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隆:艺术商业混血儿

来源 :京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以不知道村上隆是谁,但你不可以不知道LV经典的红樱桃手袋。装饰有他设计图案的包包,每只售价高达5000美元。
  
  眼前站着一个叫做村上隆的日本人。蓝色球鞋,亚麻色休闲裤,浅灰色开襟毛衣领口露出红白花的衬衫领子,蓄着胡子,带着眼镜,头顶上梳着日本武士似的小发髻。他个子不高,甚至称得上矮胖,还似乎有点邋遢。他是艺术家,也是“生意人”,还精通“表演”,一场名为《我的艺术之路》的讲座,听上去更像是一部营销指南。
  
  LV带来钞票与荣耀
  
  2010年9月至12月,古典的凡尔赛宫在“甜俗”艺术中“沦陷”了。
  村上隆的22件作品,被摆放在凡尔赛宫的镜厅以及国王王后的居所等15个房间中。这些作品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有些甚至称得上“俗气”,与庄严华美的凡尔赛宫显得格格不入。
  开展当天,法国保皇党活动家及批评者们在凡尔赛宫外抗议,在此之前,已经有超过12000人签署了请愿书,斥责凡尔赛宫出现村上隆的作品“傲慢无礼并且十分怪诞”。
  艺术气质浓郁的法国人还是过于保守了。“我不是第一个在历史悠久的凡尔赛宫展出作品的人,在我之前已经有两位艺术家在这里做过展览。”村上隆提到的两位艺术家,是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和法国当代艺术家夏维尔·威尔汉。他们的个展同样饱受诟病,却吸引了数百万观众。这次遭到激烈反对的村上隆个展同样引起了轰动,顶着巨大压力的凡尔赛宫馆长让·雅克·阿亚贡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这次展览是村上隆与路易·威登(以下简称LV)合作的完美收官。
  当年,三宅一生首先找到村上隆时,他很诧异:“我就是一个乡下画画的,大品牌怎么找我呢?”结果是,2000年,富有村上隆特色的卡通眼睛出现在三宅一生时装发布会的男装上,也是在这一年,LV设计总监马克·雅各布邀请村上隆合作。那时他同样面临忐忑和迟疑,但“如果要发挥艺术的力量,就不要回避对金钱的渴望”村上隆坦言,所以他才会“抛下羞耻心”与LV合作。他到了巴黎,马克·雅各布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区区25分钟,“我必须在这25分钟内说服他”,之后他又在半个月内完成了企划案,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2003年,樱花、蘑菇、熊猫等五颜六色的图案出现在LV的Monogram Multi系列上,LV的销售额在当时低迷的欧洲奢侈品市场攀至榜首,其中10%的业绩来自这个系列;之后的Cherry Blossom“樱花包”为LV创下了上亿美元的进账,村上隆风格的粉嫩花瓣和开心笑脸让全世界女人“趋之若鹜”;2009年,LV在日本东京开设了村上隆联名系列旗舰店,之后,二者的联名系列Cosmic Blossom Collection,又一次俘获了女人们的芳心;限量发售的Eye Love Monogram系列则采用了经典的眼睛图案,为了这个系列,村上隆还特地为LV设计了新橱窗和动画……
  与LV的合作让村上隆三个字闪闪发光,为他带来的不光是金钱,还有世界级的声誉。从此,他在商业路途上越走越宽,他独特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品牌和当红艺人的青睐,美国Pop歌手坎耶·韦斯特、小甜甜布兰妮,甚至蔡依林,都成为他的合作对象。2008年,作为名单上唯一的视觉艺术家,村上隆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这样“功利”和“攀龙附凤”势必招来非议,或者说是嫉妒。但36岁时还在靠过期的速食便当度日,每天守在超市后门捡用来包画的纸箱的村上隆并不在乎。他坦言,在日本做纯艺术家的出头之日遥遥无期,他从不讳言自己充满野心的商业目标,也从不避讳谈钱,他甚至“出言不逊”:“现在的艺术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与社会契合,而不是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
  
