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年教育课堂精神文化之构建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教育的普及和深化,老年教育将成为提升老年人工作能力和满足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需要的一种手段。与普通教育一样,老年教育课堂精神文化建设不可忽视。老年教育历史课堂精神文化建设,应把握教学目标上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教学内容选择上知识的内在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相统一,教学评价上价值判断优于效率追求等三大原则,通过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加以构建。从实践情况看,通过老年教育历史课课堂精神文化的构建,老年教育的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老年教育;课堂精神文化;历史课;原则;构建
  当教育成为关乎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因素时,老年人就不可能被排除在教育和学习之外。 有教育就有课堂,有课堂则有文化。 基础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如此,老年教育也如此 。 因此研究能赋予老年教育课堂以价值和活力的课堂文化,尤其是课堂精神文化之构建也就有了较多的时代意义。
  一、从课堂精神文化到老年教育之需求
  一般认为, 课堂文化可将其分为课堂物质文化、课堂精神文化和课堂制度文化,其中的主体和内核是课堂精神文化。课堂信念、课堂价值和课堂态度等构成了课堂精神文化环境。 这种精神环境,对课堂的物质面貌和制度架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正因如此,有观点认为课堂文化主要是指课堂精神文化。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课堂文化,主要是课堂精神文化的重构,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1] 。 20世纪 90 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我国老年教育也进入发展阶段。我国老年教育起步较晚。 1983 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 — 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诞生,此后老年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截至 2011 年末,全国共有老年学校 48 116 个,在校学习人员 603.2 万 [2] ,在校老
  年学员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3.3% 。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专门的老年学校教育—— — 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 此外,有城市社区自发的一些教育形式以及针对老年的远程教育。 老年的学习目的 ,归结起来有:丰富家庭生活;提高或获得工作技能;获取从事公益事业所需知识和能力;满足心里成长的需求;防止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的衰退。 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要不同的教育形式,老年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由此形成。
  二、老年教育课堂精神文化之构建原则
  老年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是指针对老年人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非正式的教育机构以及非正规的教育。 狭义的老年教育仅指正式的学校教育。 本文所指为狭义的老年教育。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角度去看,老年教育不仅要成为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还要发挥帮助老年人重获工作和收入的功能。 如何通过老年教育实现老年人的赋权增能 [4] ,其解决之道,需要大到宏观政策,小到普通课堂多方、多层形成合力。 以下擬对老年课堂精神文化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对改进老年课堂教学,实现老年人力资源价值有所裨益。老年课堂精神文化建设,应把握三大原则。一是教学目标上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活动如不是为实现某一或某些目标,仅为活动而活动,是非理性的,但如教学目标实现的是他者而非活动者的利益,那是不符合理性价值的。 对于教学目标的探讨,学界多着眼于活动的有效性,即工具价值,鲜有关照到参与者利益的实现,即理性价值。
  三、老年教育历史课课堂精神文化的构建
  (一)电大老年教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与国外的老年教育相比,我国的老年教育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老年大学独立建制,封闭运行,拥有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置身事外。 由此,也形成了“一座难求”和“休闲娱乐”的外在形象。 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以 “保健教育”和“闲暇教育”的居多,教学内容上重娱乐,缺开发。 这种状况,不能满足老年人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限制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课程设置上注重提升老年技能将是老年教育的价值取向,就目前而言,提升老年教育课堂效果,构建契合老年学习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课堂精神文化,可以先行一步,原有的“保健教育”和“闲暇教育”可以有除“娱乐”之外更丰富的内涵。电大老年教育既具一般性,又有特殊性。 与其他老年大学的情况一样,在课程设置上,不外乎“保健教育”和“闲暇教育”两大类,如老年教育历史课被定位为“闲暇教育”。 教学内容上,总体而言,娱乐性强,思想性弱,技能性差,教学内容开发严重缺失。
  (二)老年教育课堂精神文化的构建路径与实践
  如何通过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来营建符合需求的老年课堂精神文化,以下将以老年历史课为例进行探讨。一是注重智慧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 “为知识而知识”与“为人生而知识”,是对待知识的两种基本态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后者更为实际,对老年人来说尤是如此。 所谓“为人生而知识”,要求习得的知识有益于人生,更求用知识智慧解决人生种种问题。 这正是老年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老年人的学习能力特性来看,其品质智力,包括言语理解、一般知识和应付社会及不同人际面向的能力等,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甚至有随经验的增加和终身学习活动的进行而持续增长的可能。 因此,在老年教育的历史课教学目标上,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智慧”作为目标。 中国古代史在时间跨度上,上至先秦,下至晚清;内容涉及诸多的人物、事件;总体上,各自为阵,不成体系。 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智慧”这一总体教学目标,纵向上,以大事件为主线,通过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带出或强或弱关联度的人物,将散在各处的“人物智慧”连结成线;横向上,以“生成智慧”为切入点,交叉评点人物得失。
  参考文献:
  [1] 王志曲 . 论课堂文化的重建 [D]. 芜湖 : 安徽师范大学 ,2006:4-9.
  [2] 民政部 .2011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s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210/201210003625989.shtml, 下载日期 :2018-12-20.
  [3] 朱丽 . 中国老年人口 2020 年将达到 2.48 亿人 [EB/OL].http://news.163.com/08/0711/07/4GI96FA2000120GU.html,2008-07-11.
  [4] 王英 , 谭琳 . 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J]. 人口学刊 ,2011,(1):32-4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小学生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因此,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习惯的原因,并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期刊
摘要:新课标在阐述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时谈到:“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表明时空观念包含着对历史的认识、对现实的审视和对未来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具有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认识历史;能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能运用时空观念洞察历史趋势,认清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从而增强历史自
期刊
在上面n算式中,被減数、减数都不能被2、3、5、7、11、……N整除(被减数、减数都是素数)的算式的个数可计算如下:设被减数、减数都不能被2、3、5、7、11、……N整除的算式的个数即被减数、减数是素数的算式的个数为K(n)。  结论:  孪生素数无限多。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创建一直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机制的不利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非常不容易,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本文在导学案的教学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策略  导学案,不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在中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能够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恰当的运用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价值观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实施情感教学,需要教师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实施策略进行细致的规划,所有的数学教师都应当参与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当中。本文对情感教育的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对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
期刊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P51的内容,是一节动手操作类的综合实践课。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积极投入到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这两个片段教学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片段一】教师引领,初步感知  1.师:刚才有同学提出要研究两个圆片,老师也赞同,我们要探究一个问题,可以采用由易到难的方法。(板
期刊
摘要:个性化展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体育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教学;个性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情商加智商、全面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定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了衡量教育质量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一个学生接受更高教育的根基。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桎梏着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学生家长和部分任课老师对小学体育教育重视不够,这催生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小学体育课程编排不合理、课时少等。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存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供一定
期刊
摘要: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其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能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交互式系统项目工作组的报告中对VR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并确定和建议了未来虚拟现实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VR虚拟现实;教学应用  一、VR虚拟现实技术
期刊
摘要:寫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素养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写作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教学与学习现状,同时提出了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寫作兴趣培养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