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 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IF-1α,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学科已然成为近年来高考考生的热门志愿,如何将新闻专业办好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记者、主持人、编辑已成为高校新闻专业的重要工作。本文将打
目的:观察胶原膜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M)促进兔颅顶部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建立兔颅顶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2cm×2cm)。将5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胶原复合bF
将Prl粗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纯化。在凝胶过滤层析后,发现两种分子量不同的Prl同工酶(PrlEl,PrlE2)。以Suc-(Ala)2-Pro-Phe-PNA为底物时,Prl酶的Km值
研究蜡蚧轮枝孢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的产生水平与其对桃蚜毒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产酶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著性,而且产酶水平的高低与其对桃蚜若虫毒力的变化表现
发展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百度公司联合创建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旨在以当前互联网和大
[摘要]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评价下颌骨BMMSCs体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取兔下颌骨
采用PCR—SSCP技术,用两对引物分析了GnRH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1部分序列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2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对于引物1扩增片段,2个绵羊品种均只检测到AA基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犬牙髓干细胞,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克隆化传代法培养犬牙髓干细胞,获得多克隆来源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法鉴定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扩大培
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的三维变化。方法:选取双颌前突成人患者24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三维扫描,测量27个软组织项目。所有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
目的:探讨牙龈增生、牙龈炎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固定矫治患者中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正畸治疗中或刚刚拆除矫治器的患者250名,随机分为2组。在接受矫治6~12个月和≥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