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下击暴流临近预报方法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击暴流是对流风暴最常发生的天气现象,预报其初始爆发是强对流风暴预报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之一。提出一种综合使用雷达和探空观测资料的下击暴流临近预报算法。在对雷达基数据进行地物杂波抑制和径向速度退模糊以及对探空资料进行处理得到0℃、-20℃和最小相当位温高度的基础上,该算法首先进行风暴单体识别追踪和冰雹指数的计算;然后进行中层径向辐合特征和中气旋识别,并使之与识别的风暴单体相关联;最后提取诸多风暴单体的雷达特征量,经批量下击暴流和非下击暴流个例统计分析后挑选出下击暴流的雷达先兆因子9个作为模糊逻辑法的输入,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由此而来的无人机非法飞行也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为在公安领域内研究无人机防控手段和技术应用开辟新的方向,文章分析无人机相关探测、反制技术,提出公安系统应用的建议,并展望无人机管控的发展方向。
文章介绍了城市污水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组成及其危害,简要阐述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它们在城市污水溶解性有机物处理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化学分离与化学计量学分离相结合的三维荧光分析方法在城市污水溶解性有机物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前景。
为了探究青海省不同区域盐渍土强度特性的差异,以西宁硝湾和察尔汗万丈盐桥附近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利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研究了两个区域盐渍土在最优含水率状态下,不同围压和压实度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并通过微观机理阐述两个区域盐渍土抗剪强度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实度为90%、93%、97%时,西宁硝湾盐渍土的黏聚力分别为119.6、131.7、140.6 kPa,而察尔汗地区盐渍土的黏聚力分别为31.1、41.3、42.6 kPa,因此两个区域盐渍土的黏聚力
我国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已经开始大力地应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但是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很容易发生检验工作的质量问题,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难以起到维护食品安全的作用。为增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效果、提升检验的准确性,应着力进行检验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借助系统化的方法完成检验任务,针对性地控制检验质量,保证所获得结果的准确性,以免不符合标准、规格要求的食品进入到市场领域中。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质量控制建议,意在维
为探讨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环境影响,促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在早期设计阶段的预评估,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构建运营阶段建筑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以某地区222所党政机关,73所教育机构,31所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各类公共建筑运营1年的环境影响潜值,分析了公共建筑环境影响潜值与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以及全年使用时长的皮尔森相关性,分别建立了3类公共建筑环境影响潜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各类公共建筑与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以及全年使用时长呈高度相关;该回归模型偏差率均在12%以内,可用于该地
以往经济建设中,只重视GDP增长,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部门制定了长效发展策略,以便于保护当前气候环境。文章主要介绍了无人机全景技术,详细分析了无人机全景技术的应用流程,并且提出了四点有效策略,以供浙江人欣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借鉴分析。
e-Navigation战略的提出旨在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提升航运效率以及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文章围绕e-Navigation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事管理、海事服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详细介绍了该战略的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目标等。此外,针对当前我国e-Navigation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针对2020年5月4日发生在江南的一次飑线过程,在逐15 min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中,探讨了利用3DVAR方法同化雷达径向风、反射率和反演观测对短时降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冷启动时刻对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启动时刻同化反演水汽和云内温度观测,观测强回波区的水汽和降水回波区内位温增量为正。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背景场中虚假对流区的水汽减弱,对流被抑制;正的温度增量主要集中在观测回波大于背景模拟回波区,其增幅明显减小。相对于只同化雷达资料试验,同化“伪观测”资料能明显改善
基于WRF v3.9模式使用随机参数扰动MYNN边界层方案和RUC陆面过程方案参数对我国西南山地一次特大暴雨模拟,对比评估出山地暴雨集合预报中针对MYNN边界层、RUC陆面过程方案随机参数扰动的较优设置,主要结论如下:随机扰动MYNN边界层方案(SPPM)和RUC陆面过程方案(SPPR)参数试验,扰动的主要是地面和模式低层的变量,扰动能量从模式低层逐步向高层发展,两者相比扰动边界层方案能获得更大的扰动能量;较去空间相关尺度而言,SPPM方案对去时间相关参数的变化更敏感,而SPPR方案由于其扰动能量总体偏小
为准确评价玛沁县拉加镇曲哇釦萨H1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以及前期降雨入渗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确定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了滑坡数值模拟模型,采用SLOPE/W求得了天然状态下滑坡稳定情况,根据滑坡变形前期降雨情况,采用SEEP/W、SLOPE/W模块分析了降雨条件下滑坡的渗流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前期降雨对于滑坡的直接滑动影响不大,而是入渗后以增加土体自重的方式使滑坡中上部解体,继而推动下部土体变形。研究成果对类似堆积层淹坡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