  通过奥运会的模式培养艺术家
  
  “日本对艺术的重视可以说是过了头,日本的艺术院校数量居世界第一,艺术教育体系完备,公众对艺术也极其热衷,但日本的艺术教育却没有教艺术家如何展现自己的作品,如何营销自己,也没有教我们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去推广一个画家。”村上隆告诉我们。
  于是,他自己出手了。他每年两次在东京和台湾举办盛大的艺术推广活动,艺术家们只需花费2万日元,就可以买到一个小空间,用来展现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活动甚至做到了迈阿密,用村上隆自己的话说,他这是在“大范围地给艺术家们制造机会”。
  小范围内,他的“艺术私塾”计划同样收效显著。
  “Mr.就是很好的例子。”Mr.是一个热爱当代艺术的穷学生,他早期走的是意大利60年代的贫困风格,收集垃圾,组装做成装置艺术。“遇到我之前,他一直在模仿、摸索、自己找答案。”村上隆说。
  后来他找到了村上隆,在他的工作室义务帮忙了三年,“当时我在想,怎么样把这样一个人带入当代艺术的殿堂呢?”在不断深入沟通之后,Mr.终于向村上隆“敞开心扉”,原来自己是个“萝莉控”(有洛丽塔情结的人,即恋女童情结,出自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那么,为什么不按自己喜欢的去做呢?在村上隆的“包装”之后,Mr.的作品大卖,他持续探索自己的萝莉世界,甚至与三宅一生合作,当他画的萝莉头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巴黎T台超模们的身上时,你还会觉得奇怪吗?这就是巴黎的最新流行趋势,你又能奈他何?
  如今,Mr.是日本御宅族(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人)漫画的代言人,在西欧和美国艺术界也大受瞩目,这一切转变,用了10年的时间。
  “艺术家需要成功营销,日本的动漫也并不是那么肤浅,重点在于你愿不愿意花10年工夫去做这样的事情。”村上隆说。“这种从0到1,通过奥运会的模式去培养艺术家,是可行的。”
  村上隆打破了艺术界一直存在的耻于与商业市场挂钩的价值观念,建构了一个善于商业经营与品牌运作的艺术创作团队。在很多同行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从纯粹的艺术家,蜕变成一个精通流行元素和商业文化的生意人。
  如今,他的Kaikai Kiki艺术公司,在纽约和东京都拥有办公室,进行创作、策展、艺术品交易和艺术经纪等工作,培养和魔鬼式训练签约艺术家,以集团化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收益,每年谋划着数亿美元的生意。
  
