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匠精神”怎么传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 录片《寿司之神》里,年近90的小野二郎对着镜头说出的那句“我们不在乎钱,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寿司”,让许多人泪流满面。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业,时代的巨轮已经驶入另一番天地,而古老年岁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至今还活跃在一些国家的肌体里,为这些国家的国民性格打上“工匠精神”的标签。
  现象级的“工匠精神”出现在特定的国度,除了匠人本身的执着坚守,还因为有文化、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催化。就像花草,离开适合的空气、土壤、水分和营养,就无法茁壮生长。
  日本:世代相传的“职人文化”
  旅日学者徐静波曾经发表过这样一通议论:“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店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而生下的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那就是‘没出息’。必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才能体现家族的兴旺与荣耀。也正因为这一种思想的作怪,爷爷绝对不会要求孙子来继承家业,而孙子也很少看得起爷爷的这一份手艺。‘继承家业’往往被理解成‘继承官业’‘继承富业’,而不是继承技艺。”
  流传至今的建筑、丝织品以及古玩器具,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之精湛高超。然而,作为工艺载体的工匠,却在士农工商的观念体系下,居于较低的段位。匠人的职业粗俗而肮脏,任何一个精英都会尽量避免这一工作。
  “奇技淫巧”向来为士人所不齿,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因醉心木工而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作者宋应星对于传播匠艺可谓热心之至。但即使是他,也坚持认为只有士人的心智才能领会到那些蕴含在“物”与“事”当中的高端知识,再奇巧的匠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没有头脑考虑的。
  东邻日本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早在日本战国时期,大名和将军从来不觉得做手工是“下品”,相反非常醉心于客串“职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在达官显贵们的带动下,“职人文化”蔚然成风。直到今天,日本电视台还经常播放介绍“职人”的节目。
  只要坚守一门手艺、不断追求精益求精,“职人”也会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丝毫不亚于成为所谓的富贵之人。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子承父业显得非常自然,“下里巴人”的家族技艺也有机会在后辈手里流传,甚至发扬光大。“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两个儿子,就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家族技艺传承时间最长的,当属日本的金刚组。公元578年,专营建筑的金刚组正式成立。一千多年来,每个时代总有溢价高的行业出现,金刚组却始终坚持初心,抵制住了种种诱惑。金刚组第四十代首领金刚正和说:“我们公司生存这么久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坚持最最基本的业务才是生存之道。”
  今天,日本经营上百年的企业有超过2万家,他们大多都像金刚组一样,坚持只做最基本的业务。这些百年企业多属家族企业,它们又是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实现技艺的世代传承?
  秘密就藏在日本一句古语里,“铸就百年老铺基础的是三代之中有一养子”。“养子”就是女婿,如果儿子们不争气,能干的女婿一样可以接班。松下集团第二代掌门松下正治原名平田正治,就是松下幸之助的女婿。
  瑞士:甘愿当学徒的人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中国自古将步入仕途作为职业首选,今天的国考热、公考热就是传统择业观的体现。中国还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脑力劳动似乎就比体力劳动更尊贵。因此,即使不考公务员,医生、律师、金融、科研都是万千学子和家长所追求的职业高地,而考上好大学接受“精英”教育,才有可能进入这些“精英”领域。
  可见“工匠”的职业,不管是在现代中国还是古代中国,都不怎么受人待见。即使一些技术工人的收入比所谓的“劳心者”更高,大多数人也会以工作“不体面”为由,拒绝成为所谓的“蓝领”。要让全社会形成“八级木匠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的职业认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比之下,瑞士人的教育选择就非常有趣,比起考取名牌大学,他们对职业技校更加情有独钟。三分之二的瑞士学生初中毕业就选择了职业教育,上大学的仅有三分之一。
  瑞士实行企业与学校结合的“双轨制”职业教育,由企业充当“志愿者”,提供学徒岗位。每周三四天在企业当学徒,剩下一两天回学校,政府承担就读职业学校的全部费用,学徒的工作岗位每月还有700到1300瑞郎(相当于4600元到8500元人民币)的薪水,足够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
  在很多国家,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失败者,但在瑞士,接受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拿高薪水、受人尊重。瑞士的学徒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欢迎。
  “大部分创新源自车间,而非教室。瑞士学徒比其他国家的学徒手艺要高三个级别。而且,他们似乎天生就重视质量问题。”ABB集团总裁霍根这样评价。
  今天,“工匠精神”成了中国国内的一个热词,许多人都在强调开办职业学校、培养“工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工匠”的培养还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工匠”不可能大富大贵,磨砺技术需要长时间枯燥、重复的练习。在今天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即便受过最好的职业教育,也无法从学徒升级成为优秀的“工匠”。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和瑞士相似,德国也注重学徒的培养,区别在于企业接收学徒在德国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义务。德国政府与各企业、工会签订协议,要求每拥有15名工人,就必须招收1名学徒。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在19世纪末初步成型。在此期间,“德国制造”完成了从被英国人贬低的“山寨货”向高品质代名词的逆袭。如果说制造业的竞争就是技工的竞争,那么德国技工身上所具有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就是德国制造业过去一百年成功的钥匙。
  德国的技师非常注重质量,质量不仅是产品的生命,还是他们的职业生命。如果一个技师出现两次以上的错误,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如果因为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而被解雇,今后将很难再在行业内找到新的工作。此外,德国的工匠们不相信“物美价廉”。他们追求用最好的技术打造最好的产品,往往售价很高,处于行业顶端。
  德国“工匠精神”在中小企业的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德国向来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将其视作经济的支柱。许多并不知名的德国中小企业,通过长期耕耘成为国际市场的“隐形冠军”。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办公用品中的订书机,论质量都是世界第一。德国人经常说:“我家的公司是第几代了,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能做的产品,别人做不出来。”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也绝没有“假公司”。
  提起德国人,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严谨”。德国人的厨房就像实验室,食材和调料都要进行准确的称量。公交车站的站牌上不仅标有首尾班次时间,还写明了一天之中所有班次的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几点几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分享过一个体现德国人严谨性格的小故事。他的朋友胡同学在德国开车时,发现油表指针已接近“油箱空”的红线,按照他在美国的经验,即使到了红线也还能开个二十几里地,没想到车子路上就熄火了。检修时,胡同学认为车子有问题,指着油表告诉技师:“为啥油表指针刚滑到红线,车就熄火了?”那名德国技师听得一头雾水,困惑地说:“空了就是空了,我们德国车的油表设计准确,空了怎么还会有油剩下来呢?”
