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与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研究项目TF10工作简介及启示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0年9月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为了实现MDGs, 联合国设立了千年项目(The Millennium Project),分析实现MDGs的政策选择,提出实施措施的设想.中国正式参加了其中的第十个研究组(科学技术和创新研究组,TF10).本文详细介绍TF10的工作,并简要说明了其对中国科技政策研究及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日本技术创新体系以大企业的自付主义为特征,但是随着技术创新相关国际竞争的激化以及研发内容的复杂化、高级化,推进研发外部合作的动向日益广泛。在这种研发网络的形成中,研发
科研评价以科研表象为基础.在提高研究系统的表象质量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与这些研究系统迥异的接收系统为指标赋予意义.由于决策影响到所要探究的系统,这种结构产生的张力正在
为深化认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路径,培养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由中国科学学与
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从不可分整体的客观存在是整体科学复兴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存在是整体科学复兴的文化基础,现代科学遇到的瓶颈将为整体科学的复兴开启大门三
文章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提出了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处理重大关系的“五个统筹”,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详细讨论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选择。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
本文主要辨析了科学与哲学的微妙关系.从有关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各种观点、哲学史与科学史、哲学家的科学情节以及科学与哲学统一于我们的生活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从而得出
从HPS到CSSK的转变,在分析和解释科学知识的认知规范性方面出现了困境,皮克林和劳斯的理论有助于说明其中的一些困境.为达到此目标,文中首先分析了从HPS到CSSK的转变;接着考
通过着重对科学的科学的'真正认识'的讨论,既回答了何谓真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又反证了科学统一体的总体构成.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是进入新世纪全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对我国的科学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向科学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贯彻"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