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现实主义作品《马丁·伊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人公死亡原因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采用“美国梦”幻灭来解读马丁的死因:由于爱情和创作理想破灭使他逐渐看清了社会的真实面目,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后导致其梦想的幻灭。
  关键词: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美国梦 空虚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现实主义始于19世纪50年代法国,受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美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是指从1865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它比欧洲的现实主义晚了近半个世纪。这期间由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资本积累,美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商业社会转变,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现实主义作家区别于浪漫主义作家在于他们注重通过作品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主张真实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美国这段时间见证了其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其文学精神。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马克·吐温、威廉·豪威尔斯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已经开始在不同时期显露出其自然主义痕迹。自然主义是另一种哲学途径的现实主义,它源于现实主义,但自然主义是继乡土文学后另外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大多都受到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左拉认为,“自然主义小说不过是对自然,世间种种存在和事物的一种调查研究,作家不需要去想象一段惊险故事,把它复杂化,并以戏剧手段来进行安排,继而把它引向一个结局;而只需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抽取出一群人或一个人的故事,忠实地记录其行为即可。”他还认为文学在研究人物、情感、人和社会的种种因素时,应该像物理学家研究惰性物体,心理学家研究活的机体时一样。他还提倡反映下层社会的痛苦和贫困,抵制那种不疼不痒地揭示人生现实意义的做法,主张更直接、更彻底地反映客观事物,即展示下层阶级的生活。
  二 作品简介
  在所有的美国作家中,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 -1916)
  是一位把美国自然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创作独具特色,真实感人。其作品特点是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加任何修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他的作品中,《马丁·伊登》被认为是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因为小说主人公马丁的遭遇从许多方面来讲都是伦敦个人奋斗史的真实写照:其中马丁的工人阶级出身,他对自学成材的狂热追求都是伦敦的自身经历。在这部作品中,自传性质是《马丁·伊登》的一大写作特色。伦敦通过这部作品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全部感受都融入到了主人公身上。这部作品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文明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同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通人如果想要有所作为是难以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的这种现实,从而深刻、尖锐地批判了美国社会物欲横流和唯利是图的社会习气,在本质上鞭打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世态炎凉的现实。
  《马丁·伊登》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出身贫贱的水手马丁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结识了摩斯一家,到摩斯家的初次拜访后,他便爱上了娇柔美丽的资产阶级小姐罗丝。马丁是一个举止粗鲁、缺乏教养,出身于社会底层的水手,在他眼里和心里,摩斯一家就代表着他一心向往的文明社会,他认为那里的人都具有纯洁而高尚的思想,在他看来,罗丝小姐则是美丽与智慧的理想化身。他一心想要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跻身于上层社会当中,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地爬上了上层社会。然而就在梦想成真之时,马丁却投海自杀了……。故事读到这里,我们几乎很难理解马丁选择自杀的理由,既然他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一般人都会认为他会一路走下去,一直飞黄腾达下去,不会去自杀的。然而如果我们来探索一下马丁梦想的孕育、奋斗历程、寻梦经历,现实的残酷以及梦想破灭的整个过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选择自杀的原因了。
  马丁本是一个出身贫贱的水手,但他却有着要跻身上层社会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却源于他对罗丝小姐的爱慕。在整个故事中,正是由于他们第一次的相识,马丁完全被这位美丽的上层社会小姐所吸引,也正是在罗丝小姐的温文尔雅与自己的粗俗无知的对比之下,才使他萌发了要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梦想。因此,马丁为了实现梦想,为了罗丝小姐,他开始“介入”上层社会,开始写作。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路途中,他经历了无数的辛酸苦辣,忍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和无法忍受的痛苦,他幻想着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梦想。但现实却远非他想象的那般简单,他甚至还不知道在这样一个资产阶级的社会里,抱着天真的幻想独自奋斗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然而,最令他感到失望的是他千心万苦写出的稿子屡次地被退回。他的作品不被社会所接纳,没人能够理解他的作品,就连罗丝小姐自己也对其作品带有偏见。她甚至认为马丁的作品根本无法与自己所熟知的上层社会的优雅文字相提并论。这使得马丁认识到,罗丝始终无法摆脱社会环境对她造成的偏见。最后,当他处于极度困难的境遇、正需要她的帮助时,她却离开了,并断绝了与他的一切往来。此时的马丁倍受失恋折磨,却仍在坚持奋斗。然而就在他终于获得成功之时,罗丝却又突然出现并要求与之言归于好,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地爱过她。通过下面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罗丝虚伪的本质:
  “谁也不知道我到这来,”罗丝说,“你以为我母亲会允许我来找你么?”
