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早茶:来自尘世的幸福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州,古称“海陵”,其名源自“祥泰之州”,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商埠之一。泰州南濒长江,北邻盐城,东临南通,西接扬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作为苏中地区的重要门户,泰州素有“咽喉据郡”之称。据说,马可·波罗曾游历过泰州古城,并感叹道:“此城虽不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寥寥数语,道出了泰州古城所蕴藉的娴静与优雅。历经2100多年风霜洗礼的泰州古城,其平和之美从未褪去,从市民吃早茶这一闲趣生活就可见一斑。

早茶文化


  清晨徜徉于“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泰州古城,迎面扑来的是热腾腾的蟹黄汤包味和淡淡的春茗之香。纵观古今,在泰州传世的众多文化遗产之中,早茶文化不可或缺,这与泰州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泰州一带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为早茶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西汉时,泰州建海陵县,属临淮郡。“七国之乱”的始作俑者吴王刘濞曾在海陵煮海为盐,大抵就在今天的泰州一带。泰州逐渐成长为全国重要的盐业生产地和集散地,由此造就出江北名区的繁华与富庶。隋唐时期,伴随着扬州城的兴盛,泰州也一跃成为东南都会。宋元时期,泰州成为通江达海的水陆要津,长江上游的船只大多在此停靠转运,并由此出入东海。
  “水城慢生活”的泰州早茶文化与奉行“百姓日用即道”的泰州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启蒙学派,泰州学派堪称明代最大的民间学派,其声名远播日本,被誉为“明治维新的思想渊源”。泰州学派在发扬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崇尚人性自然,属平民之学。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有21名,其中王艮、王襞、朱恕、韩贞等8人既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泰州学派的学术大家。在学派的众多人物之中,尤以王艮最具代表。
  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本为“灶丁”出身,世代为灶户。他7岁时接受乡塾教育,11岁时因家中贫困无法继续就学,19岁时跟从父亲王守庵到山东一带经商。王艮在山东曲阜拜谒孔庙后感叹道:“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于是他发奋读书,熟读《孝经》《论语》《大学》等典籍。王艮还颇有经商之才,逐渐成长为当地首富。因一直仰慕王阳明的才学,王艮在38岁时便远赴江西拜王阳明为师,成为王阳明重要的弟子之一。王艮本名王银,王阳明洞察其心迹后,认为他个性高傲、容易冲动,应当有所约束,于是将他的名字修改为“艮”,蕴涵静止之意。王艮善于思考,思想活跃,“时时不满师说”,又“不拘泥传注”,于是自创“淮南格物说”。王阳明逝世后,王艮返回老家泰州安丰定居,开始自立门户,创立泰州学派,主张中国传统文化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即“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平民儒学思想,不仅对泰州学派影响甚巨,而且对泰州文化的养成影响深远,更为泰州早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和人文基石。

  除了深厚的学术底蕴之外,泰州早茶的发展与繁荣的商业文化也密不可分。晚明时期,泰州稻河两岸集中了近3000家粮行、油坊和栈房。谈生意时,主客寻一茶馆,喝上一壶茶,合作意向就此达成。清初之际,无论是士绅商贾,还是贩夫走卒,都汇聚于茶馆,或小憩片刻,或拉闲散闷。晚清时期,随着泰州河运粮盐与茶叶交易的兴盛,茶馆从最初只售卖清茶,逐渐转变为售卖各式包子、烧饼、馄饨、煮干丝、鱼汤面等美食,由此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早茶文化。相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早年曾在泰州学政试院旁的一家茶馆内做过帮工,考中进士之后,他欣然写下“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名篇佳句,成就了泰州早茶的一段传奇。如今,泰州早茶不只是为谈生意而存在,更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泰州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皮包水”


