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国VS韩国的比赛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拦网出色,但在发球、一传和进攻等技术环节的应用和发挥跟韩国队还有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国VS韩国;技术统计
2012年6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日本站暨亚洲区资格赛在东京继续进行,中国男排迎战第五个对手韩国队。中国队在上一场战胜东道主日本队后信心大增,面对进军无望的韩国队,中国队只要取胜就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韩国队在上一场战胜委内瑞拉队之后也是士气大增,准备奋力一搏,比赛中打得异常顽强,中国队两度落后两度扳平,决胜局双方打的更为激烈,在多次平分后,还是以13:15惜败韩国队。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三国男排实力在伯仲之间,中国队打日本队不落下风,但却对韩国屡屡饮恨,陷入怪圈无法自拔。因此,仔细探究其中缘由,旨在为今后中国男排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或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国队VS韩国队的五局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新浪网和中国新闻网,查阅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2.2录像观察法:观看中国VS韩国的比赛录像,并对本场比赛技术效果进行了统计,为本文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对中韩两支球队比赛中的技术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
1.2.4 对比分析法:对中韩两支球队的比赛结果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VS韩国五局比分情况的统计分析
中国VS韩国五局比分分别是:21:25、25:22、20:25、25:14、13:15,中国男排虽在局分上以2:3惜败,但在总得分却以104:101占优,这表明中国男排的整体实力至少不弱于韩国队。此场比赛,中国队的发挥起伏很大,对关键球的把握欠佳,首局较为明显,两次领先两次被韩国队追平,在21平后连续失分,错失良局。次局,中国队凭借拦网和进攻优势,25比22扳回。第三局的后半段当比分接近时却遇裁判员两次有争议判罚,错失翻盘良机。中国队打得最为出色的第四局,则多点开花,使韩国队无力还击,此局中国队净胜11分。决胜局,中国队一攻、一传接连出现问题,最后两个关键球处理不佳,最终13比15憾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落选赛中国队与伊朗打满五局告负,与韩国队又是五局饮恨,而且均是决胜局2分惜败。这表明,中国男排关键球出手不是不够冷静,就是不够坚决,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男排队员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中国队今后的训练在这方面亟待提高。
2.2 发球技术统计与分析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攻击性强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为防反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国VS韩国一战,没有出线压力的韩国队,依靠拼发球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少麻烦,使中国队一开场便陷入被动。此场比赛,中国队发球多采用跳发和上手发飘球,经统计中国队发球一项共得3分,其中仲为君发球得2分占个人总得分的18.18%,陈平发球得1分占个人总得分的4.35%,其他队员在发球一项均不得分。韩国队在发球一项,除了韩善沫得2分,申永锡得1分外,其他队员同样不得分。从技术统计上来讲,尽管仲为君和陈平的发球具有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发球稳定性不高,自杀失误偏多,而梁春龙、边红敏、张晨等队员的飘球又基本上不具威。因此,中国队在落选赛中基本上没有给对手一攻实施任何压迫,从而为自己的拦防造成不小的难度。如何能够在加强发球威胁的同时减少失误,怎样将大力跳发和跳飘球有效结合,将成为日后中国男排另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
2.3 拦网技术统计分析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使拦网技术不单纯是一项防守技术,而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有效地拦网不仅可以克制对方的进攻,还能削弱对方的锐气,动摇对方信心,给对方造成心理威胁。[1]经统计可知,中韩两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98.57cm、193.71cm,平均身高相差4.86cm;中韩两队的平均拦网高度分别为336.57cm、312.42cm,两队拦网高度的平均值相差4.15cm。身体形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2]中国队凭着身高优势和精湛的拦网技术只拦网一项拿下18分,其中梁春龙拦得6分,张晨和仲为君各拦3分;中国队在拦网环节以18∶8净胜韩国队10分,充分展现了中国男排的网上实力。虽然中国队的拦网对韩国队的进攻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但韩国队下手仍然坚决,抓住了很多反击的机会,尤其是第三局对韩国队二号位强攻的拦、防不利,使其连连反攻得分。中国男排要想在今后的比赛中掌握网上的主动权,就要在保持拦网高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个人拦网的判断和时机,并在集体拦网的配合上下功夫,以便提高个人和集体的拦网技术水平。
2.4 进攻技术统计分析
