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滁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为促进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具有职业化倾向的劳动力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积极性,本研究在摸清楚本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该部分农民个体出发,探究影响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对于进一步改进培训措施、优化培训内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和供给机制、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农业大市,是首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导,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7.5%,种植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47.7%,林业和农业服务业产值占比明显小。
二、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职业农民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在适应市场能力方面,经营>服务>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从地位来看,粮食作物生产保障的是“米袋子”,养殖业、经济作物生产保障的是“菜篮子”。可见从事粮食生产的职业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最弱,但地位最重要。另外从教育培养和政策扶持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滁州市应将从事粮食生产的大户、家庭农场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先选择对象。基于此,本研究以滁州市区域内的种粮大户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影响其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主客观因素及培训存在的供给和机制等制约因素。
(二)数据来源。基于研究对象,本次采取培训现场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形式;问卷采用自填式,现场发放即时回收。本次调研,问卷前后发放共260份,除去数据失真的问卷,有效份数为238份,有效率为91.5%,达到本研究的要求。
三、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基于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拟选取的变量: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共11个变量。
(二)研究假设
根据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情况,本研究认为种粮大户样本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受到自身个体情况、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和自身文化修为情况多个因素的影响,故此作出如下研究设想:
1. 种粮大户的个体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年龄。年龄越小的种粮大户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强,而年龄偏大的相对较弱,并对自身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周期长产生忧虑,侧重于当前的农业职业化现状从而偏向于参与培训。所以,本研究认为年龄与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性别。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种粮大户以男性居多,部分女性种粮大户,除了从事农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外,还承担家庭的照看责任,出来培训的时机有限,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基于此,本研究预期男性参加培训的意愿高于女性。
(3)受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关系到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接受意愿以及接受程度,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的受教育年数与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受教育年数的统计方法定为:文盲或半文盲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按12年,大专为15年,大学为16年。
(4)对新型农民相关培训政策是否了解。在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背景下,种粮大户对相关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越了解,则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利好,就越倾向于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了解的程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 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种粮大户对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认同度越大,则越希望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设想种粮大户关于此项的认同度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种粮大户对自身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参加培训意愿的强弱。若种粮大户对当前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满意度越低,则越希望参加培训以提升自身此项的不足。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满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与粮食市场相关的行业众多,种粮大户及时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关系到自身的收益。如果越缺乏这方面的了解渠道,或越缺少与相关粮食加工企业的对接,则种粮大户越急切参加培训急于了解相关信息。故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的缺乏情况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 自身文化修为和培训经历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平时学习习惯。人们日常行为常受到心理习惯的影响。平时喜欢关注农业信息的种粮大户,思维较活跃,较其他农民更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具有学习习惯的种粮大户更倾向于参与培训来学习。
(2)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决定个人的处事风格与日常意识。若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越不足,越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的不满意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培训经历。培训经历对种粮大户可能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就是种粮大户在参加培训后深感自己的不足而越愿意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种粮大户参加培训后,感觉没什么收获甚至感觉增加了机会成本,而产生消极或不愿意再参加培训的意愿。本研究在调研中发现,有过培训经历的种粮大户有占93%的比例愿意再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意愿与其培训经历成正相关。 (4)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经调研发现,种粮大户最看重的是培训内容,如果培训内容越贴近他们的需求,越能激发他们参加培训,否则效果相反。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预期与其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满意度成正相关。
(三)模型的选择
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可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参加两种情况。此类属于二元选择性问题,在进行量化处理时,通常将问题相应转化成数值“0”和“1”来表示。设定1表示愿意,0为不愿意。在统计方法的选取上,依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及研究目的,采用多元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这11个自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自变量间不能存在因果关系和多重共线性条件的要求。
计量模型变量、变量的赋值、描述性统计及变量作用预期方向见表1。从该表可以看出,种粮大户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占到样本含量的75%,达到178人。从各变量的均值来看,种粮大户愿意参加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年龄以中年为主;受教育程度基本在初中以上而略低于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了解上,大都了解很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多数感觉较为缺乏;对粮食市场行情的了解及时性上较差;在农业信息的学习上大多数种粮大户基本能做到经常浏览相关信息;对自身文化素质修为上普遍感觉很弱,仍需提升;在调研的样本中87.39%的种粮大户有过培训经历;有85.29%的种粮大户表示培训贴近自身的需求。
(四)结果与分析
将变量纳入模型按照强行进入法,使用Wald卡方统计量,对所选的11个解释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经SPSS20.0版软件分析结果见表2。模型的-2倍的似然比(-2 Log likelihood)的对数值为76.031a,决定系数Cox
