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眼泪

来源 :当代工人·精品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雪了,天地间一片苍茫。思念,如同雪花一样,无边无际地飘荡着。母亲,我魂牵梦绕的母亲,你听到我的呼唤了吗?
  破碎的心,还在流血,笔,也异常沉重。平生写了一些文字,但写你的时候,却一时不知如何落笔。母亲,我拿什么供奉你的在天之灵啊?
  带着一生的辛劳和疲惫,你走了,走进了遥远的孤独,却把那么多的美好、温暖和感动留给了我们。你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生命的意义,给了我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一片底色。在你的身上,我真正读懂了善良、慈祥、勤劳、刚强、宽容、忘我、奉献,乃至伟大,乃至神圣。你最后留给我的是一滴眼泪,在你飞升的那一刹那,一滴沉甸甸的泪水缓缓地从你的眼角流出,这是你对人生无限的眷恋吗?这是你对父亲和我们无尽的牵挂吗?这是你对子孙后代永远的祝福吗?
  你一生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从来不曾为自己表白。你总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品格和情怀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生活的一个一个细节上,甚至溶入在或喜或悲,或甜或苦的泪水里。眼泪,是你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它与刚强或者脆弱没有关系。为长辈、为父亲、为儿女、为亲朋,你一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点点滴滴,闪耀的都是人间真情。
  记忆中你第一次为我流泪是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那一年我6岁。有一天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家里的面引子偷吃了。你问过我几次,我都没有说出真相。是隔壁的大婶“揭发”了我。你又气又急,大声呵斥道:“你知不知道面引子是给奶奶蒸干粮用的?你吃了,奶奶怎么办?”这是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这样严厉地教训我。我有些惊讶,又有些冤屈,只能抽泣地说:“妈,我饿,饿得受不了……”看着我可怜的样子,你眼圈红了,一把把我搂进怀里,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我的脸上,流进我的嘴里。那时,我知道了,眼泪,是苦涩的。母亲,在长辈面前,你是个近乎于奴仆般的孝女;在儿女面前,你也是个近乎于奴仆般的的慈母,你要同时扮演好这两个角色,特别是在那个年代,该是多么难啊。但是你做到了,做了一辈子,唯一的代价就是:牺牲自己。后来,家人经常提起我偷吃面引子的事,多半是作为一种笑谈了,但每一次我都发现你仍有些悔意流露出来。
  15岁那年,我被部队文工团录取。得到这个消息已是晚上10点多了,家里顿时热闹起来,弟弟、妹妹钻出了被窝问这问那,父亲不停地说些鼓励的、嘱咐的话,我一边听一边把家里的毛主席像章分包起来,准备送给老师和同学作纪念。你开始动手包饺子,没顾得上说太多的话,但脸上一直挂着从心里涌出的笑。饺子是用大白菜和肥肉靠剩的肉渣子包的,我吃得有滋有味,感觉很香很香,我知道,你把欢喜、祝福,还有牵挂都包在里面了。早上出门的那一刻,你猛地抓住了我的手,笑,还挂在脸上,眼泪却夺眶而出。你似乎不太相信地问:“孩子,你这么点真的就要离开家了?”从那以后,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你晶莹的目光里飘出的长长的牵挂在缠绕着我,很柔,很暖。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每次出差,你都要问明到达的时间,会把这个时间记得很牢,然后默默为我祈祷。预定的时间快要到了,你便会守在电话机旁,静静地等着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平安报告”。报平安,是你对我的“严格要求”,也是我无论乘坐什么、无论去哪里到达之后必须立刻做的一件“大事”。那年去欧洲考察,飞机临时停落维也纳机场两个多小时,这期间我无法和家里联系,直到住进法兰克福的酒店才急忙拨通了国际长途。你和父亲,从焦急已经到了绝望,精神崩溃了,认为我一定是出事了。但是,当接到我的电话时,你却呼喊般地说出一句话:“儿子,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的!”然后就泣不成声了。远在千里之外,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你,任由你把一场虚惊之后的庆幸通过泪水表达出来。听着你的哭泣,我捏紧了兜里那块用红布包裹的桃树枝子,那是你制作的“护身符”,你说桃树枝子包上红布能辟邪保平安,给全家每人都作了一个,让我们时时带在身上。那一刻,我感到你的“护身符”变成了铜墙铁壁,紧紧地把我护卫着。
  每个周六,都是咱们家的幸福时光,周六家庭聚会是咱们家保持了多年的优良传统。一到周六,你和父亲就像巨大的磁铁,把我们从不同方向吸引到家中,凝聚在你们身旁。张罗一桌子好菜,举杯互致祝愿,老少三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吃罢午饭,父亲、姊妹、孩子们都各享所好去了,我便开始陪你唠嗑,天南海北,家长里短,一唠就是一下午。每次唠嗑多半都是我听你说,听得很认真,很专注。因为我知道,你对儿子每周一次陪你唠嗑是很期待的,也是很满足、很享受的,给座金山银山你都不一定换。通过陪你唠嗑,我也明白了,人一定要学会倾听,特别是在父母面前,倾听也是一种孝。在唠嗑中,你几次说起一件使咱们家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的往事。当年,你支持父亲到大连闯荡,自己在山东老家一人挑起了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耕田种地、操持家务的重担。爷爷、奶奶心疼你,几次要让父亲回去,几次又都被你说服了。你咬紧牙关把所有的苦难都留给了自己,终于让父亲在大连扎下了根基,从此,改变了我们,乃至子孙后代的命运。你每次说起这件事,眼睛里都会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我知道,你这是为自己对家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感到自豪,是自己对自己生命的感动。所以,你每次听到《十五的月亮》,都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你是深深地感慨了“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句话啊。母亲,送别你的那一天,我们让乐队演奏的就是你一生最喜欢的《十五的月亮》,你听到了吗?
