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术后单纯腔内近距离治疗的早期内膜癌患者临床结果。
方法2004—2013年在我院行术后单纯腔内近距离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58例。根据2009年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 a期105例,Ⅰ b期53例。主要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42例,占89.9%),病理分级为G3级者17例(10.8%)。使用192Ir源后装治疗机,照射区域为阴道顶端及上1/2段阴道,参考点定义为阴道黏膜下0.5 cm,照射剂量25~30 Gy分5~6次。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
结果5年样本量63例。5年OS、PFS、LR、DM率分别为97.6%、91.9%、2.9%、2.8%。全组病例均未出现阴道复发。未出现≥3级急慢性胃肠道、泌尿系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脉管间隙侵犯仍是影响OS率(OR=0.087,95% CI为0.009~0.813,P=0.032)和PFS率(OR=0.091,95% CI为0.018~0.459,P=0.004)的因素。
结论术后单纯腔内近距离治疗早期内膜癌患者的疗效良好,淋巴脉管间隙侵犯是影响OS和PFS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