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要过河 互联网来搭桥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目前传统电视剧市场萎缩得很严重,作为资深业内人士,你有何具体感受?
  A:是的,目前传统电视剧市场萎缩得很严重,原因是互联网的奇迹。由于近年来网络剧的狂潮波涛汹涌。互联网+资本+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可能。使得人们从传统的被固定的收视习惯涌到了开放灵活的网络收视。网络剧这一互联网视频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衍生品,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播出量还是收视率,传统电视剧都有很大的萎缩,这是有数据的,它的曲线是往下走的,广告收入也急剧下降。相比之下互联网的曲线每年都往上走,而且这两年一直是呈几何级的增长。互联网已经在慢慢改变人们的收视观影习惯。我们过去一年要拍400集的电视剧,如今也只有区区100多集而已。
  Q:传统电视剧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A:传统电视剧的内容还是很坚实的,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从1979-1989萌芽初创阶段,《一口菜饼子》到《敌营十八年》、《红楼梦》、《武松》;到1990-2003发展阶段,《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再到2004至今的市场成熟阶段。总之,电视剧市场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期的单方面局部突进,到发展阶段的全面渗透,再到成熟阶段的理性发展,市场因素的动力始终贯穿在电视剧市场发展的整个进程中。毕竟播了这么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的电视剧从原来的国有体制、电视台的制作,到后来民营企业资本的进入,到制播分离,到民营企业几乎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才形成了目前8000多家影视公司,年产电视剧近50000部集。现在在国内国外上市的差不多有近30几家。有些在新三板跃跃欲试,还有些正在路演。拥抱资本成了王道。这也是可喜可贺的。



  Q:传统电视剧有着深厚的制作和播出基础,为何新兴的网剧会后来居上?
  A:首先,网剧的宽容度比较大,比如说悬疑的、灵异的、玄幻的、荒诞的、穿越的……都可以做,范围和内容特别宽泛。但是互联网的这些内容在主流媒体比如电视台就是受限的,或者黄金时间是不能播的,要播也是非黄金时间12点以后。你看2006年以前,警匪题材电视剧很多吧?但是2006年广电总局限制了警匪片的黄金档播出,当年很多已经拍好的电视剧就被迫搁浅了,很多影视公司为此夭折。因为一部电视剧当年动则投资两三千万,卖不出去,那就是纯亏损,所以电视剧行业这么多年一直是起起伏伏。现在传统电视剧行业一般是都市情感、偶像剧、抗战剧三足鼎立,古装剧和传奇剧也纷纷向偶像剧靠拢,像现在几大卫视播的《花千骨》、《琅琊榜》都是这样。由于各个方面制约了传统电视剧的发展,很多公司也纷纷转轨转行,向互联网靠拢。
  另外,网剧和传统电视剧最大的差别除了内容上,还有格式上的差别,比如说时长。传统电视剧在播出上受到限制,黄金段一般是七点半到九点半,播两集。而网剧是很自由的,虽然近年也有些限制,但是相比传统领域来说还是宽松了很多。传统剧原来是可以插播广告的,卫视收入就多一些,但是去年规定只能在片头片尾插播,这样电视台收入少了,势必压缩购买来节约经费,就制约了影视公司的发展。湖南卫视节目中心主任肖宁说《花千骨》收视率空前的高,可是他们还赔钱,因为限制插播广告,收入产出不成比例。之前播出电视剧会有评估,片头片尾的独家赞助的广告通常是年初招标的时候就已经框定了,不像《中国好声音》这一季一条广告2000万,下一季可能是4000万,所以有很多制约。网剧方面呢,你要免费看网剧就必须得看广告,只有会员才可以去广告模式。最近又规定:由小说改编的古装剧不能超过60集,现代剧不能超过45集,又把剧集压缩了。另外一点,原来传统剧是一剧四星,现在一剧双星,据说马上又有新规定,就是说原来投资一部电视剧可以同时在四家卫视电视台播出,现在是两家或独家。可是制作的成本没有降,且一直在增加啊,尤其是演员的成本。你看《花千骨》收视率那么高的戏还赔钱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们的意识形态、政策上的管制是没办法逾越的,可是欧美是很宽松的,内容上天马行空,我可以写总统,但是我们这受限颇多。
