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o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这门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需要教师注重该课程教学。结合现阶段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可知,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不断發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就是站在多个方向和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想象,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课程学习上都有积累相关的经验。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有利于其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站在不同方面看待问题,并解决此问题,进而提高其学习效果。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二、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则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引导。因发散性思维需要立足在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去设想,进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逆向方式进行思考。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函数的单调性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可逆性进行解题。如: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且f(1-a)+f(1-a2)<0,求a的取值范围。在解这个题目过程中,应用奇函数和减函数定义的可逆性则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思考时,要不断强调逆向思考。这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逆向思维。
  (二)在多种形式训练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结合实际能够发现,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忽视对课本例题的挖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认为课本中的例题较为简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具有作用。但是事实上,课本中的相关例题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数学题目,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其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多种方式,即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对学生进行一题多变训练中,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征以及现有教材所带有的深度,来设计出相应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材例题变式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将例题中的条件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此能够将原先的题目转换为新的题型。当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即:已知B、C是两个固定点,|BC|=6,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针对此题目,教师则可将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变式,具体有以下三个:一是,已知B(-3,0)、C(3,0),且|AC|、|BC|、|AB|成等差数列,求点A的轨迹方程;二是,在△ABC中,B(-3,0)、C(3,0),且sinB-sinC=2sinA,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三是,在△ABC中,B(-3,0)、C(3,0),且AB、AC的斜率之积为1,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通过这种例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开展数学教学。
  1.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
  对于多向思维,其在发散性思维形式上较为典型。主要是在问题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因多向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断转换,进而帮助其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在多个角度上进行分析。
  2.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将学生已经具备的思路以反向形式进行思考,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先的定向思维,产生新的想法。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借助声音和图像等手段,激发其形象思维,进而扩展想象空间,促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问题产生新的直觉判断。
  结语
  综上所述,发散性思维属于多向且求异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在选择教学方式上,教师可根据上述内容选择,如: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方式。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式的应用,显著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明.高二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现状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王亚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水莉莉,周霞.高中生数学发散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40-141+169
  [4]黎雪珍.浅淡初中数学发散思维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18):261
其他文献
【摘 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主要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让小学生乐意学数学。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年龄较小,小学生往往在学习数学时出现抵触心理。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教育教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TKA治疗的3 126例患者。按照BMI分为低体质量组(
2004年初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奥古曼胶合板(Okoume Plywood)反倾销调查立案,该案中只有五家中国胶合板企业提出应诉。调查于2004年8月23日初裁,2004年11月2日作出终裁;商务部驻比
利用高等数学的导数与微分,分析旋切过程中工作后角αw在不同装刀高度h下的变化规律.当h=0或h>-a时,αw随着木段直径的减小而变小;当h=-a时,αw不随木段直径的变化而改变;当h<-
通过对广西林产工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林产工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就着力建设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加快发展林浆纸业产业,稳步发展人造板和家具
【摘 要】数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式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数学合作式教学进行了探析,并结合自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如何高效率的学习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优势互补,解决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本位”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指导情景教学有效实施的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情景
【摘 要】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炼的书面语言或符号在读物的空白处作注释、写评语,留标记,记录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联想、感悟、对文本内容,形式作评价与赏析,突出重点,启发思维,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批注式阅读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理念,它倡导自主学习,突出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注重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它强调多边对话,有利于启迪智慧,涵养心灵。笔者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指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性教育成为了重要的主题,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体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教授,而现在的新课改则指出了能力的重要性,倡导教师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