一、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农业大市,是首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导,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7.5%,种植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47.7%,林业和农业服务业产值占比明显小。
二、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职业农民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在适应市场能力方面,经营>服务>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从地位来看,粮食作物生产保障的是“米袋子”,养殖业、经济作物生产保障的是“菜篮子”。可见从事粮食生产的职业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最弱,但地位最重要。另外从教育培养和政策扶持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滁州市应将从事粮食生产的大户、家庭农场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先选择对象。基于此,本研究以滁州市区域内的种粮大户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影响其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主客观因素及培训存在的供给和机制等制约因素。
(二)数据来源。基于研究对象,本次采取培训现场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形式;问卷采用自填式,现场发放即时回收。本次调研,问卷前后发放共260份,除去数据失真的问卷,有效份数为238份,有效率为91.5%,达到本研究的要求。
三、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基于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拟选取的变量: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共11个变量。
(二)研究假设
根据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情况,本研究认为种粮大户样本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受到自身个体情况、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和自身文化修为情况多个因素的影响,故此作出如下研究设想:
1. 种粮大户的个体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年龄。年龄越小的种粮大户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强,而年龄偏大的相对较弱,并对自身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周期长产生忧虑,侧重于当前的农业职业化现状从而偏向于参与培训。所以,本研究认为年龄与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性别。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种粮大户以男性居多,部分女性种粮大户,除了从事农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外,还承担家庭的照看责任,出来培训的时机有限,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基于此,本研究预期男性参加培训的意愿高于女性。
(3)受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关系到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接受意愿以及接受程度,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的受教育年数与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受教育年数的统计方法定为:文盲或半文盲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按12年,大专为15年,大学为16年。
(4)对新型农民相关培训政策是否了解。在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背景下,种粮大户对相关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越了解,则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利好,就越倾向于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了解的程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 涉及农业生产环节情况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种粮大户对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认同度越大,则越希望参加培训。因此,本研究设想种粮大户关于此项的认同度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
(2)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种粮大户对自身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参加培训意愿的强弱。若种粮大户对当前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满意度越低,则越希望参加培训以提升自身此项的不足。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掌握的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满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与粮食市场相关的行业众多,种粮大户及时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关系到自身的收益。如果越缺乏这方面的了解渠道,或越缺少与相关粮食加工企业的对接,则种粮大户越急切参加培训急于了解相关信息。故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的缺乏情况与其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 自身文化修为和培训经历对参加培训有影响
(1)平时学习习惯。人们日常行为常受到心理习惯的影响。平时喜欢关注农业信息的种粮大户,思维较活跃,较其他农民更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具有学习习惯的种粮大户更倾向于参与培训来学习。
(2)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决定个人的处事风格与日常意识。若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越不足,越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对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感觉的不满意度与其参加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
(3)培训经历。培训经历对种粮大户可能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就是种粮大户在参加培训后深感自己的不足而越愿意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种粮大户参加培训后,感觉没什么收获甚至感觉增加了机会成本,而产生消极或不愿意再参加培训的意愿。本研究在调研中发现,有过培训经历的种粮大户有占93%的比例愿意再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因此,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意愿与其培训经历成正相关。 (4)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经调研发现,种粮大户最看重的是培训内容,如果培训内容越贴近他们的需求,越能激发他们参加培训,否则效果相反。所以,本研究预期种粮大户参加培训的预期与其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满意度成正相关。
(三)模型的选择
种粮大户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可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参加两种情况。此类属于二元选择性问题,在进行量化处理时,通常将问题相应转化成数值“0”和“1”来表示。设定1表示愿意,0为不愿意。在统计方法的选取上,依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及研究目的,采用多元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性别(X1)、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是否了解(X4)、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看法(X5)、农业现代化技术掌握情况(X6)、对粮食市场行情了解情况(X7)、平时学习习惯(X8)、自身文化素质修养(X9)、培训经历(X10)和培训内容能否达到需求(X11)这11个自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自变量间不能存在因果关系和多重共线性条件的要求。
计量模型变量、变量的赋值、描述性统计及变量作用预期方向见表1。从该表可以看出,种粮大户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占到样本含量的75%,达到178人。从各变量的均值来看,种粮大户愿意参加培训的以男性居多;年龄以中年为主;受教育程度基本在初中以上而略低于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了解上,大都了解很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多数感觉较为缺乏;对粮食市场行情的了解及时性上较差;在农业信息的学习上大多数种粮大户基本能做到经常浏览相关信息;对自身文化素质修为上普遍感觉很弱,仍需提升;在调研的样本中87.39%的种粮大户有过培训经历;有85.29%的种粮大户表示培训贴近自身的需求。
(四)结果与分析
将变量纳入模型按照强行进入法,使用Wald卡方统计量,对所选的11个解释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经SPSS20.0版软件分析结果见表2。模型的-2倍的似然比(-2 Log likelihood)的对数值为76.031a,决定系数C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