  专业艺术家已经不被需要了
  
  早在1997年,村上隆的一尊身高1.86 米的“MissKo2”雕像,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会上一举拍出了56.7万美元的天价。同年,他创造了引起业界强烈关注的标志性卡通雕塑“Hiropon”和“My Lonesome Cowboy”,使他成为拍卖场上价格最高的日本艺术家,他的Hiropon产品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2006年,在拍卖会上,他的作品被喊出了1亿日元的天价,成为日本历史上单件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格纪录。事实上,自2003年有一幅作品被以6800万日元交易以来,村上隆的作品就一直被形容是“日本单件艺术作品的史上最高价”。对村上隆来说,他并不觉得这是“非常高的金额”。
  今年49岁的村上隆,尽管反复强调自己一直在“透过艺术与资本主义做对抗”,但他同样坦言“艺术家必须学会和自己的欲望相处。如果要发挥艺术的力量,为何要回避需要金钱的事实呢?”在新书《艺术创业论》中,村上隆丝毫不讳言艺术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为了实现他理想中的“艺术创业”,他认为艺术不但要投入金钱,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及宣传运作战略。
  某些方面来说,村上隆的“新波普艺术”与安迪·沃霍尔相似,都使用流行文化中的图像元素并且出售给藏家。但是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村上隆还开拓了更大的市场,比如把作品印在海报、手机配件,甚至家居用品上。
  村上隆还在自己的另一部分创作――人体造型雕塑上进行商业化艺术扩张的尝试。他把这些作品设计成可以自由拆卸组装的立体模型玩具,并放上了生产流水线。他的“Hiropon工厂”是一个青年艺术工作室,成员全都是年轻的艺术家和训练有素的技师,专门生产他的标志性卡通Hiropon雕塑。
  他高呼“专业艺术家已经不被需要了!”,他的有些作品仅仅是变换了颜色或者做了细微的调整,就成了新作。但人们就是喜欢他的作品,欢快、可爱、缤纷绚烂,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新鲜美妙的刺激,最重要的是图案化、装饰化,注定拥有易于复制、可批量生产的商业特质。事实上,它们很多根本就是商品,在美术馆里看完他的展览还可以买到相关纪念品。对此,村上隆解释道:“我一直在试图探测大众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线,以及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找新的融合可能性。”
  当被问到他是如何将艺术与娱乐、商业做到完美结合的时候,村上隆回答道:“如今艺术和娱乐的结合,已经成为了潮流趋势。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技法的完美已经不能满足潮流趋势,反倒是娱乐的趣味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现在知道为什么《时代》选择了这个日本人了吧?绝不是因为他创造出了那个酷似米老鼠的Mr. Dob,而是因为Mr. Dob的形象被印在T恤衫、手表和气球上大量发售,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品。时尚消费与奢侈品工业本来就是个庞大的商业行为,村上隆显然深谙此道,他使自己摇身变为制造流行及商业文化的引领者。
  然而今天,在中国,当我们问他那些成功的营销法则是否可以复制到中国艺术家身上时,他却狡诘地回答:“所有的理论落到现实中时都未必能够完全契合,所以如何突破还是有待艺术家自己的韧性。”
其他文献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美国需要跟中国合作,所以承诺将全方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要得到正式承认,还需要一定时间。不过,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这并不需要他国承认。  2011年5月7日,在第三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国承诺将全方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但这个得来不易的协定尚有隐痛。其4个附加条款中的第1条规定了“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15年不变。10年来,中国政府也
期刊
新加坡大选落幕,活跃在政坛50多年的李光耀宣布不再担任资政,耄耋之年的领袖终于朝他的选民挥了挥手,后李光耀时代由此开启。    5月14日,头发花白的李光耀西装革履,在媒体和公众的注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宣布不再继续担任新加坡内阁资政之职。宣誓之后,掌声经久不息。  与李光耀一同宣布退休的还有吴作栋,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总理在联合声明中说:“我们研究新的政治局势并考虑这一局势对今后的影响……是时候
期刊
我永远不会自称“我是中国通”,更不会承认“我是中国精”,我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中国问题的草根观察者,仅此而已,但却足够。    2003年“非典”,19岁的加藤嘉一独身闯北大,不会一句中文,没有中国朋友,一切从零开始。  如今,27岁的他已是中国最走红的日本人。作为北京大学研究员、身兼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专栏作家,他频繁现身央视、凤凰卫视发表言论,对中国时事进行全方面关注分析,曾受到胡锦涛主
期刊
房产税自“试点”之日起,就被视为“怪胎”,其合法性受到质疑。至于其作用,虽然有人说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控房价、调节收入分配,但它的“神通”,今天看来却小得可怜。    1月27日,房产税在备受争议中走上了试点之路。自推出至今,刚逾百日,这个“满月儿”再次成为众矢之的。5月7日,有媒体发文说,截止至5月5日,房产税实缴比例上海1%、重庆5% ,征收额度皆不足百万,房产税调控效果恐会落空。  房产税
期刊
王功权因为微博私奔一夜成名。他作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其实不仅是一个地道的商人,还是半个文人,甚至还是一个老“愤青”。  身材不高,圆脸盘托着招牌红鼻,一副黑边眼镜,外加一年四季不离头的帽子,这是王功权的招牌形象。  但不要小看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他。五十而知天命,王功权人生经历之丰富,为常人所不能及。他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是国内早年成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还是一些人眼中的怪人
期刊
当芙蓉姐姐头一次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时,她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芙蓉姐姐不愿意别人提起她的真名。尽管对于很多人而言,她的名字其实早就不是个秘密了。见面之前,她的助理特意强调,我们希望报道中不要使用真名,就用“芙蓉姐姐”。对于去年在某时尚杂志上出现的真名报道,他们感到很懊恼,“事先没有沟通好”。助理或许是出于宣传的考虑,而芙蓉姐姐本人则说,因为不希望被家里人看到。  5月21日,芙蓉姐姐在北京国
期刊
91年前,在浙江义乌乡下一间茅草房里,29岁的陈望道,在中国第一个全文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部马恩经典著作。由于陈望道在建党过程中的贡献,和他在语言修辞学中的突出成就,毛泽东对他一直很敬重。    口述:陈振新,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  陈光磊,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1960年代研究生  采访:本刊记者 郭田珍    “陈望道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人文社会科
期刊
吴宓和闻一多本来应该是最好的朋友,他比闻一多入清华学堂早一年,因为体育考试不及格,留学美国晚了一年,因而和比他低一级的闻一多同年放洋。按旧习惯说,即出于同门同科。以后,他们都曾在清华大学任教。  同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同为热爱中国文化、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具有相近学术和思想背景的文化名人,吴宓和闻一多却在很多地方形同水火。这一点在《吴宓日记》中多有披露。  闻一多被杀害的时候,吴宓已经离开了西南
期刊
称之为“三套集成” 的民间文化发掘和整理工作是一项盛大的文化事业,动员了小学教师、学生、医生等在内的大量人力收集民间音乐,一部份采风成果已经出版,如《山南民间歌谣集成》,我在其中找到了曾在西藏听过的最美的歌谣。    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在《云使》中,讲述一个药叉因怠忽职守而贬谪他乡,从而于“七月初他看到一片云飘上山顶,像一头巨象俯身用牙戏触土山”。这“恋缱绻而遭远别的多情种子”不免想起家中的娇妻,
期刊
“人不能做错事,一旦做错就再也回不了头。”    杨显文,一名信用社的基层员工,为何会成为一名疯狂的纵火犯?  惨案发生后,这一度成为人们难解的谜题。在家人和朋友的讲述中,一个矛盾的形象开始浮现。他是一名慈父,也是一名凶徒,他曾温文尔雅,也曾偏执暴躁,他会因善良而捐助穷困者,也会因贪婪而走上歧途。  我们梳理杨显文的人生轨迹,试图寻找他的犯罪逻辑,也寻找那点燃信用社大火的“火种”。    东坪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