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足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jie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主题:
   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
   3、教学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初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脚内侧踢、停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足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二班男生。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啟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脚内侧踢、停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3’)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熟悉球性(5’)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脚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30’)
   一、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动作要求:直线助跑,脚尖正对出球方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方距球15cm左右,大腿外展,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同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击出。
   重点:支撑脚站位
   难点:脚型固定
   组织: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明确支撑脚站位。
   (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战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
   (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
   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踢球动作,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脚型、脚法要正确。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和眼视前方,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二、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
   动作要点: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接球腿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内侧迎球。
   组织: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两列横队,相距五米
   教法:
   1.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
   2.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队形相距五米,练习传球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用脚内侧传地滚球,另一人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传球,两人反复练习
   三、教学比赛
   组织:分成两对进行比赛
   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进攻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以及运球假动作新式单个战术行动与提高传接球技术相结合。要求:无球队员跑动、接应要积极,防守队员要密切注意传球队员的行动,抢断、封堵要积极。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脚内侧踢、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配乐伸展放松操(3’)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2’)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20只,,录音机1台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其他文献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  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教學重点、难点:
期刊
Abstract: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thematical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posed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evaluation is to comprehen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形成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懂得,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讲究“五重”:重学生、重情感、重交流、重过程、重实践。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自我成长过程交流    高校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很多教育专家对此有专门的分析和解释,目前国内关于高效课堂
期刊
爱自己孩子是天性,爱别人孩子是崇高,爱残疾孩子是神圣。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殊教育就是一种充满博爱精神的展示人性美的神圣事业。从事启智班班主任工作的八年时光中,我时刻以学校提出的“四种精神”、“三个口号”来鞭策自己,用爱心、细心、耐心、精心培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在特教这片平凡而神圣的园地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播种着对学生们的希望。这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教
期刊
提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中学语文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高低影响对学生创新品质的激活;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是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关键。总之,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是个全新的课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把素质教育实施好。  关键词:创新品质;基础;关键;环节       创新是一种品质,它是人行为、作风所表现出的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创新本质,它深入人的
期刊
一直从事于小学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
期刊
Abstract: A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how to put,computer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and how to teach computer classes worth to study.I summarized several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which wo
期刊
教师开展批评教育时,学生的辩解隐藏了某种思辨,对作文教学特别是议论文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日常辩解中的方式和逻辑,结合议论文的特点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一、学生辩辞与教学资源  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有的学生会有激烈的反应,不管有理还是无理,着力为自己的言行辩解。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都会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
期刊
Abstract: Relative to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education la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nd higher quality education. We sh
期刊
Abstract: Observation cannot leave the imagination. The great scientist Albert Einstein think " Observation cannot leave imagine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