+分指握力球.记录两组脱机时间,评估两组患者约束舒适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进行评估],统计两组不良事件[手腕约束处红肿、手腕约束处皮肤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脱机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约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初次剖宫产产妇手术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接受初次剖宫产手术产妇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建立微信群随访;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出院后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血肿、切口疝等)发生率、术后6个月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分及护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为方便门诊疑难病患者诊疗,创新性地开展包括网络(官网、微信、支付宝)、诊间、现场、电话预约在内的多种预约会诊方式.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开设同定的多学科整合门诊、设置专职护士、进行工作量统计和监管、加大预约会诊宣传等,保障多学科预约诊疗的顺利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预约会诊服务的开展,在提高医生、患者预约会诊便捷性和积极性,提高会诊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成效显著,得到了专家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建设“两性一度”的一流本科课程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持续性的重大工作.以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制订符合口腔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教学目标,整合重塑教学模块,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组建优质教学队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化全课程评价方式,从多方面探索与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