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j82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其突出特点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主要对“学案导学”课堂操作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历史 学案导学 自主课 展示课
  从2014年起,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在我校全面展开。通过两年实践,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我校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学案导学”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得到的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概括为两课八环节,两课是指:自主课和展示课;八环节是指:(自主课)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展示课)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收缴学案→评价促进。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为案例进行阐述。
  一、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约20分钟)
  自主课上,下发“学案”,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浏览网页,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视频资料作为开篇,引入本课主题“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举国同庆,万众欢腾,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百年国耻一朝洗雪。紧接着播放“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的一段视频,这是中英两国领导人关于香港问题的一次重要谈判,“中国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不管用什么方式……”邓小平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坚定的不妥协的立场,一种民族的自信和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自学“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我引用了余光中的《乡愁》,让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体会作者“愁”之深,“愁”之切,离愁别苦,让人感受颇深,进而体会两岸同胞期盼统一,期盼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团聚的共同夙愿。汪辜会谈、九二共识、胡连相会、两岸三通让我们看到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看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美好前景。整节课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始终处在波澜壮阔的撞击和升华之中。
  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约20分钟)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方式解决,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本课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四个探究内容(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形成、内涵、意义);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意义;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共包括九个问题,其中在“统一之望”中,我利用“学习延伸”部分的一道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请收集有关历史和现实材料,分析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学生当堂搜集资料,进行讨论和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扣标整合,培养能力(约30分钟)
  展示课上,让学生就学习任务中的内容分组展示,主动参与,意在培养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如,在导学案的“统一之由”中有一个问题:“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小组的学生很好地利用了“历史纵横”中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内容。指出其谈话内容的最突出部分是“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台湾实行的“一国两制”,比港澳拥有更多更大的自治权,如台湾可以保留军队等。可见,“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而且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再如,在导学案的“统一之策”中,我设计的问题是:“关于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有何共同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第四小组学生认真阅读“学思之窗”中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两段话,进行回答,并让全班学生认识到香港的回归不仅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而进一步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四、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约10分钟)
  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交流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性、思想性等本质性内容,最后由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形成知识体系。
  五、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约10分钟)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当堂教学效果。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本环节我一般会设计5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
  六、收缴学案,评价促进
  展示课之后,上交导学案,教师细心查阅,并打出等级,作为平时成绩,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总之,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符合“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能更科学、更有效、更具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就能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肖学平.导学课堂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2]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3]林允修.“导学案”引领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中学生都经过九年的应试教育,觉得学习是一种无奈、一种痛苦的经历。他们中不少人对各方面(包括学习)都失去了信心,以各种理由逃避学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针对职中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阐述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通过给学生细分目标、教会学生批判接受知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恢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如何通过鼓励学生从行为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得社会的肯定,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计算机专
摘 要: 职业中学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实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实训教学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职业中学计算机实训课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几点能够有效提高职业中学计算机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旨在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职业中学 计算机实训课教学 新方法  引言  我国在
摘 要: 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课,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必须改革和创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案例渗透其中可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作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探究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应用  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进,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思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给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进行带来重大改革,使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都显著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积极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表现出自身的很多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  关键词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教为“学”服务,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把“我要学”变成“要我学”,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事情不能仅仅依靠老师。  一、注重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
摘 要: 目前,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最重要的方式,也成为中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在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本文在分析网络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从观念转变、内容创新、环境优化、方式改进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网络 中学思想政治 应对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以迅捷化、个性化、超越时空限制等特征,逐渐改变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
目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起病急,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上治疗仍十分棘手。高细胞因子血症和高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