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小病人”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怪病:心病跑到身体上
  安琪是个11岁的小女孩,漂亮活泼,本该欢快地生活在校园里,却休学呆在家里半年多了。因为安琪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一上学就肚子疼,就呕吐,甚至神情恍惚,管妈妈叫大姨,……
  安琪最初出现以上症状是在三年级的时候。起初是肚子疼,母亲以为她是装病。后来,安琪的症状加重了,不仅肚子疼,还开始呕吐,特别是每到星期一准犯病。母亲这才感到孩子不是装病那么简单。于是,每次孩子再犯病,母亲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把孩子接回家,百般呵护。让人奇怪的是,安琪每次闹病后回到家,很快就好了。只要呆在家里就好好的,一去学校就犯病。
  六年级时,安琪犯病更勤、更严重,甚至不能上学了。更为严重的是,安琪有时候还精神失常。一天早上,妈妈正安排已起床的安琪去上学,可一转眼安琪又躺到了被窝里。等妈妈再叫她起床上学的时候,安琪开始对妈妈说胡话了:大姨呀,您别让她上学了,您再让她上学,我还让她吐,还让她犯病……说着说着,就又哭又笑。孩子莫非撞上鬼了?这把安琪母亲吓坏了。
  就这样,安琪休学离开了校园,每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这期间,父母带安琪跑了好多家医院,都没查出她身体有什么毛病。
  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女孩,就这样整天闷在家里,离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这无异于给她的心灵隔断了阳光和空气。安琪父母非常焦虑,无奈之下终于与我取得联系,开始了心理咨询。
  安琪的怪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安琪的症状心理学上叫躯体化现象,就是在人遇到某些心理压力或心理困境的时候,会表现为一些躯体上的症状,通俗地说,就是心病跑到了身体上。至于安琪所谓精神失常,如说胡话、又哭又笑等,属于癔症的症状。癔症也属于心意性反应,实质也是心病跑到了身体上。不过,这都是潜意识里的活动,所以,安琪的症状不是装病,是不知不觉地在“扮演病人”。
  探究:心病在哪里
  那么,安琪究竟有什么心病,究竟遇到了什么心理压力或心理困境呢?
  原来,安琪是个养女,是刚出生就被母亲抱养来的。由于没有母乳,小生命全靠母亲用奶粉一点一点喂养大的。亲友们都鲜明地感到,安琪母亲对孩子身体的照料,可以说是百般呵护、千般疼爱,比亲生的还要疼上十倍、百倍。同时,在学习上,安琪母亲又对孩子要求很严、很高,这给孩子的压力很大。
  另外,在安琪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发生了意外,父母离婚了。不久,安琪父亲再婚了,安琪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去奶奶家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安琪开始出现了上述症状。勉强坚持到了六年级,安琪就不能正常上学了。后来,安琪有了新爸爸。新爸爸对安琪也特别关心疼爱。但是,即使这样,安琪还是不能正常上学。
  然而当安琪坐在我面前的时候,她没有一点病态,眨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悄悄告诉我,每次自己犯病的时候,妈妈都非常着急害怕,说话结结巴巴、两手哆哆嗦嗦的,有时候都急得直哭。妈妈每次把她接回来,赶紧让她躺倒床上,给她盖好被子,甚至搂着她,不知道怎样才好。这时候,新爸爸更是无微不至。每到这时候,安琪就感觉真温暖、真幸福。
  至此,安琪出现躯体化反应的深层次心理根源找到了。虽然安琪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由于安琪母亲怕失去孩子的深层次心理的作用,她对孩子的身体给予了过分关注与呵护甚至到了敏感的程度。母亲的敏感自然诱发了孩子的敏感。这是安琪容易出现躯体化反应的心理背景。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常常有些孩子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很好地适应这个转折期,而出现学习上的滑坡。安琪的母亲又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以及安琪父母的离异,无疑会加重安琪的心理压力,让幼小的心灵感到生活陷入难以面对的困境。于是,安琪不自觉地躲到疾病里来逃避困境了。而安琪每次闹病,都得到了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过度照顾和逃避上学的“附带好处”,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躯体化反应,形成了惯性。于是,只要“需要”的时候安琪就会“犯病”。
  矫治:坚持,坚持,再坚持
  安琪求助愿望很强,知道自己总这样呆在家里当小病人很不好,自己必须得回到学校。为了帮助安琪积极自救,首先我从认知调整方面入手。我用安琪能听懂的语言,具体地说明了造成她这种状况的原因,让她确信自己的身体没有病,只要勇于战胜自己,就能重新回到学校。并且我给安琪列举了类似的战胜自我的案例。安琪听说自己的身体没有毛病,自己可以回到学校,眼睛亮了起来,人也精神了,大声地说:“我也能战胜自己,我明天就去上学,再犯病也要坚持。”我知道安琪战胜自我是需要相当顽强的努力的。为了让安琪做好心理准备,我给她列举了战胜自我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最后我们拉钩约定:坚持,坚持,再坚持!