扣球技术是进攻技术里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扣球是当今世界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同时扣球得分的能力也是衡量一支队伍网上实力的重要依据,最能体现一个队伍的进攻战术质量和效果,是取胜的关键所在。[3]此场比赛,中国队全队进攻一项得59分,韩国队得66分,仅此一项中国队就落后韩国队7分。中国队虽然拦网占优,但在主动进攻环节却暴露出强攻不强、快攻不快的弱点。从全场五局比赛看,韩国队有四局的进攻得分都多于中国队,只有第四局中国队进攻得分多于对手,这也是此场比赛中国队打得十分艰难的主要技术原因。特别是在第五局,在双方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两队都力求一次攻和反击的命中率,韩国队扣中12次,而中国队进攻仅得9分,这也是决胜局中国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此外纵观中国队这7场比赛,在对阵伊朗、韩国以及澳大利亚队时,都出现过在关键时刻不下球,被对手趁机获胜的局面,足以说明中国队强攻不强,再次验证了中国队员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2.5 一传技术统计分析
一传是接发球和反攻中防守的重要环节,也是组成进攻战术的基础,如失误或不到位,可造成直接失分或无法实现预定的进攻战术,一传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国队尽管拥有世界杯最佳自由人任琦,但整个球队的防守能力不强,后排起球率偏低。中国队大多比赛一传到位率只有40%左右,没有一传的保障,快攻战术也很难打出来。较之于韩国队,中国队下三路的防守功夫一般。中国队只有依靠一传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防反机会,才会提高取胜把握。此场比赛主教练周建安派出张晨与仲为君搭档加强进攻,但仲为君一传不好,在面对发球冲击时需要张晨的一定协助,而张晨的接发球范围一旦增加不但进攻保证下降,一传到位率也会随之降低,中国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可见,中国队在主攻位置上需要培养一个攻守兼备的球员,如若仲为君能够保证接发球的到位率,中国男排的前景势必会乐观一些。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男排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效果不佳,心理素质不过关。拼发球主动失误太多,仲为君和陈平虽然发球均有进账,但发球稳定性不高,自杀失误太多。中国队拦网出色,仅此一项净胜韩国队10分,但进攻不足,强攻不强,关键时刻不下球,让韩国队抓住防反的机会,错失好局。中国队较之韩国队的防守能力一般,起球率偏低。
3.2 建议
3.2.1在提高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注重赛前的心理疏导。
3.2.2发球方面加强大力跳发球的练习,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和得分率。
3.2.3拦网方面要充分发挥身高优势,在训练中加强拦网起跳时机、手型和线路的练习,提高集体拦网的能力。
3.2.4进攻方面应加强调整球和多点进攻的练习,培养主攻与二传的默契度,提高扣球的得分率。
3.2.5一传方面在今后的训练中注重个人基本功的练习,保证一传的到位率。
参考文献:
[1]高宝龙.对第 29 届奥运会中外女子排球队得、失分的统计与分析——探讨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优势和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09( 2) : 30 -35.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刘宁凌, 杨建辉. 2008 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得失分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9(3): 100-103.
作者简介:
王汇军(1986~),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国VS韩国;技术统计
2012年6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日本站暨亚洲区资格赛在东京继续进行,中国男排迎战第五个对手韩国队。中国队在上一场战胜东道主日本队后信心大增,面对进军无望的韩国队,中国队只要取胜就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韩国队在上一场战胜委内瑞拉队之后也是士气大增,准备奋力一搏,比赛中打得异常顽强,中国队两度落后两度扳平,决胜局双方打的更为激烈,在多次平分后,还是以13:15惜败韩国队。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三国男排实力在伯仲之间,中国队打日本队不落下风,但却对韩国屡屡饮恨,陷入怪圈无法自拔。因此,仔细探究其中缘由,旨在为今后中国男排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或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国队VS韩国队的五局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新浪网和中国新闻网,查阅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2.2录像观察法:观看中国VS韩国的比赛录像,并对本场比赛技术效果进行了统计,为本文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对中韩两支球队比赛中的技术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
1.2.4 对比分析法:对中韩两支球队的比赛结果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VS韩国五局比分情况的统计分析
中国VS韩国五局比分分别是:21:25、25:22、20:25、25:14、13:15,中国男排虽在局分上以2:3惜败,但在总得分却以104:101占优,这表明中国男排的整体实力至少不弱于韩国队。此场比赛,中国队的发挥起伏很大,对关键球的把握欠佳,首局较为明显,两次领先两次被韩国队追平,在21平后连续失分,错失良局。次局,中国队凭借拦网和进攻优势,25比22扳回。第三局的后半段当比分接近时却遇裁判员两次有争议判罚,错失翻盘良机。中国队打得最为出色的第四局,则多点开花,使韩国队无力还击,此局中国队净胜11分。决胜局,中国队一攻、一传接连出现问题,最后两个关键球处理不佳,最终13比15憾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落选赛中国队与伊朗打满五局告负,与韩国队又是五局饮恨,而且均是决胜局2分惜败。这表明,中国男排关键球出手不是不够冷静,就是不够坚决,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男排队员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中国队今后的训练在这方面亟待提高。
