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稻引种的遗传与利用评价

来源 :福建稻麦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给世界各国水稻育种改良计划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有效的联络纽带.它的目标任务是:交流优良种质资源,提供直接利用或作为杂交亲本;为育种家提供育种材料的评价场所,不同生态条件包括在不同气候、土壤、病虫及栽培条件下的性状表现;鉴定抗病虫、抗胁迫等亲本供体;评价基因与环境的互作;促进科学家交流与加强研究项目合作.福建省多年来承担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研究引种试种,观察这些品种(材料)在福建特定试验区的种植表现,提出评价和利用意见供育种单位利用参考.本文将2000年试验结果与利用评价综述,以供有关单位
其他文献
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民国历史档案资料语言和民国档案翻译工作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掌握民国档案翻译基本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提高民国档案翻译的准确性和科学
创造是对方法的改革,如同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一样。因此,创造性自学既是对学习规律的认识,又是对学习方法的改革。 然而,方法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 创造性自学首先要研究
D奇宝优52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于1997年用D奇宝A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在三明市试验示范表现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后期转
对10a间区试(邵武点)晚籼新组合试验材料分析表明:完成区试的22个组合与汕优63比较,组合增产因素是穗粒重中某一性状的提高,6个组合生产实践认为,生产需求是组合稳定性内在因素及利用价值综
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观的理论探讨为基础,以俭奢观的辩证分析为重心,以"好民所好,恶民所恶"的"絮矩之道"为旨归,基本上建构起了一个既继承以往又正视现实且面向未来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现行的高校“两课”教学方案进行了重新整合.并将“两课”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
近20a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发展了多种分子标记,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较为常见的五种分子标记类型及其在作物品种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
Ⅱ优15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3月通过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1997年引入建瓯市,经过4a试验
期刊
本文分析研究了利用WEB方式实现课题网络化管理的技术,并且结合ASP与SQL2000给出了基于WEB技术的网络化课题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