  “她允许你嫁给我,这是没问题的。”
  “马丁,别这么狠心啊。”
  “如今大家看得起的是我身外的东西,是我的名声和金钱,你也是为了这个吧!”
  “你明知道我是爱你才来找你的……”
  这段对话使马丁彻底看清了罗丝的真面目,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爱的只是他心中理想化的罗丝,而那个“完美的”罗丝小姐现在已经展示了一个虚伪、庸俗不堪的资产阶级小姐形象,并且具备了资产阶级小姐的所有缺点。他开始对她彻底地失望并感到憎恨!   爱情和梦想的破灭使马丁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另一面。随着与上层社会人的接触,他越来越发现上层社会的人们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文雅、有风度、相反,却都是些满身铜臭、极端自私、无比虚伪的市侩们。他们整天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然而恰恰就是这些人在掌握着出版事业,对于像马丁这样力图反映社会真实生活的作品却根本得不到他们的重视。当他认识到上层社会的虚伪后,马丁感到自己被彻底地欺骗了,此时的他心灰意冷,他的创作梦想也逐渐地破灭了。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使马丁一夜成名。由于作品的发表,其名声大噪,也使马丁飞黄腾达。往日对他冷漠的人们此时此刻都对他笑脸相迎,被请之事更是络绎不绝。曾经离开、并断绝来往的罗丝也来请求马丁的原谅,希望可以重修旧好……。马丁成名后,他并不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满足,相反他却感到吃惊:昔日对他冷漠的人现在都在巴结他,奉承他。他吃惊于人们态度变化的如此之快。他知道,人们对他的笑脸相迎、对他的趋炎附势并不是因为人们真正欣赏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的名声和金钱。人们这些虚伪的本质使马丁深刻地认识到,上层社会就是一个以物质生活为中心、以金钱为尺度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社会,那里到处都是拥有丑恶嘴脸的势利者,那里并不存在自己所向往的纯洁且高尚的思想,为此马丁感到了绝望。至此,马丁的梦想彻底幻灭了,由爱情开始的梦想的破灭再到创作梦想的破灭,一步一步使他看清了上层社会的虚伪与黑暗,他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于是他选择了投海自杀。
  三 社会意义
  作品中马丁的悲剧是由两方面导致的:一方面是他性格的缺陷所致,另一方面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马丁·伊
  登》这部作品发表于1909年,那时的美国在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后,随着美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经济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但在这一时期,有些巧于经营者开始兴旺发达,他们促使美国人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人们曾相信,只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成功的机遇。于是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奋斗者便屡见不鲜,特别是来自下层社会的青年们。为了摆脱底层贫贱卑微的社会地位,他们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结果多数都是因自身价值难以实现而苦闷、消沉、堕落甚至是自杀,从而上演了一幕幕“美国梦”幻灭的悲剧。
  《马丁·伊登》正是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的作品。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马丁最初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从社会的底层爬到了上层社会,而正当他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的同时,他也发现了自己一心追求的所谓“美国梦”竟是如此的虚幻。不仅如此,“美国梦”的实现使他与社会日渐疏离,使他不仅在上层社会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且就连想回到从前的阶层中也是不可能了。由此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价值和对梦想的追求,因此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最后,他选择了放弃,投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马丁这种自我毁灭的悲剧正是他梦想破灭后的选择,也是“美国梦”幻灭的结果。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最有影响的作品,一则因为它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提供了人们认识、研究他的宝贵材料;二则由于该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它标志着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本世纪初的重要发展。
  人们不得不承认《马丁·伊登》丰富的思想内容。首先它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出身低贱作家的艰难奋斗道路,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一个正直作家的坎坷命运;其次,小说对资产阶级的“体面”人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无情的嘲讽。小说告诉人们:真正的野蛮人并不是马丁和他所属的阶级,而恰恰是那些自诩为文明人的罗丝小姐和她的父母摩斯夫妇等。此外,小说对个人主义也作了一定的批判。马丁为了赢得罗丝的爱情竟可以不顾一切:他离开自己的阶级和朋友,到头来却发现只是南柯一梦。他后来的悔恨、落寞、空虚、孤独和自杀,实际上都是对其个人主义的怀疑和否定。但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对个人主义进行鞭挞时,也流露出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的矛盾态度。小说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善于通过人物行动去揭示人物性格这两点,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四 结语
  《马丁·伊登》这部作品表现出当时的“美国梦”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亡的。它既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又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现状。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出美国资产阶级社会当时是多么的虚伪,在这种社会的影响下,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梦想都破灭了,由此,产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在读这种作品时,不要单看作品本身,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对于外国文化,不要盲目地去追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王军:《美国文学思想新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王军:《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杰克·伦敦,孙法理译:《马丁·伊登》,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4] 漆以凯:《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5] 白雪:《超越生命的选择——论马丁·伊登之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3期。
