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 激活高中生物课堂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设置兴趣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生成性问题等,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 “问题”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89-02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采取提问式教学方法,而不是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点,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提问式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发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问题”,真正激活生物课堂。
  一、设计兴趣性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趣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地提高。如在教学新课时教师适当地引入直观性的材料,或通过一段轶闻趣事来导入新课,让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这样就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探讨知识。例如,在学习“性别决定”这一内容时,给学生讲述一则新闻报道:“为什么中国年轻的女性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农村女性自杀人数高于城市,有一个山区妇女一连生了4个女孩,村里的人都看不起她,婆家人更是不高兴,这样就连她自己的丈夫也看不起她了,说她没本事不能生男孩,于是她就自杀了。然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生女孩是女人的过错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但笔者没有急于给这个问题下结论,而是继续设问: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中。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新方法,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之后,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难度从易到难,一步步开启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相对轻松,能够主动学习。例如,在苏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中谈到抗原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不妨设计以下几个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思考:(1)根据学过的抗原概念分析其有哪两种性能?(2)人体内外部环境中各种物质是否都是抗原?(3)抗原有哪些性质?(4)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自身成分会有免疫反应吗?这几个问题提出,给学生指明了学习和思考方向,明确了学习目的。所以在课堂中老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更易理解和吸收知识点,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不是靠老师讲解的,而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因此,教师设计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尤为重要。例如,在“酶的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关于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将一块肉放在小巧的金属笼里让鹰吞下,隔一段时间后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教师可以提出相关下列问题:科学家斯帕兰扎尼是在什么样前提下提出这样的实验假设?实验的目的何在?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什么?如果换一种环境是否能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的。让学生在学习了这一实验之后进一步探究,再次向他们提问:“如何证明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具体的证明方法都有哪些?”“如果把实验中的金属笼子换了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一来鼓励学生通过更换实验道具来验证实验的真实性,也就熟悉了这一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可见,通过设置探究问题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四、设计实验问题 ,加深对知识理解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验课的主要步骤是:探究目的、科学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等等。在不同的环节要注意准备好不同的授课方法,多提问、多引导,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对实验结果的反思,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如“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提问:“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根据实验所用的材料可以设问:“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回顾实验过程时可以设问:“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混合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何要现混现用呢?”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可以设问:“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什么?”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实验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设问:“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每个环节都设置相对应的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层层递进。
  五、设计生成性问题,给课堂带来新问题
  我们在备课时发现,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常常会与原本预想的计划有所差异。这说明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及时灵活变通,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设计出应时应景的问题。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不同,对于老师提出的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然后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对其他同学的不同答案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结构”时,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引导学生对池塘进行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池塘里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呢?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呢?池塘中还有其他哪些生物呢?这些生物从同化作用角度来看,属于哪一种新陈代谢类型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多加思考,互相交流,对其他同学的想法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也接受他人的疑问,这样就生成了新的问题,对于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六、设计情感情景,把情感传递给学生
  生物知识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对其学生可以构建学生正确的生态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述“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一内容时,就讲述这样的情境:据史学家考证,数千年前我们南通是一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学生听到这样的描述,内心受到了感染,无不充满自豪与喜悦。但此时教师却把话锋一转,用低缓的语调说:“可是到了宋代的时候,这里的青山不见,碧水干涸了。史书上记载,这里的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河水干涸,海水无法供应人们与牲畜的饮用,鱼类生存受到威胁。”伴随老师的情感变化,学生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于是老师乘机提出问题:“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因为刚才受到情感的震撼,从而饶有兴趣地寻找结论,进而还能激起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爱心。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多做提问,善于提问,优化问题设置的环节,不但能拓宽高中生物教学的范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收获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学志.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低效对策[J].中学生物学,2013(1)
  [2]裴刚.行进在问题中课堂——生物课堂提问艺术[J].中学生物学,2012(10)
  [3]梅崇天.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2(28)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1953年科学家crick和Watson在“Nature”上公布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是生物学史一场彻底的伟大革命,揭开了长期困惑人们的生命之谜的奥秘,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这一发现和
[摘 要]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制定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是一种国家教育考试项目,是幼儿教师必须要跨越的最低门槛。要顺利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详细了解考试的科目、内容及题型,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并掌握有效的复习和应考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策略;复习;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选择了科学研究.就选择了一条没有尽头的清苦而寂寞的道路。本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他为事业倾注着全部的心血.拼搏在祖国科学的前沿阵地.孤灯长挑.不眠不休.打造着科研工作的精益求
胡国庆1936年生,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78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985年被评为研究员,1992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者,
为期六天的第十届科博会5月29日下午圆满落幕。第十届科博会期间共进行了展览会、演讲论坛、科技经贸项目洽谈、专项交流等80多场次活动.共签订招商引资、技术合作和贸易项目1
2006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0周年。在这期间我们全面回顾和总结了科学基金20年来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和在全面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中所发挥的作
【摘 要】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会计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直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对企业经济活动起到指导、制约、促进、监督的能动作用,一旦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更会影响企业将来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做好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引言  现代企业发展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数学 应用意识 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22-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仅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学生运
《独立性检验》 是对概率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延续、 提升和应用.它的设置体现了教材在统计知识编写上的螺旋上升原则.搞好本节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对独立
[摘要]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应付、敷衍了事的现象,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造条件,上好分组实验课,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开放实验室,进行尝试。  [关键词]加强;实验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57-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