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滁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为促进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具有职业化倾向的劳动力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积极性,本研究在摸清楚本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该部分农民个体出发,探究影响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对于进一步改进培训措施、优化培训内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和供给机制、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农业大市,是首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导,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7.5%,种植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47.7%,林业和农业服务业产值占比明显小。
  二、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职业农民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在适应市场能力方面,经营>服务>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从地位来看,粮食作物生产保障的是“米袋子”,养殖业、经济作物生产保障的是“菜篮子”。可见从事粮食生产的职业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最弱,但地位最重要。另外从教育培养和政策扶持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滁州市应将从事粮食生产的大户、家庭农场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先选择对象。基于此,本研究以滁州市区域内的种粮大户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影响其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主客观因素及培训存在的供给和机制等制约因素。
  (二)数据来源。基于研究对象,本次采取培训现场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形式;问卷采用自填式,现场发放即时回收。本次调研,问卷前后发放共260份,除去数据失真的问卷,有效份数为238份,有效率为91.5%,达到本研究的要求。
  三、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基于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拟选取的变量: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共11个变量。
  (二)研究假设
  根据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情况,本研究认为种粮大户样本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受到自身个体情况、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和自身文化修为情况多个因素的影响,故此作出如下研究设想:
  1. 种粮大户的个体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年龄。年龄越小的种粮大户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强,而年龄偏大的相对较弱,并对自身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周期长产生忧虑,侧重于当前的农业职业化现状从而偏向于参与培训。所以,本研究认为年龄与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性别。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种粮大户以男性居多,部分女性种粮大户,除了从事农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外,还承担家庭的照看责任,出来培训的时机有限,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基于此,本研究预期男性参加培训的意愿高于女性。
  (3)受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关系到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接受意愿以及接受程度,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的受教育年数与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受教育年数的统计方法定为:文盲或半文盲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按12年,大专为15年,大学为16年。
  (4)对新型农民相关培训政策是否了解。在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背景下,种粮大户对相关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越了解,则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利好,就越倾向于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了解的程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 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种粮大户对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认同度越大,则越希望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设想种粮大户关于此项的认同度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种粮大户对自身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参加培训意愿的强弱。若种粮大户对当前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满意度越低,则越希望参加培训以提升自身此项的不足。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满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与粮食市场相关的行业众多,种粮大户及时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关系到自身的收益。如果越缺乏这方面的了解渠道,或越缺少与相关粮食加工企业的对接,则种粮大户越急切参加培训急于了解相关信息。故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的缺乏情况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 自身文化修为和培训经历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平时学习习惯。人们日常行为常受到心理习惯的影响。平时喜欢关注农业信息的种粮大户,思维较活跃,较其他农民更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具有学习习惯的种粮大户更倾向于参与培训来学习。
  (2)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决定个人的处事风格与日常意识。若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越不足,越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的不满意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培训经历。培训经历对种粮大户可能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就是种粮大户在参加培训后深感自己的不足而越愿意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种粮大户参加培训后,感觉没什么收获甚至感觉增加了机会成本,而产生消极或不愿意再参加培训的意愿。本研究在调研中发现,有过培训经历的种粮大户有占93%的比例愿意再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意愿与其培训经历成正相关。   (4)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经调研发现,种粮大户最看重的是培训内容,如果培训内容越贴近他们的需求,越能激发他们参加培训,否则效果相反。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预期与其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满意度成正相关。
  (三)模型的选择
  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可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参加两种情况。此类属于二元选择性问题,在进行量化处理时,通常将问题相应转化成数值“0”和“1”来表示。设定1表示愿意,0为不愿意。在统计方法的选取上,依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及研究目的,采用多元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这11个自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自变量间不能存在因果关系和多重共线性条件的要求。
  计量模型变量、变量的赋值、描述性统计及变量作用预期方向见表1。从该表可以看出,种粮大户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占到样本含量的75%,达到178人。从各变量的均值来看,种粮大户愿意参加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年龄以中年为主;受教育程度基本在初中以上而略低于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了解上,大都了解很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多数感觉较为缺乏;对粮食市场行情的了解及时性上较差;在农业信息的学习上大多数种粮大户基本能做到经常浏览相关信息;对自身文化素质修为上普遍感觉很弱,仍需提升;在调研的样本中87.39%的种粮大户有过培训经历;有85.29%的种粮大户表示培训贴近自身的需求。
  (四)结果与分析
  将变量纳入模型按照强行进入法,使用Wald卡方统计量,对所选的11个解释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经SPSS20.0版软件分析结果见表2。模型的-2倍的似然比(-2 Log likelihood)的对数值为76.031a,决定系数Cox
其他文献
中国农民是最伟大的群体。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积极参军拥军参战,中国革命才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了全国胜利;新中国建设时期,广大农民种粮保粮食安全,提供廉价农产品支持发展工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推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可以说,广大农民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根本性的贡献。2009年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山东考察时说:“农民过去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教材建设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  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教材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它提供了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和个人发展所需的知识,设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活动,常扮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公布。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有何意义?在推进过程中,农民的权益怎么保证?如何避免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后造成“非粮化”“非农化”,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专家。  以经营规模适度为目标,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  《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每个养猪场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作为整个猪场持续性的生产力,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母猪的饲养管理整体上分为待配、妊娠、分娩和泌乳等四个阶段,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所以各阶段饲养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五点:一是合理分群,二是适当运动,三是调教管理,四是定期称重和测量,五是日常管理。尤其是哺乳期母猪需要特别做好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好母猪的
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广校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抓手,以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模式,使参训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技术,提高了参训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和产业增收能力,培训成效显著。据统计,2011年至2012年5月底,全省培训农民306.72万人次,参训职业农
恭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它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毗邻阳朔县。在本期的节目当中,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月柿和槟榔芋。月柿有着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本片介绍了莲花镇和西岭乡的种植基地以及月柿的加工技术。槟榔芋同样为恭城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本片介绍恭城槟榔芋的种植情况以及食用的方法等内容。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现已知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等。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经研究表明,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毛细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
农广校具有系统办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农村基层、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因此,加强各级农广校特别是县级农广校建设至关重要。  一方面,各省、市级农广校要进一步强化体系意识,身子向下沉、脚步向下迈,深入调研、摸清情况,聚焦重点、攻坚克难,一个县一个县去抓、一个县一个县去促,把县级农广校建设一抓到底。“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个口号不但要喊出来,更
青蛙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每到夏季,农村的沟边路边经常可见。青蛙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人工驯化青蛙吃饲料很难,因而养的人不多。在本期节目中,就向观众朋友们介绍重庆小伙张孝君是如何通过养蛙创富的。张孝君是个很有胆识的人,他看准市场上青蛙少、需求量大这个商机,投身养蛙行业7年,经历洪水阻挠、天敌侵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让张孝君的养蛙路充满了坎坷。然而,他最终在几个好兄弟的帮助下,成功地驯化了青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总人口80.8万人,市域面积667.3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之一。界首市农广校作为试点工作实施单位,201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分级分产业认定标准,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界首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实践  (一)认定管理工作现状  2013年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以来,界首市农广校按照《界首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