2.2 发球技术统计与分析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攻击性强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为防反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国VS韩国一战,没有出线压力的韩国队,依靠拼发球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少麻烦,使中国队一开场便陷入被动。此场比赛,中国队发球多采用跳发和上手发飘球,经统计中国队发球一项共得3分,其中仲为君发球得2分占个人总得分的18.18%,陈平发球得1分占个人总得分的4.35%,其他队员在发球一项均不得分。韩国队在发球一项,除了韩善沫得2分,申永锡得1分外,其他队员同样不得分。从技术统计上来讲,尽管仲为君和陈平的发球具有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发球稳定性不高,自杀失误偏多,而梁春龙、边红敏、张晨等队员的飘球又基本上不具威。因此,中国队在落选赛中基本上没有给对手一攻实施任何压迫,从而为自己的拦防造成不小的难度。如何能够在加强发球威胁的同时减少失误,怎样将大力跳发和跳飘球有效结合,将成为日后中国男排另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
2.3 拦网技术统计分析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使拦网技术不单纯是一项防守技术,而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有效地拦网不仅可以克制对方的进攻,还能削弱对方的锐气,动摇对方信心,给对方造成心理威胁。[1]经统计可知,中韩两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98.57cm、193.71cm,平均身高相差4.86cm;中韩两队的平均拦网高度分别为336.57cm、312.42cm,两队拦网高度的平均值相差4.15cm。身体形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2]中国队凭着身高优势和精湛的拦网技术只拦网一项拿下18分,其中梁春龙拦得6分,张晨和仲为君各拦3分;中国队在拦网环节以18∶8净胜韩国队10分,充分展现了中国男排的网上实力。虽然中国队的拦网对韩国队的进攻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但韩国队下手仍然坚决,抓住了很多反击的机会,尤其是第三局对韩国队二号位强攻的拦、防不利,使其连连反攻得分。中国男排要想在今后的比赛中掌握网上的主动权,就要在保持拦网高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个人拦网的判断和时机,并在集体拦网的配合上下功夫,以便提高个人和集体的拦网技术水平。
2.4 进攻技术统计分析
扣球技术是进攻技术里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扣球是当今世界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同时扣球得分的能力也是衡量一支队伍网上实力的重要依据,最能体现一个队伍的进攻战术质量和效果,是取胜的关键所在。[3]此场比赛,中国队全队进攻一项得59分,韩国队得66分,仅此一项中国队就落后韩国队7分。中国队虽然拦网占优,但在主动进攻环节却暴露出强攻不强、快攻不快的弱点。从全场五局比赛看,韩国队有四局的进攻得分都多于中国队,只有第四局中国队进攻得分多于对手,这也是此场比赛中国队打得十分艰难的主要技术原因。特别是在第五局,在双方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两队都力求一次攻和反击的命中率,韩国队扣中12次,而中国队进攻仅得9分,这也是决胜局中国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此外纵观中国队这7场比赛,在对阵伊朗、韩国以及澳大利亚队时,都出现过在关键时刻不下球,被对手趁机获胜的局面,足以说明中国队强攻不强,再次验证了中国队员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2.5 一传技术统计分析
一传是接发球和反攻中防守的重要环节,也是组成进攻战术的基础,如失误或不到位,可造成直接失分或无法实现预定的进攻战术,一传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国队尽管拥有世界杯最佳自由人任琦,但整个球队的防守能力不强,后排起球率偏低。中国队大多比赛一传到位率只有40%左右,没有一传的保障,快攻战术也很难打出来。较之于韩国队,中国队下三路的防守功夫一般。中国队只有依靠一传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防反机会,才会提高取胜把握。此场比赛主教练周建安派出张晨与仲为君搭档加强进攻,但仲为君一传不好,在面对发球冲击时需要张晨的一定协助,而张晨的接发球范围一旦增加不但进攻保证下降,一传到位率也会随之降低,中国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可见,中国队在主攻位置上需要培养一个攻守兼备的球员,如若仲为君能够保证接发球的到位率,中国男排的前景势必会乐观一些。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男排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效果不佳,心理素质不过关。拼发球主动失误太多,仲为君和陈平虽然发球均有进账,但发球稳定性不高,自杀失误太多。中国队拦网出色,仅此一项净胜韩国队10分,但进攻不足,强攻不强,关键时刻不下球,让韩国队抓住防反的机会,错失好局。中国队较之韩国队的防守能力一般,起球率偏低。
3.2 建议
3.2.1在提高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注重赛前的心理疏导。
3.2.2发球方面加强大力跳发球的练习,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和得分率。
3.2.3拦网方面要充分发挥身高优势,在训练中加强拦网起跳时机、手型和线路的练习,提高集体拦网的能力。
3.2.4进攻方面应加强调整球和多点进攻的练习,培养主攻与二传的默契度,提高扣球的得分率。
3.2.5一传方面在今后的训练中注重个人基本功的练习,保证一传的到位率。
参考文献:
[1]高宝龙.对第 29 届奥运会中外女子排球队得、失分的统计与分析——探讨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优势和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09( 2) : 30 -35.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刘宁凌, 杨建辉. 2008 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得失分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9(3): 100-103.
作者简介:
王汇军(1986~),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