  至民国年间,泰州早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老字号茶馆占据了泰州城的街道,甚至路边也有人头攒动的早茶摊铺。在众多茶馆之中,“老大东酒楼”可谓独领风骚。据传,老大东酒楼源于民国时期东台吴姓商人所开的“大东酒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东酒楼率先创制新菜品,推出了干丝、小笼汤包等早茶新品。此后,不少社会名流都下榻于此,有着“中华第一吃”之称的唐鲁孙,寓居泰州时曾多次来此品鉴早茶,并著文对“大东”美食赞不绝口。在此背景下,泰州城内的“三园八春”茶社“争奇斗艳”,早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其实,苏中一带的扬州、南通等城市也都有吃早茶的习俗;但能完整地将700多年前的早茶文化传承下来,深深扎根于民间,烙下地道市井风味印记的,唯有泰州。泰州人与扬州人一样,也崇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所谓“早上皮包水”,指的就是清晨之时,泰州人喝茶、泡茶馆;所谓“晚上水包皮”,指的就是人劳累一整天,入夜前舒舒服服地泡澡堂。
  论及泰州人的“皮包水”,主要分为5个步骤:首先是喝茶水,其次是品尝应时小菜,再次是吃干丝,然后是吃点心,最后是吃鱼汤面。其中,最为讲究的是后面3个,即吃干丝、点心和鱼汤面。这里的干丝,指的是煮干丝。点心,指的是品类繁多的泰式茶点,主要有蟹黄汤包、笋丁肉包、萝卜丝包、三丁大包、香菇青菜包、干菜包、虾仁蒸饺、糯米烧卖、千层油糕、翡翠玲珑、春卷、麻团、小烧饼、双面麻酥饼等。茶点所用的点心皮大多为优质的小麦面粉,馅心以新鲜菜肉和水产品配制,加上手工制作现做现蒸,因此皮薄馅饱的点心吃起来松软细嫩、鲜香可口。

九丝汤


  众所周知,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泰州人,他被誉为戏曲舞台上的“绝世之宝”。泰州早茶中也有“三宝”,在市井舞台上熠熠生辉。这“三宝”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宝当属干丝,清代文士惺庵居士在《望江南》中描绘:“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切干丝对厨师的技法要求甚高,一块白干要切成18片,切出的干丝不仅整齐、均匀,而且每根干丝的粗细均不能超过火柴杆。煮干丝以高汤入味,鲜美可口。清乾隆年间,泰州百姓将煮干丝唤为“九丝汤”,即将白豆腐干切成细丝,然后加入火腿丝、笋丝、蘑菇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等烹调而成。倘若是富户商贾,还要加入海参丝、蛭干丝或燕窝丝。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淮揚一带的地方官员就面呈“九丝汤”给君王品尝。

  事实上,豆腐干本身没有味道,需用味美鲜醇的汤汁入味,辅以鲜香的佐料进行烹调。这些味道浸润于豆腐干丝之中,吃起来爽口开胃。与一般的干丝不同,泰州的煮干丝颇有地方特色,其材质主要以豆腐干丝和鸡丝为主,并缀以鲜虾仁和其他配料,色泽美观,味道鲜美。煮干丝对佐料还有季节性的要求:春季,用竹蛏入味,以海鲜增味;夏季宜脆,用鳝丝与干丝同煮,使菜肴干香味爽,美食家唐鲁孙在《中国吃》一书中,对泰州“脆鳝丝”的鲜美赞不绝口;秋季,则多用蟹黄入汁,汤汁金黄,鲜味浓重;冬季,则配以野蔬,娇嫩翠绿,增色添香。清代文士袁枚在烹饪名作《随园食单》中记载,“将豆腐干切丝极细,以虾籽、虾油拌之”,堪称绝佳美味。
  据说,泰州的煮干丝由名厨邢桂森创制。早年,邢桂森拜京城御厨季三瘸子为师,季三瘸子常年供职于宫廷御膳房,尤其擅长做煮干丝。邢桂森拜师学艺后,刻苦练习刀法,精心研制配料,所创制的煮干丝可谓一绝。清廷覆灭后,邢桂森离开了北京城,回到泰州老家,并在泰州城西仓大街万花楼做厨师。经他调制的干丝汤汁,风味独特,备受食客青睐。如今,在泰州民间还流传着“一茶三点一面”的说法。所谓“一茶”,指的就是一杯茶一份煮干丝,其中一份煮干丝又称为一个茶头。正如民间所言:“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

