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1961--2012年入汛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气象与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河南省100站降水和气温资料,利用REOF分析、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入汛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根据入汛日的不同,将河南省分为5个不同区域,分别为豫北区、豫东区、豫南区、豫西北区和豫西南区。2)平均来看,豫南区入汛最早,豫北区最晚。豫南区入汛日期最稳定,豫西南区入汛日期最不稳定。3)各区入汛时间分别有2~4a、6~8a和8—12a3个周期,但是3个周期出现的时间段在各个区域不尽相同。4)各区入汛日期均有提前的变化趋势,豫南区和豫西南区变化最明显,其中豫南区和豫西
其他文献
应用湿位涡理论,分析了两个发生在河南的台风远距离降水个例,讨论了湿位涡与台风远距离降水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个例中,河南具有有利于强降水发生的湿位涡特征;异常暴雨的发
对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监测可以提供生态系统状况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检测到人类或气候作用引起的变化。以2003--2012年MODIS的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采用最大值合
采用百分位法挑选出武汉站63次强降水事件,使用Hysplit模型模拟强降水事件不同高度上后向168h的运动轨迹并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武汉强降水发生时底层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南部边疆省份,其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全国的楷模。本文选取了2002—2012年间国内对广西当前民族关系的研究成果,经梳理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包含两大方面内容
乳化沥青冷再生具有环保、经济、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鉴于此,结合昆明市某高速公路工程对Marshall、VVTM、GTM成型方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展开研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1960—2013年南阳市地面气象月报表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简单相关系数法、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阳市高温日数的
利用山西省58个台站1960-2009年有观测记录的50a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位势高度场、NOAA逐月海温场资料,研究了山西省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山西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前期天气背景、大气环流演变及产生持续性强降雨的动力、热力和水汽等条件,分析了2008年6月广西出现的一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结果发现:这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从低涡系统的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等方面对2010年9月6—9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过程是在中高纬
山东半岛的冷流降雪一般出现在烟台、威海地区,且同一次过程两地区降雪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几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发现:低层风场的辐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触发机制,低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