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的智慧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Ma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他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自己可算大开眼界。准备返回时,他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他拿起备胎准备装上,但发现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了。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看到一脸烦恼的教授,疯子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本不想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疯子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人由于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在许多人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他们说不定还笑这些人是呆子呢!做人呆呆,处事聪明,不失为一种上佳的做人姿态。
其他文献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翻译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主席、顾问等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我的“堂屋”,南方人叫做“大厅”的,外面没有凉台,阳光直射,而且那扇大玻璃窗,大得几乎占了半片南墙,因此非常明亮。  三天以来,每晨七时,我吃早饭的时候,窗外一定有只黄豆大小的蜘蛛,挂在窗前上部,我看不见那纤细的蛛网,只看到那只不时蠕动着的
期刊
【时代导说】  ——战国时代处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之间(一说为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它承春秋乱世,启秦朝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并且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而引发了多元化的社会风貌。北宋苏辙在《六国论》中论及当时的国家发展问题时,“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若以常见的“五味”喻之,那么在治乱各异的国情背
期刊
美国有一种喷雾清洁剂名叫“处方409”,深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生产“处方409”的威尔森公司占据了美国清洁剂大半个市场。正当威尔森沾沾自喜时,杂货业大王波克特甘宝公司却要和他争夺天下。波克特甘宝公司实力雄厚,要把威尔森这个小公司的市场夺去,易如反掌。波克特甘宝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出新型喷雾清洁剂,名为“新奇”。这种产品不但新奇,而且从质量到包装都优于“处方409”。因此,一旦它投放市场,将有消灭
期刊
眼前的日记本已经泛黄,蓝色墨水写下的优雅字迹静静地沉在时光的海底,闪着莹莹的光。几张照片掉出来,照片上的你手拉着手,衣裙飘飘,长发亦飘飘,微仰的脸庞被镀上一层温柔、纯粹的阳光。  而此刻的你斜倚在床边看手机上的微信,五湖四海的老同学不断发来消息,上传各地的景观图以示行踪。你呵呵笑着,发去一张我的照片。看着自己黑衣、黑眼睛写作业的侧影,我眼前浮现毕业照上白衣白裙的你——顶着一头比我夸张的自然卷,颔首
期刊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箭比赛,韩国林东铉以总环数699环排名第一。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视力只有0.1。  林东铉十岁开始练习射箭,十七岁时,视力突然急剧下降到左眼0.1,右眼0.2。许多人都觉得林东铉再也无法从事射箭运动了。可因为对射箭运动的无比热爱,让林东铉难以割舍,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林东铉说:“射箭靠的是感觉,视力没有给我的射箭生涯带来任何麻烦。我也不愿意用手术来矫正视力
期刊
窗外的寒风不知第几次起了,想必定是冷得刺骨。  母亲的手机响起,是凤凰传奇的歌,高音量,高嗓门,有点刺耳。  “嗯,是我是我。”母亲唯唯诺诺地说着,“就几天,再迟几天就给你。”一边是母亲怕吵醒我压着声音说话,一边是手机中传出的粗暴的语气。迷迷糊糊的我,翻个身继续睡。  家里时常有些老娘客,总聚在母亲房间。“小仁,快去倒杯水给阿姨。”母亲没有看我一眼,只顾盯着紧攥在手里的“美女图”。几个老娘客磕着瓜
期刊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句《孟子·告子上》中的小事,说的是学习弈棋,若不专心,那可不行。据我看,吃饭也一样,何况吃饭是大事。孔夫子就作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表率。专心吃饭好处很多,一口粗粮,嚼来也是至味。  若说今天国人不会吃饭,要教,你会哑然失笑。沉下心想想,恐怕不无道理。如同穿衣,先是遮羞,再是保暖,再是装饰,再是炫耀。吃饭也有四步:充饥,营养,享受,摆谱。今天一些人
期刊
一位禅师与他的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  “依据古代的传说,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脱狐狸的追捕,这一只也可以。”师父说。  “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  “但兔子定可避开狐狸!”师父仍然坚持己见。  “师父,您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因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而兔子是在逃命!”师父说。  可令人叹息的是,大部分人过日子都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尽的时候,便放弃了自己的
期刊
禅师有两名弟子。每天早上,两个弟子都要去山下村东头的路口边挑两担水。起初,两个弟子都沿着山上的大路走,半个小时后即可到达。有一天,小弟子发现了一条通往山下的近道,沿此而去,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只是路面崎岖,所以很少有人走。从此,小弟子开始每天走小路,大弟子则坚持走大路。  有一天,寺院来了第三名弟子。令禅师意外的是,这名弟子每天总是最先完成挑水的任务,两位师兄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禅师便问他是如何超
期刊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他平常教化弟子们,唯有断除人间的情欲,才能追求“无”的解脱。  有一天,从高僧家乡传来一个消息,他出家前的独子因疾病去世了。其弟子接到这个消息时聚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告诉师父这个不幸的消息?师父听到消息后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后来得到共同的结论:师父虽已断除世缘,孩子终究是他的,应该让他知道这个不幸。并且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