蟹黄汤包


  第二宝当属蟹黄汤包。谈及蟹黄汤包,肯定要说到溱湖的大闸蟹。溱湖,又名喜鹊湖,是泰州境内重要的湖泊之一,因其四方通达,湖区与9条河流相连,故形成了“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使溱湖美不胜收,堪称“水乡明珠”。秀美的溱湖盛产各类湖鲜,尤以“溱湖簖蟹”最为有名。
  这个“簖”字,好似专为溱湖而生。簖本是溱湖百姓使用的一种渔具,是将竹枝或苇秆编成的栅栏直立于水中,截断鱼、蟹去路而进行捕获。因为此类工具多被溱湖渔民用来捕蟹,所以称其为“簖蟹”。溱湖地处长江入海口,每年春季蟹苗陆续孵化出世,溯江而上,进入内河,寻找水流平缓的安家之所。溱湖的生态好、水质清,加之气候温润,因而这里生长出来的螃蟹肉质腴嫩。大概到中秋前后,客居溱湖的螃蟹又开始回游,返回长江入海口交配产卵,这时渔民在水中放上簖,当螃蟹遇到簖时,便纷纷往高处爬,翻过簖便会落入网中。正是采用了这一特殊的捕捞方式,在溱湖内捕捞的簖蟹个个膘肥体壮、力大无穷。试想,若不是膘肥体壮的大蟹,根本无力爬上高高的簖,所以市面上出售的簖蟹大多品质绝佳。溱湖簖蟹体态丰腴、肉质细嫩,素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的美誉。尤其是蒸熟后的溱湖簖蟹,色泽金黄,且蟹黄、蟹膏超多,故而吃起来满齿鲜香,特别过瘾,吃过溱湖簖蟹的人,纷纷赞不绝口。
  泰州上等蟹黄汤包的馅儿就出自溱湖簖蟹。品尝蟹黄汤包还颇有讲究,往往是一个笼屉放置一个蟹黄汤包。汤包看上去瘪塌在笼屉里,需用筷子小心夹着上头提起来。此时,蟹黄汤汁瞬间来了“精神”,汤包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宫廷花灯”。此刻,就要迅速把吸管插进汤包中,切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定要待热气散出大半,再小口小口地吸取黏稠香浓的汤汁。余下的汤包皮薄筋软,可以蘸点香醋,伴点姜丝,轻轻咬一口,食客的魂儿就立刻被这蟹黄汤包给勾走了。制作上等的蟹黄汤包需选用金秋时节的溱湖簖蟹,加上新鲜的猪肉皮,使得汤清不腻、稠而不油。
  对很多老泰州人而言,最眼馋的时刻,就是师傅把盖着的笼屉搬下来的时候,看着一个个汤包整整齐齐地码在蒸笼里,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大口了。

鱼汤面


  泰州早茶中的面食包含鱼汤面、鲜肉小馄饨、干拌面、熬面、炒面等多个品种。泰州早茶中的第三宝就是鱼汤面。
  “进嘴厚得得,下肚润胃肠”“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这些都是在泰州民间流传的与鱼汤面有关的评价。据说,清乾隆年间,御膳房的一位厨师因触犯条规被逐出皇宫。出于生计,这位厨师运用宫廷内独制的熬汤之法,辅以清脆爽口的面條,使往日里只能在宫廷内享用的鱼汤面也可以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倘若你以为鱼汤面中的鱼汤只是单纯鱼汤的话,那你就错了。
  鱼汤面的鱼汤甚为考究,店家一般凌晨两三点就开始熬制。鱼汤面的制作也颇为特殊,先要剖鱼清洗,不留残血;然后用猪油下锅沸至八成,陆续放鱼入锅炸爆,起酥捞起,不能烧焦;之后,将炸过的鱼和野生鳝鱼的骨头、小鲫鱼、大猪骨用水熬出稠汤;最后,葱酒去腥,再过滤清汤,放入虾籽少许,面条用的是白刀切面。正宗的鱼汤面,汤宽面爽,黏稠醇厚,浓而不腻,难怪泰州百姓吃过后,无不感叹“吃一碗,想三年”。1942年,泰州的鱼汤面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斩获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大奖。