  刚刚说的诸多方面原因,造成现在给传统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给互联网的空间渐渐放开。
  Q:你觉得演员自身身价太高也是制约因素吗?这两天还看新闻说海清自己在念叨,说自己身价太高现在都没戏拍……
  A:海清这事儿不太清楚。我好像几年前在一个活动上就开玩笑似的说过,确实是这样,一对明星,比如说夫妻俩儿,一年几个亿纯收入。一个亿是什么概念,是一个七八千人的工厂,把所有费用包括税收全部刨掉的纯利润,所有的服、化、造、美等一系列的剧组费用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演员的片酬。基本上现在一个电视剧百分之六十的费用都是一线演员、主演的片酬。比如说一个5000万的电视剧,要拿出2500万到3000万给主演,所以市场经济也导致了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在香港就不一样,我们关起门来说,他们就不能要高价,否则就受到某些制约。但是我们不行。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网剧都是新人新事新人演,可能很搞怪,很有特点,80后、90后扑在网上一睹为快,一下窜红的机会就多了。所以现在的演员又蜂拥而至网络剧。
  Q:但有一种说法,像好莱坞的这种大产值,也是靠着这种明星的这种大咖、大导演的大身价带动起来的。
  A:是,但是它的产业链衍生品做的很好,行业壁垒严谨,版权意识很强。我们的衍生品现在刚刚萌芽。比如说一个剧本,传统行业做这样一个IP需要有什么样的卡司什么样的导演什么样的演员,最后来确定它的成本。传统行业做电视剧只是卖了一些电视台的版权,少数的网络视频版权,其他收入都很少,且资金回笼遥遥无期。可是国外一个剧本可以做动漫、游戏、电视综艺、电影、电视剧、服装、玩具等一系列产品,都已经很成熟了。像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电视剧,它在电视台播出的营收是占收入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我刚才说的后边这些衍生品,国内现在才刚刚开始,或者说很少很少。   从我们电视剧的产量上看,有更多剧集需要更多的平台。互联网则为此铺设了曲折而宽广的通途。
  Q:现在很多大型电视剧会选择在网络上首播,比如今年年底的《芈月传》,这是不是现在的一种趋势?
  A:你说这个很对,现在就是肯定往互联网倾斜了。据我所知互联网的购买和卫视还是有些差距的,但还是能弥补的。传统剧既卖给电视台也卖给互联网,但是卖给互联网价钱相对低。我记得六年前拍《新三国》的时候,买得最高的是当时的酷6,当时他们是和优酷在竞争,把四大名著全买断了,还在东方广场开了发布会,买的是20万一集,这个价格在当时算是天价了,现在却只有更高。不过原来是各个互联网公司各自为战,后来他们联盟了,形成版权共享,一下子又“完了”,所以市场这把尺子要掌握好。现在传统影视公司如果不积极的向互联网靠拢,不深入研究,那就真的没法生存了。
  Q:之前传统影视公司制作完了卖给BAT,现在BAT自己也开始做剧了,专门成立了影视公司,开始自己拍了。
  A:这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成立影业,另外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乐视等都跟其他公司合作。它们左手内容右手渠道,当然顺畅。这就像过去的电视台一样,自产自销其乐无穷。BAT这些大公司首先有资本在支撑,现在的人和事儿都是靠资本驱动的,哪里条件好就去哪。包括原来我们签了三四十个导演编剧,现在基本撤了,他们很清楚现在这个市场不管你是谁一定是资本在前面。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在向互联网转型,但是这种转型就是伤筋动骨,不像原来那么自如了,而且网剧卖的价格低,要提高产量,布阵各个环节,还是要有一个阵痛期才能缓过来。历史的火车头在急转弯的时候总要甩下一批人嘛!
  Q:以前是大馆子、大厨子,现在就是快餐?
