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病例的抑郁、焦虑程度,提升治疗依从率。
  【关键词】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抑郁症伴焦虑
  【中图分类号】R7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21-02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且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症的常见精神科病种[1],近年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抑郁症发病率亦呈现增长趋势,因抑郁症所致的自伤、自杀、他伤事件等不良结局形成了严重的家庭社会问题[2]。部分抑郁症者还同时伴存焦虑症状,对双症并存者的生活质量负效应影响显著而深远[3]。抑郁症伴焦虑的慢病属性,决定了其住院用药控制后还需面临长期的院外疾控挑战,精神问题的复杂性使该类患者的院外疾控依从性不容乐观。延续护理是维护与推进慢病群体疾控依从性的关键举措[4],而延续护理的见效度又与其具体输出形式密切相关[5],孙洁[6]、阴毅[7]等研究者指出,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在解决护理对象院外疾控疑难问题及提升院外疾控依从性方面优势明显。对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女21例,男24例,年龄在(44.23±10.87)岁;病程在(21.84±4.97)个月;文化程度:初高中、大专及以上者分别为22例和23例;首发、复发者分别为34例和11例。试验组中女22例,男23例,年龄在 (44.57±10.62)岁,病程在(21.95±4.88)个月;文化程度:初高中、大专及以上者分别为23例和22例;首发、复发者分别为35例和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层次、性别、首发/复发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抑郁症伴焦虑确诊标准;初中以上文化背景;认知沟通理解能力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并存脑部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病种;文盲;药物、酒精依赖史。
  1.2 方法
  两组住院期用药方案相同,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包括抑郁症伴焦虑病因与危害性、危险因素与复发防范等,指导家属协助监督患者治疗行为,留下联系方式,出院后由责任护理人员每月行电话沟通式延续护理一次,内容含用药与饮食、复诊与生活起居等情況,了解并予以健康管理指导。
  试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2.1 远程延续护理输出载体
  包括微信与电话两种载体。(1)电话:责任护士在每月一次定时电话沟通的基础上,于出院时将应急咨询电话号码告知患方,嘱患者及家属于紧急状态下主动拔打此电话寻求专业支持。(2)微信:出院时责任护士协助患方扫码加入本研究专用微信群,将疾病相关知识制作为多媒体电子课件发布于微信群中供护理对象下载学习;要求患方记录健康日记并以周为单位通过微信好友进行上传,记录内容包括用药、饮食、生活起居、复诊等行为活动,责任护士查看后指出不正确或落实不到位的健康管理行为,给出正确指导与促落实建议,严查有无自行停药、自行更改药量频次的行为并给予针对性扭转;鼓励护理对象在微信群中就不适症状及疑难疾控点等做出提问,护理人员就普遍性问题做公开解答,个性化问题以私聊方式解答;将抑郁、焦虑自我情绪调控专题知识与训练方式等发布于微信群内,鼓励护理对象学为所用。
  1.2.2 面对面延续护理输出载体
  (1)家庭访视。逢单月实施一次入户式家庭访视,重点集中于家庭护理知识的指导、意外事件处理技巧的授予,对家庭功能施以系统评估,低功能家庭以家庭为单元进行整体治疗,与主要照顾者单独沟通,强调其勿于患者发病时横加指责,以关爱接纳态度与患者共同对抗疾病冲击,多夸奖多肯定,少冷漠少急躁。(2)逢双月组织病友沙龙活动一次。以一个中心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为活动地点,通过电话与微信邀约同社区及邻近社区病友参加,按照专家讲座+同伴教育+自由交流的顺序开展疾控宣传与经验交流,创设积极的社交机会,构建温馨互助的社交氛围,促使护理对象重获与发展社交自信。
  1.3 评价指标
  干预六个月后就下列指标加以评定(:1)以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8]行抑郁、焦虑评定,均含评定条目20个,各条目之和×1.25获得焦虑、抑郁标准分,标准分≥53分,抑郁获确诊;标准分≥50分,焦虑获确诊,标准分愈高则抑郁、焦虑程度愈重。(2)参考黄彩明[9]等相关研究成果,自行设计抑郁症伴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定量表,完全遵嘱用药与健康管理,评定为完全依从;间断用药与健康管理评定为部分依从;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评定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两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用(x±s )表示;治疗依从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比较
  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57,P=0.002)。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在我国呈高发病率、长病程性、疾控棘手性等显著特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常伴存焦虑情绪,形成共病存在模式,治疗依从性严重下滑[10]。延续护理属于医院专业护理的拓展与延伸,常用于慢病长期疾控领域,在促成、维护与提升慢病者长期疾控治疗依从度方面独具价值,延续护理的输出载体与其见效度存在密切相关性,这使得探讨更具实用、有效性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延续护理输出载体成为必需。
  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有助于改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不良情绪。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有助于改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不良情绪,究其原因:微信与电话、家访与社区病友沙龙等多个延续护理载体的应用,在延续护理输出的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互为补充,严丝合缝地打造时间连续性、内容全面性、形式丰富性、互动有效性、近远程兼顾性的延续护理输出体系,个性化延续护理需求与普适化护理需求均有其适宜的载体加以满足。微信群载体的应用、输出疾控信息容量庞大、完整、主题鲜明、可反复回放巩固,护患互动可群聊、可私聊,使普遍问题与个体问题均有解决窗口;健康日记可完整上传,为护理人员提供客观真实连续性疾控资料,既可为电话指导、入户家访等指出明确的干预方向与重点,又可及时扭转患方不正确用药行为[11],提升用药见效度;电话载体的应用,护理人员既可定期主动指导,亦可于紧急时及时被动接听,快捷便利实用,入户家庭随访创设护患面对面互动机会,利于护理人员近距离观察评估疾控问题与家庭功能问题,推动高度适用性疑难疾控问题解决建议的输出及家庭有效支持的激发引领过程;以社区为基点开办病友沙龙活动,构建积极正向的社交氛围与机会,使患者获得易于引起共鸣的情感宣泄平台,促进负性情绪的排解发散,同类病友的直接、间接疾控经验易于获得有效传播应用。