  丁学良总结道,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扎根于此,这是制作最精密设备的根本,也是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保障。
其他文献
摘 要:大数据环境促使情报信息变得日益复杂,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技智库情报信息共享体系,对为科研与政府决策提供优质且便捷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智库的现实需求,首先,从智库类别与演化过程、科技智库的基础职能与地位等方面对科技智库的内容进行了解析;其次,结合国内外科技智库发展现状,典型科技智库建设情况以及科技智库信息共享内容和模式,指明我国科技智库情报信息共享体系现存问题及机遇,并
文章基于知识产权双重属性(具象技术资源属性和抽象权利属性)和创新活动范畴(单次创新活动和创新循环系统)的理论认识,探究知识产权对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以期为知识产权政策优化、评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100份知识产权政策文本的分析挖掘,提取和凝练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用来保障、促进知识产权经济价值、技术价值、信息价值的实现,进而促进创新环境搭建、创新主体培育、
摘 要:面对新文科建设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主动进行服务创新来回应数智时代新文科建设的呼唤,承担起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新使命。文章梳理了学科服务到学科数据服务的发展演进过程,并依据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大数据+小数据”的学科数据服务模式,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文章认为,数智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要树立大数据思维理念,根据新文科建设需求重塑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学科数据服务,全面提高学
文章针对科技查新增加协作人员的服务模式存在人力和财力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科技查新人机协作服务模式,以期为查新咨询中心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文章介绍科技查新人机协作的技术基础,分析科技查新人机协作服务的优势,提出参与型、分工型、颠覆型三种科技查新人机协作服务模式,并探讨科技查新人机协作服务模式的实施方案及实施条件。
基于DSSCMM提出数据主权安全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方法和过程,评估后针对我国数据主权安全能力成熟度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构建并运用边际取样法确定有效样本,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关键过程域的能力维度权重,构建并运用样本赋分法计算能力维度分,进而确定关键过程域分和数据主权安全能力分。数据本地存储、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域外管辖的能力成熟度都达到充分级,但数据域外管辖的能力成熟度实际上靠近必要级,我国数据主权安全能力成熟度达到充分级。进一步提升我国数据主权安全能力成熟度,宜从数据域外管辖的“文化教育”和数据本地存储、
摘 要: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综合国力紧密相关,当前数据主权面临多重风险,如何保障数据主权安全、抵御主权安全风险成为国家发展亟待回答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数据全生命周期视角综合厘定数据主权在生成与存储、跨境流转、利用与服务、外部环境四层维度的风险,明晰数据主权现实保障需求与关键问题。在风险明晰的基础上,充分调研针对以上四层维度风险的国际数据主权治理实践,发现在实践中通常将数据生成与存储、跨境流转风险两维
基层环保部门纪检监察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应向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学习,打好“组合拳”,突出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在抓制抓规、抓细抓小、抓重抓头上狠下功夫,在系统治理中落实监督责任。  在抓制抓规上落实监督责任。制度规定是落实监督责任的法制依据和约束保障。在系统治理中落实监督责任,第一记重拳应首先落在建立完善一套系统、全面、管用的制度机制上。制定有效管用的制度规定,切实扎紧制度规定的“笼子”。二
期刊
文章通过梳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效果,认为条例落地实施效果总体较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力量重要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同时,文章针对部分区、镇政府执法意识不高、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滞后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家以及各地方图书馆立法实施提供参考。
編者按:数智化时代下,数据逐渐成为生产要素与战略性资源,国家主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领土、领海、货币等范畴,伴随网络空间开拓和战略资源的拓展,数据主权应运而生,作用于重塑国家权力体系,影响着国际竞争焦点,各国围绕数据主权相关的数据管理权和控制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均在数字空间之中谋求数据资源治理的话语权,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数据主权安全,推动自身数据权益最大化。  我国充分重视并推进数据主权安全治理,自201
摘 要:文章基于用户视角揭示了科研人员的个性化推荐需求,构建了个性化推荐需求层次模型。丰富了用户视角下个性化推荐研究,为知识服务平台更具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推荐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实现个性化推荐算法与用户视角下个性化推荐研究的融合提供了参考。研究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22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访谈,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个性化推荐需求包括内容需求、交互功能需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