“福香”茶


  泰州早茶,自然少不了茶。清道光年间,泰州诗人朱馀庭诗云:“夺魁品罢雨前茶,楼开绿雨试新茶。”泰州人在喝早茶时,大多选择以安徽魁针、珠兰和杭州龙井三者掺和配制的“福香”茶。这种茶兑泡之后,色泽清澈,浓郁醇厚,融魁针之色、珠兰之香、龙井之味于一体,沁人心脾。相传明清时期,泰州茶馆喝茶也分等级,士绅富商喝龙井,平民百姓喝魁针,寓居泰州的外地人多喝珠兰,喝这三种茶当然都是要付费的。为了接济贫苦之人,茶馆在第二天会将售卖所剩下的三种茶叶末混在一起泡煮,无偿提供给车夫、搬运工等社会底层人饮用。一日,一位盐商亲戚无意中喝到此茶,感觉甚好,便极力推荐给盐商。盐商品尝后,将这种复合型香味的茶水称为“福(复)香”茶。此后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福香”茶成为人们的新宠,成为泰州人喝早茶必备的饮品。

  清晨之际,泰州人不仅嘴巴忙着吃,眼睛与耳朵也没闲着。听评书是泰州人品赏早茶时的固定节目,每个早茶楼内都少不了一张竹椅、一段评书、一曲弹乐。事实上,无论是评书人,还是食客,都早已是茶楼里的老主顾了。只要这醒木一敲、折扇一展,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千古传奇就都汇聚于这小小的三尺案桌之上。
  世居泰州的市民大多不计晴雨寒暑,愿意花整个上午的时间吃早茶。这种生活方式对本地人而言也算不上什么闲情雅致,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他们的生活之道。可以说,泰州早茶不仅在于食物的鲜美,更在于那份柔柔的温情,那份对待生活的平和态度。
其他文献
蝟实(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蝟实属(Kolkwitzia)植物,多年生小灌木,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植物[1],常生于海拔300~1 340 m的阳坡或半阳坡,在
期刊
下丘脑和垂体调节母鸡的生殖生理和产蛋性能.为了解其产卵调控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高产和低产庄河大骨鸡的下丘脑和垂体组织进行测序和分析,获得SNP/InDel位点,并进行数据
为筛选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aolata(Chaevroat)]幼虫肠道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纤维素的高效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并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
4月29日11時许,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经过29年的不懈探索,长征、神舟、天舟、天宫……这一系列浪漫的名字逐渐变成现实。如今,中国终于要拥有自己的“天
期刊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of carbon fiber(CF)and polymer matrix,a multiscale gradient modulus intermediate layer with rigid-flexible(GO-PA)hierarchical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between CFs and matrix by a facile and busines
Herein we present a new perspective showing that water-soluble liquids,when added to water,undergo transient emulsification before complete dissolution.Thus,non
龙血树(Dracaena Vandelli ex Linnaeus)是一种热带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傣族贝叶经记载龙血树叶具有和血竭相似的医疗功效,且市场反馈显示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降血糖
This paper concerns with existence and qualitative properties of ground states to generalized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s (gNLS) with abstract symbols.Und
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protect coastal wetlands.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bject-based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to classify coastal wetlands
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沙漠是荒漠中分布最多的一种类型—沙质荒漠的简称。中国地理学界把分布在中国贺兰山以西的主要由流动沙丘组成的干旱荒漠地区称为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把水分条件相对较好,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分布在半干旱草原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疏林草原的沙漠称为沙地,如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下面就分别介绍我国的八大沙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