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菌群失调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BALB/C小鼠6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每天卡那霉素50 mg插管灌胃,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连续10 d,所有小鼠均于灌胃后10 d处死,取盲肠内容物,做肠道正常菌群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免疫和造血功能指标的测定。

结果

(1)实验组小鼠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巨噬细胞吞噬率、酯酶染色阳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较对照组少(P<0.01);脾脏重量较对照组轻(P<0.01)。(3)实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含量、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P<0.01)。(4)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溶血空斑数、巨噬细胞吞噬率、酯酶染色阳性的T淋巴细胞数、IL-2含量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中IL-3、GM-CSF含量呈正相关(P<0.01)。IL-2与IL-3、GM-CSF呈正相关(P<0.01)。

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降低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降低机体造血功能;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造血功能减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故应重视微生态平衡减少菌群失调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我们的工作,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模式接受护理,制订标准的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通过2001年1月~2003年6月在46例股骨头置换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血流储备 (CFR)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UAP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探讨胎儿正常肢体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显示切面,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正常结构的认识.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将胎儿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 2 3例LADA、2 1例 2型糖尿病 (T2D
目的 探讨鼾症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DCVD)的影响和对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 对 4 5 2例老年鼾症患者与 4 5 2例非鼾症老人进行队列研究 ,采用彩色多普勒
目的 :对国人枢椎侧弓进行应用解剖学测量 ,为临床行侧弓螺钉植入提供依据 .方法 :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 5 7例干燥枢椎 .结果 :左 /右侧弓前部 (前弓 )内倾角 (上面观 )α
背景:糖尿病患者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效果较差,有研究表明与椎间盘组织中有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及其水平的变化有关,但真正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测定糖尿病大鼠椎间盘组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电压门控性Na+、K+、Ca2+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胸段和上腰段的DRG,在32~34℃下,用胶原酶、胰蛋白酶孵育60~90min后获取急性分离的DRG细胞.以-70mV为钳制电压,间隔10mV逐步递增测试电压至0mV,膜片钳全细胞记录DRG细胞的Na+、K+、Ca2+电流.纯氧驱动七氟醚溶解于培养液,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对细胞膜Na+、K+、
目的 探讨人核糖体小亚基蛋白(RPS)24剪接变异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剪接位点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60例胃癌和7例胃溃疡标本中RPS24剪接变异体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所有的胃癌和胃溃疡标本中均出现RPS24a mRNA表达;而RPS24c mRNA在胃癌组织表达率为96.7%,癌旁正常黏膜为11.7%;并
目的 评价自体和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难治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1998年12月~2000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活动期巨大性、复发性、双头性翼状胬肉共41例46眼随机组合,选择能够提供自体角膜缘的31例36眼,不适宜提供自体角膜缘而采用异体角膜缘的10例10眼分为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组及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组,对两组术后移植片的愈合经过、免疫排斥经过、术后胬肉复发等进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