  随后,我也与安琪的家长进行了详尽的沟通。安琪母亲看清了孩子的问题,也看到了希望。并表示一定好好配合治疗。
  解决了认识问题,接下来就需要坚定地进行行为矫正了。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我要求安琪的父母一定要“撤销”以前给予安琪扮演病人时的“附带好处”。同时,我要求安琪不要因为犯病就逃避学校,要带病坚持上学。同时告诉安琪的家人在孩子犯病的时候,父母再也不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当然,在孩子坚持上学表现正常的时候,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对于行为矫正也是非常必要的。
  安琪母女合作很好。一周后一家人再次来访的时候,安琪已经能够在学校比较正常地学习了。安琪说,第一天上学刚到学校就开始反胃,在她就要受不了想回家的时候,想起来和我约定的坚持、坚持、再坚持,她就坚持了下来。第二天上学还是有点反胃,强忍着继续坚持,但比第一天容易多了,到周末的最后一天就基本没什么事了。同时,安琪说她上下学不用妈妈接送了,周末几个同学还要来她家里玩呢。说到这里,安琪为自己战胜自己快乐地笑起来。还几分得意地说:“原来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比一个人呆在家里好上一万倍。”
  为了巩固安琪的成功感,强化她那种战胜自我的正面行为,我和安琪一起总结了她的成功: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学校,是第一个成功;在学校闹病的时候终于坚持了下来,是第二个成功;不用妈妈接送而独立上下学,是第三个成功;和同学们成了好伙伴,是第四个成功……真是太棒了,刚刚几天的功夫有这么多成功!
  安琪专注地听着,她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自信,相信她一定能走出自己的“怪病”,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去。
  (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责编:王敬川
其他文献
普遍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一般较注重的是技能传授,而忽略了对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了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取胜,他们把大部分精力
职业标准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尺度,起着指导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企业评价员工标准的作用。然而,现行的职业标准并没有真正发挥引领作用。本文依据胜任力理论
配电网处于电网末端,节点多距离短、合环运行困难、调控效果有限,导致了配电网应对“定制电力需求”和“源、荷随机波动”的灵活性不足。应用传统调控手段将无法实现馈线负载不均衡、分布式能源消纳、故障快速隔离、定制电力难以实现等问题。柔性多状态开关作为功能全面的柔性设备可有效避免传统调控手段的局限性。柔性多状态开关最早由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于2010年提出,通常又将其称为软常开节点(Soft Normally
报道了分布在中国海域45种钵水母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地理分布及其各海区区系特点,并与邻近海域相比较.研究表明:南海区钵水母类属于印度一马来区系,与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海域
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学名为两色金鸡菊,属于菊科中一年草本植物。研究证明,雪菊具有抗菌、抗凝、抗氧化、抗衰老、“降三高”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处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观其形势,除了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战后恢复措施,也有某些发达国家的援助
山西芮城县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但或许因为太多“名声显赫”的古物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本文的主角广仁王庙,在很长的时间里渺不可闻……
孩子学习困难多动症是主因在少儿心理诊室,经常有许多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心急如焚地前来咨询。尤其是在刚开学与临近学期结束时。经过与孩子的交谈、进行学业相关心理
随着船舶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类海洋结构物的设计理念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大型海洋结构物因其重心高,迎风面积大,在海上受到风载荷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具有巨大迎风面积海洋结构物的风载荷作用特点,分别选择了超大型油轮和多种装载状态下超大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根据船舶型线图建立了船舶的三维模型,利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在数值仿真软件中合理的设定了
<正>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同型半胱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