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异同

来源 :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晓晴在《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存在着误读和曲解。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对自然需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同。她承认马克思把自然需要看作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同时,认为动物也有这样的需要,并且认为人类的自然需要与动物并不完全相同。在赫勒对自然需要这一概念的理解中还存在一定学术上的缺陷,她认为,自然需要是在社会中特别的形式而且是普遍抽象的概念。
其他文献
台湾著名作家姜贵小说《旋风》的头号主人公“方祥千”原型是山东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翔千,他也是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老师,是对海峡两岸现代历史与文学均有重要影响力的
<正>~~
期刊
<正>~~
期刊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步入新的阶段。现代市场本质上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品,当前提出市场发挥决定性
刘欣然在《求是学刊》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从理论上看,斯托扬诺维奇的社会批判哲学遵循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用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现存社会进行批判。从实践的角度看,社会主
进化论这一科学是19世纪的孩子……这一理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全部世界体系的确定基础。
陈学明在《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莎&#183;卢森堡,一生致力于对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进行批判,而在进行批判的过程
1932年1月1日晴予名曰:傅彦长。年岁:四十乙。午前第一点,到逸园舞场、德卡钦谷、大沪舞场等处,遇周大融、江小鹣、张光宇、张振宇、林微音、芳信等。午前五时,到纽约珈琲。天
傅其林在《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撰文指出,赫勒在此在时间意识的基础上展开了对美学的细致分析,形成了一种对文艺审美思想及其现象的独特探究,这就是《永恒的喜剧》中所提
伊凡&#183;斯维塔克作为捷克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在国际学术领域和捷克学术界的影响而论,丝毫不亚于科西克。斯维塔克的研究涉猎众多领域,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