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的新思路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战略危机到流动性危机,然后到信用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格局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也必须转变思路提出新的应对措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原来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以金融为主的国家向依靠资源、依靠制造业的国家借钱,借了钱以后通过高杠杆化率运作赚钱,赚了钱后拿这些钱买资源和产品。
  “杠杆化率”高说明金融消费高,但监管不到位,就容易引发信用危机。当发生信用危机以后,必然就使得危机向实体经济方面蔓延。因为信用危机产生了三个现象:银行惜贷;投资者惜投;消费者惜购。实体经济是靠银行贷款、投资、消费来拉动的,如果发生了上述现象,实体经济就要大幅度下跌。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当发生了金融危机以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情况,必然是去杠杆化。去杠杆化体现在储蓄和消费的关系上,就是西方国家由原来的高消费、高借贷转变为少消费和多储蓄。因此,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等依靠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外需减少了。外需的减少必然要通过内需、投资和消费来补偿。
  
  适度发展金融创新
  
  中国的情况正好与发达国家相反,中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必须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最近国务院公布,中国股市将实行融资融券,退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指不但可以做多,而且可以做空。融资融券、买空卖空实行以后,实际上不是只有股市上升才赚钱,而是股市下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做空机制来赚钱。股指期货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可以估多也可以估空。股指期货不是用上证指数,而是用沪深300。如果估计股指期货会上涨,就可以通过买卖股指期货的合约来做这个投资。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将会改变中国股市单边市的重要缺陷——单边市就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中国对于单边市的现状的改变就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要逐步、稳步的推进,同时金融监管也要跟上,做到合理、合法、适度、有效——既要防止过度投机,又不能管死了。金融危机以后估计虚拟经济的规模会适当收缩,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会更加慎重。中国的虚拟经济规模很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大概是一点几比一的关系,中国要适当地发展虚拟经济。不发展虚拟经济,中国在国际金融的竞争中就处于劣势。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切实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一味地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否则,就会给子孙后代欠下环境、生态、资源的债务。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坦率地承认,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在不要想我们能够英雄救美、英雄救欧,我们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要与周边的国家搞好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国实现了10+1——东盟10国加上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绝大多数的商品实现了自由贸易的免税。现在正向10+3努力——东盟10国加上中国、韩国、日本。如果10+3能够实现,其GDP大概占世界的20%。现在欧盟GDP占世界的28%,北美GDP占世界的25%。东亚10+3将会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一个多极的世界会更加安全和更加稳定。
  
  加快发展内向型经济
  
  中国经济很大的成分是靠外贸,但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因此,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重点转到内需上。经济增长要以扩大内需和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地积极出口,所以出口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中国要更多地发展内需。
  目前,中国很多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需求都饱和了,再过多地投资,必然造成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效益降低、污染回潮。发展内需靠大量的投资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靠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一是让人们有消费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供低保补贴;促进信用消费。其中提高工资性收入是根本,而且要从三个制度化方面来安排。一是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经济增长如果是8%,收入增长也应该是8%;二是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没有经济效益提高工资是没有来源的;三是随着物价的变化来提高工资。
  除了让大家转变观念愿意消费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供新的消费热点。个人认为,在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经济会有几个发展的热点:
  一是新能源。新能源发展会减轻人类对石油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是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业、现代金融业、现代会展业、现代咨询业和现代管理业等现代服务业都是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却相对较慢,这些必然是中国发展的第二个方向,特别是现代金融业。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依靠原材料,主要是出口资源;第二个层次主要依靠产品;第三个层次主要依靠资本;第四个层次是依靠标准、品牌、专利来加强。现在美国主要是靠资本、专利来赚钱,中国是靠原料和产品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自己的创新。中国首先要学会运用资本,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取得长远的胜利。其次,技术创新要注重积累,追求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技术。
  三是城镇化。中央提出来要以城镇化为依托实现城镇化。使农村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力,并为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工业化也伴随着城镇化,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
其他文献
多元化是个议论不休的话题。多年来,企业界对多元化更多持否定的态度,但是杰克韦尔奇、李嘉诚等成功的多元化实践又引诱许多企业去尝试,不过效仿者众,成功者鲜。也许,我们应该用一种多元的眼光来看待多元化。  多元化有境界的不同。最低级的一种是总部和下级公司纷纷搞多元化,华润以及许多中国企业都曾经走过这段弯路。还有一种低级的多元化是规模引领的多元化,盲目地追求在各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搞出来的是貌似强大的胖子,
期刊
两会期间,围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并重组”、“低碳经济”、“新能源材料”等关键词,本刊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双轮”驱动     《国企》:2010年,中国建材集团的经营目标是,总资产、销售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这对国内建材行业具有什么样的标志性意义?  宋志平:不久前,一位房地产商对我说:“最近钢材又涨价了,你们水泥特别好,十几年价格都特别稳定。”我听后很难过。水泥产
期刊
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外宣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国有企业日益成为促进中外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做好国有企业对外宣传,直接关系国家形象
期刊
最重要的是,食品的原料无论是人吃的,还是饲料都是安全的    企业自身作为食品安全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之一,在过去这么多年以来,在中国食品安全发展历程中,应该说起到一些很好的作用,但是引领作用还不够。如果企业真正做好“自律铸就诚信”,后面监管部门的任务就轻了一些。从中粮集团来说,过去这么多年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作为中央企业,作为国家主要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已经将食品安全作为企业战略、企业生存的基础,作为
期刊
专访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    《国企》:目前社会舆论对央企、国企有不少批评和争议,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宋林: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不过是拿央企、国企作为说辞罢了。对于央企的成长发展,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看,可能会质疑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公正,对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有疑虑,这才是背后的原因。但是这些年央企的发展,背后主要还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当然,央企在取得一定发展后不能固步自封
期刊
义乌的经验告诉我们,集中监管比分散监管要好,监管范围大比监管范围小要好,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改革,是这些年国资监管之路走得好的前提。2010年5月27日,全国县级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现场会议在浙江义乌召开。这标志着持续了近7年之久的三级国资监管体系,将打破沉寂,正式开始向“第四级”延伸和覆盖。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会上表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
期刊
专访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桂建平    对于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来说,安徽国资将会起到脊梁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资产规模、营利能力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中部靠前,在安徽省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脊梁和支撑作用。这种快速、健康发展背后有哪些经验?本刊就此对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桂建平进行了专访。    控制力、带动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国企》:据悉,“十一五
期刊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比换人更重要的是建立更具活力的公司治理机制    “王建宙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跃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5月31日下午3点,位于北京西单金融街的中移动总部大楼A 座,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宣布了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中国移动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至此,业内传闻甚多的中移动高层接班人猜想终于水落石出。  此次调整,除了此前呼声颇高的李跃正式步入台前,
期刊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领域关于国企和民企的话题此起彼伏,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个词近来又很受关注——“准入”。这个“准入”并不简单,背后牵扯了许多问题,需要人们理性地辨别、讨论,才可能逐步达成共识。    两个线索 一个推论    据笔者观察,从舆论上看,“准入”有一明一暗两个线索可循。  明的线索是呼吁民营企业在进入国企控制的垄断性行业时应该“准入”。 这一线索是这样逐步升温的:2009年9月
期刊
国药在国内医药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逐步稳固,同时随着华润医药和新上药不断有新的重组动作,医药领域“新三国”鼎立的局面更加凸显    医药行业正在讲述三国的故事。  2010年5月12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医工院”)在其网站上宣布与国药集团的重组工作已基本完成,由此,国药在国内医药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更加稳固。同时随着华润医药和新上药不断有新的重组动作,医药领域“新三国”鼎立的局面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