  [6] 罗德·霍顿:《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毛信德:《美国二十世纪文坛之魂》,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
  李凤荣,女,1963—,吉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刘勃含,性别,1985—,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对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叙述艺术进行探讨,研究这部作品为什么把故事的时间打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作者的这种叙述形式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及表达主题最贴切的方式,时空混乱的背后隐藏着严密的秩序。  关键词:混乱 秩序 写作手法 结构安排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喧哗与骚动》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
期刊
摘要 《雨王汉德森》是美国犹太作家贝娄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尤金·汉德森因不满足富裕而无聊的生活而离家去非洲寻找精神归宿。在经历了火烧丛林、炸坍水库和担任瓦利利族的雨王等一系列的疯狂举动之后,汉德森终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是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品在显示贝娄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同时,又用细腻、夸张而传神的语言描写了汉德森这个“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体现了贝娄不同凡响的语言功力。  关
期刊
摘要 《黛西之歌》作为辛西娅·沃格的第一部获奖作品,其成功离不开作者精湛的叙述手法及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学诗性品质的追求与独特表达。本文拟围绕以主人公黛西为中心的两组叙述人物方阵,探讨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塑造,揭示儿童文学的独特诗性指向。  关键词:《黛西之歌》 叙事人物方阵 儿童文学诗性指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辛
期刊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一部现代主义的成长小说。一直以来,都深受评论家的关注。本文试图以成长小说中“螺旋上升的双线型路线”的理论,通过小说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莫雷尔太太、米丽亚姆及克莱拉)的不同感情纠葛,对小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进行解读。  关键词:成长 保罗 莫雷尔太太 米丽亚姆 克莱拉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随着各国文学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新思潮的迈进,后现代主义文学逐渐成为越来越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不仅集荒诞和真实于一身,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通俗色彩,其作品《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等都是在虚幻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中表达出现实世界的最真本质。本文以村上春树的文学定位为基础,分别从其作品中人物的隐喻特点、情节的悲剧性冲突和内容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尤其是早期作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写作题材,表达下层人民的日常琐事及其欢愉、痛苦、焦虑、渴望等心理情感;注重对主人公心境的解释,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张扬人物对大自然的热爱,集成“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升华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追求人物丰满真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早期作品 浪漫主义
期刊
摘要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作《安提戈涅》中的文学形象,同时也是一个希腊人的典范。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安》剧向读者展示的是剧中女主人公深藏在“叛逆”之下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安提戈涅的独特性表现在她基于女性认识的情感选择和张扬,即一种对人类至真至纯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消解了父权制中对女性的制约,动摇了男权统治,她的执拗行为和赴死之路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人不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平家物语》中儒教用语“仁义礼智信忠孝”的统计和用例分析,考察儒教思想在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儒教思想除“行为规范”外,还被运用于平重盛这一忠于皇室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以隐喻“体制批判”的意蕴。同时,作品并未使用儒教用语来塑造武士形象、表达武士精神。  关键词:《平家物语》 儒教用语 行为规范 体制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儒教思想自奈良时代
期刊
摘要 东野圭吾在《分身》中塑造了多位性格特征鲜明的女性角色,其中小林志保和下条小姐更是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特性。小林志保追求自己的理想,认为怀孕与育儿妨碍了女性社会地位平等,然而天生的母性让她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一直追求的梦想;下条小姐的语言中充斥着女性主义,她认为新女性必须追求自己的事业、必须有自己的理想,但同时她也肯定了母性的存在。东野圭吾在《分身》中描述的这一女性主义与母性并存的观念
期刊
摘要 《哀失明》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十四行诗的经典之作,诗歌描写了诗人刚刚失明时对未来的彷徨和痛苦的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的冲突和矛盾,表明诗人希望从黑暗冲出光明的决心。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欣赏功能来发现诗歌里蕴含的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义美,以此揭示其“喻世”功能。  关键词:《哀失明》 弥尔顿 功能文体学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