  A:对,就像张兰的俏江南原来是大馆子,现在也做成快餐了,薄利多销。只要你能适应,适者生存。你不追随环境,你不适应市场,就一定被打入冷宫。
  Q:你怎么看现在互联网这种IP的诞生?比如《花千骨》、《琅琊榜》已经打破了从文学作品衍生的原有的电视剧诞生模式,而传统公司就没有这些资源。
  A:就好像两条不同的高速公路,传统的捕捉这些东西就相对慢,但是互联网捕捉得很快,动手很快,登陆平台快,而且互联网的收视普及率很高,宽容度很大。实际上《琅琊榜》的总制片人侯宏亮就是从电视台出来的,是他们在十几年传统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摸爬滚打锤炼出了真本领。一系列的市场判断,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的控制,才使得《琅琊榜》如此好评。看网剧的人数量是远远大于传统剧的,传统电视剧现在都是比如离退休的人员,农民工,赋闲在家的人看,且年龄愈加往上走。播传统电视剧时网剧的受众还在外面活动,他们收视灵活,可一气呵成。
  让业界欣喜的是,目前电视产业正在迎合“互联网+”趋势,从最开始的电视台全部播完网络视频播,到后来网络视频延迟半小时左右播,再到视频网站与电视台同步播出,未来很可能还会出现视频网站先播电视台后播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趋势的意义不在于哪个平台的此消彼长,重点在于未来的电视剧已经不是仅仅针对电视台用户了。这种变化是市场带来的。
  Q:你觉得现在传统电视剧行业还有自己的优势吗?
  A:当然!他们具备所有制作电视剧的能力,但是现在必须要向互联网转型。一方面是联姻,向各方示好,有项目就去做,还要有自己独立的东西,组织队伍来写像样的剧本,但是要动作快、改变思路,看看互联网的人群喜欢的是什么,现在就是市场说话。相较于现在的多平台开发,过去单纯的电视版权开发在盈利和体验内容本身的品牌效率方面就显得太过单一了。所以国内电视剧公司熟悉电视剧各个制作环节,懂得市场判断,知晓管理和成本控制。如果俯身向下放下姿态,传统电视剧行业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这点我坚信不疑。
  Q:你觉得最后这个行业能洗牌到什么程度?
  A:业内有观点认为,未来五年将仍是文化内容行业的黄金发展期,但“过去影视行业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将面临变革”。目前,一线电视剧制作公司正由多元化内容布局拓展到内容产业。 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实现从内容分销、内容制作发展到更具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内容营销和内容衍生的新阶段。传统行业这块儿,到最后可能就是割据,剩几大家了,由上千家变成几百家,好的可能就几十家,就像美国的八大影业。其他的可能就另谋出路了。所以还是要自身做好再去跟别人合作。恋爱可以深情的谈下去,只是我们更换了场景,去拥抱未来美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冷血动物  谢天笑的摇滚路走得很生猛,就像他的乐队名字“冷血动物”。从小就向往自由的他,19岁时,只身带了200多块钱,从老家山东淄博来到北京——搞摇滚。这之前,他认识了一个在北京学吉他的朋友,朋友推荐摇滚乐给他听,给他看和摇滚人的合影,“我一看,这多牛B啊,搞摇滚的!我从来没有见过男的头发留那么长,戴墨镜、皮夹克。现在想想那些人可能是唐朝或者黑豹。”谢天笑觉得这太酷了,“而且我听到‘摇滚’两个字
期刊
近日,瑞士著名制表品牌天梭于北京举办了天梭时刻盛典,天梭全新品牌主张“THIS IS YOUR TIME这是属于你的时刻”也于当晚隆重揭幕。“不言后退,直面真我,无畏挑战,主动进取”,天梭希望每一款精湛钟表都能赋予佩戴者不凡的现代精神。  盛典上,天梭隆重宣布其星光熠熠的全球形象大使家族再添全新成员——著名影视明星刘亦菲荣任品牌最新全球形象大使。天梭全球总裁弗朗索瓦·添宝先生(Francois T
期刊
一颗鸡蛋在68摄氏度的恒温下加热1分钟,黄澄澄的蛋黄恰好凝固成熟。如此慢热的水煮蛋出现在一盆绿意盎然的大虾牛油果凯撒沙拉中,口感温润滑嫩刚刚好。  这种真空低温烹饪的工艺源自上世纪80年代法国美食家的创意“Sous Vide” 。Sous Vide的烹饪方式讲求减少食材在烹饪过程中流失的水分,最大程度的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锁住最佳口感。  鲜肉主厨Sean是位的高颜值85后。在创办Sou