  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有助于提升抑郁症伴焦虑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集微信、电话、家访、病友会等多个护理输出载体为一体,切实攻克了单一电话延续护理输出模式在时间上的断层、在空间上的观察缺失、在互动上的有限性等多个护理缺陷,对患者疾控现状、疾控障碍、疾控资源的掌控更全面、深入化;所输出的健康管理行為在力度、频次、深度方面均远超常规电话延续护理,充分体现参与型、引导合作型护理特点。无时间缝隙、无空间距离地进行治疗依从价值灌输、治疗依从行为督导,可实现较好的自我管理意愿,激发与行为催生效应[12],最终促成抑郁症伴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整体长期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薛李,田宏,王丽霞.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不同剂量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3):72-75.
  [2] 李丛梅,董丽华,王桂红.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82.
  [3] 张兰达.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24-126.
  [4] 季彩芳.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4):417-418.
  [5] 任静,韩增英.延续性护理措施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7,31(1):57-59.
  [6] 孙洁,宋应明,王楠.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8,32(5):385-387.
  [7] 阴毅.多途径专项延续管理在银屑病病人外用药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35):4393-4395.
  [8] 郝海霞.心理护理干预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9):127-128.
  [9] 黄彩明,吴琼祝,李康权,等.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145-147.
  [10] 刘宗凤.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病人自杀风险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22):2764-2766.
  [11] 马静,王保海,吴平平,等.延续性心理护理对 AMI 恢复期抑郁症相关的认知及躯体症状改变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5):716-718.
  [12] 王淑云,刘延锦,张华,等.出院后继续动机性访谈对抑郁症患者远期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0):1166-11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曼月乐与黄体酮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9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曼月乐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经期时间改变情况、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小,月經量和经期时间明显减少,
【摘要】目的:讨论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选择6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急诊护理措施分析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中使用急诊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以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镇静安眠类药物;
【摘要】目的:分析欣母沛对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成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诊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欣母沛,观察两组患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训练临床价值。方法:1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延续康复干预:成立延续康复干预小组、建立延续康复干预档案、开展多模式的延续指导、完善康复干预内容。结果:实施延续康复干预1年,观察组掌握脑卒中知识97.18%、遵医行为良好87.32%、Fugl-Mayer评分(76.30±8.24)、Barthel指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GDM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给予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饮食干预及生活指导,其中胰岛素给药上,对43例对照组选择起始孕周32周后使用胰岛素治疗,而43例观察组则是起始孕周为24~28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后经过糖尿病饮食,均给药致临产前,临产后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无创DNA)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603例行无创DNA检测孕妇(全部是单胎)为研究对象。结合孕妇年龄、血清检查结果、超声筛查信息等将孕妇分为五组。所有孕妇均进行无创DNA检测,结果不正常者需要实施羊水或脐血穿刺,并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是(-)者需要实施电访了解新生儿分娩后的具体状况。结果:
【摘要】鸢尾素(Irisin)作为骨骼肌分泌的一种因子,可由运动诱导分泌。参与调节糖尿病代谢、氧化应激、心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过程。研究发现Irisin和能量平衡与糖代谢有关,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显著下降,进而促进人体糖脂代谢,同时发现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risin水平的降低,然而在氧化应激、癌症等研究中却有不同的结果,提示不同疾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变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用于产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49例,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共49例,提供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2.01%)及(12.24%)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穿孔、腹胀和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
【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研究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31例,给予胸腔镜手术辅助化疗治疗。结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