期刊
谈到国内当红的“小鲜肉”,李易峰一定赫然在列,他外型帅气,能演能唱,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男神。去年暑假,《古剑奇谭》的百里屠苏一角让李易峰人气大涨,一跃称为“国民偶像”,接下来的《活色生香》、《盗墓笔记》等作品他也不断展现演技。虽然被纳入“小鲜肉”的行列,但李易峰实际上已不是演艺圈的新人了。2007年他凭借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出道,随后发行唱片,还出演了几部电视剧,但一直不温不火。“人一定要向前看
期刊
10月23日至11月1日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主办的《土地:我们的来处》系列展览在正度视觉艺术中心开展。本次展览通过16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聚焦于那些在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曾经被用来稼穑的农具以及生活中吃穿住行所用到的器具,乃至信仰寄托,以镜头赋予它们应有的庄重和尊严,让它们自身的形状和纹理,诉说它们曾经承载的文明的智慧和人情的温热,诉说我们跟土地曾经的亲密和熟稔。展览冀望我们在风风火火往前赶路时,回望我
期刊
一个没有雾霾的早秋下午,郝云出现在北京蟹岛汽车文化主题公园,这里的展厅陈列着很多电影大片中出现过的香车宝马。在展厅外的林荫道边上,我们看到了郝云的两辆座驾。一辆是他歌里经常唱到的那辆“想带它去蒙古国”的白色吉普车,另一辆是锃新瓦亮的哈雷·戴维森旗舰滑翔110周年纪念版。  郝云说,自己打小就对带轮子的玩意感兴趣。他对车照顾得仔细,就跟他的琴一样在意。说到两者的关系,他露出诡笑:“琴是姑娘,姑娘得抱
期刊
对表盘进行装饰,让每款表有其自身魅力的方式很多,例如镶钻、珐琅、金雕,引入全新的材质、与众不同的表带等等,往往人们会忽视指针的款式,恰恰指针是整个腕表表盘最重要的元素,毕竟要读取时间就必然要把焦点落在它们身上。随着钟表的不断发展,进步的不仅仅是机芯的构造,设计者们还提供了更多“展现时间”的方式,例如:大三针、小三针以及规范指针等。其中,两针腕表的确不是常见的款式,但两针腕表却特别符合当下人们追求简
期刊
作为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牛仔裤专家, Levi’s也在不断地对于自己的经典产品进行革新,众所周知501 是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型号,这个最经典的系列100多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11次改版,这11次改版不仅预示着牛仔潮流的不断变化,更见证了美国历史和潮流文化的发展。2015年,Levi’s501从近二三十年最酷最有型的音乐人改装牛仔裤的经验上汲取灵感,将经典的直筒裤型改版成为窄脚裤型,并命名为501CT
期刊
此次亮相2015郑州航展的百年灵空中漫步飞行队,其实早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就以独特的方式结合高超飞行技巧、高空艺术表演和高效团队合作,给中国的航空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目前世界上惟一一支以专业空中漫步为特色的特技飞行表演队,百年灵空中漫步飞行队以其复古华丽的“云端漫步”闻名于世,两架涂装靓丽橙色的20世纪40年代经典机型——波音史提曼敞开式座舱双翼飞机编队飞行,上层机翼中心各站一名美女
期刊
著名德国品牌MCM近日联合美国眼镜集团Marchon Eyewear, Inc. 于时尚地标——北京银泰中心in01,全球首次发布品牌首个太阳镜与光学眼镜全系列。众多嘉宾与人气实力偶像井柏然共同见证了MCM眼镜系列的发布。活动现场,井柏然配戴黑色MCM秋冬款眼镜搭配MCM秋冬系列黑色皮衣帅气亮相。他分享了自己的时尚心得:无论是旅行或街头漫步,MCM太阳镜时刻打造时尚造型。此次推出的MCM眼镜全系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