  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谁陪你唠嗑啊!
  姊妹四个,我是最后一个结婚的。那时,你已经退休,一面要照看妹妹、弟弟的孩子,一面还要为我结婚积攒点财力。每天中午,你到粮店批发一些大饼,推着小车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赶到电机厂门前,顾不上擦一下满脸的汗水,便开始吆喝着卖货。一张饼只能挣五分钱啊,你却卖得很投入,有时近乎于哀求人家。回到家里,你便急切地打开散发着你体温的小手绢,仔细地清点着那些分分角角,满脸的欢喜,你的想法很执着也很简单,就是挣一点儿子结婚就多一点。有一天,你在算账的时候发现少了五毛钱,算了几次还是少,你居然急得哭了起来,不停地自责:我怎么这么不小心。五毛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你来说,其中却饱含着一种你对儿子的、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厚重啊。结婚那天,我脸上喜气洋洋,心里却有一种深重的负罪感,桌子上吃的喝的,家里面摆的挂的,分明都有你的血汗啊,我含辛茹苦、恩重如山的母亲。   你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不识得几个大字的女人,在这座城市里,你始终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工人。你没有给我什么“背景”,也不曾为我营造过什么“人脉”,但是,你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轻柔的抚摸给我的关爱,给我的鼓励,却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执着前行的巨大动力。走上领导岗位的那天,你拉着我的手坐到床边,把头靠在我的肩上,任泪水流淌,半天才颤抖地说出一句话:“儿啊,妈知道你太不容易了。”母子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这一句话,便把一切都说透了。你要强,从不愿意因为家里的事而影响我的工作,哪怕你有病也不肯让我分心。有一次你病了,病得很重,还是坚持瞒着我。姐姐不忍心,把消息偷偷告诉了我。当我急急忙忙赶回家,扑在你的身边时,你一声惊叹:“儿啊,你回来啦?”便潸然泪下。我知道,每每这种情况,你都不想耽误我的工作,却又盼望着我回来看你,这种矛盾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来的都是你作为一个母亲的深情和境界啊。
  2012年,由我作词、音乐家吴晓萍作曲的一首声乐作品《大爱无疆》获得全国原创歌曲大赛词曲金奖,得知这个消息你和父亲高兴得一宿没睡。父亲反复看着报纸上的报道和专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反复说着一句话:“孩子没念几天书,全靠自己努力,不容易啊!”说到动情时,你又止不住泪水了。这么多年,我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发展,都挂在你的心上,都让你由衷地欢喜,我也一次又一次从中感到了温暖,获得了力量。
  母亲,你为我流过喜悦的泪、祝福的泪、牵挂的泪,也流过伤心的泪,只是伤心的泪都是在我背后流的。
  每次回家,你都要给我带一些东西,鸡蛋、馒头、饺子、黄瓜、咸菜什么的,有时,我不要,理由就是吃不了坏了就得扔。但是,你一直执着于这件事情,也许这就是你作为一个年迈的母亲对儿子最直接、最具体、最真挚的关爱了。有一次,你要给我带一些鸡蛋,我说家里有,你不信,我反复解释,你还是不信,非要让我拿不可。那一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我心情不太好,终于忍不住喊叫起来:“我就是不要。”说罢,转身离去。后来的事是听姐姐说的,我走后,你哭了,哭得很伤心,一边哭一边念叨:“妈的心,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呢?”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向你道歉,请求你原谅。你没有批评我,只是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不要就不要呗。”母亲,我忍辱负重的母亲,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却还要顾及儿子的颜面。这件事成为我永远的悔恨,让自己的母亲伤心,罪过呀!
  母亲,饶恕我吧。现在我多么想你还能给我带东西啊,你给什么我都要,哪怕是一片菜叶。
  你的眼泪有的时候表达的是一种自豪。
  陪你出门的时候,你不让我搀扶,总是喜欢让我拉着你的手。一辈子操劳,你的脊背已经弯曲,脚步也很迟缓,但你能走出一种神韵。通过你的手掌,我能感受到你的内心语言:我虽然老了,但有儿子陪着,儿子拉着我的手陪我走。有一天你把这种内心语言表达出来了。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拉着你的手在院子里散步,你跟我说:“咱小区里的一个邻居,有三个儿女,他们好几个月都不回家看看。邻居很羡慕咱家,你们每个礼拜都回来,我和你爸有福啊。”说到这,你的眼里又有泪花闪动。母亲,你一辈子付出从不图回报,儿女为你做一点点事情,你都会感到很满足很满足。
  有感于和你手拉手,便写了一首歌词,题目就叫《我和母亲手拉手》。你活着的时候没来得及念给你听,现在一并记录下来,让天国的风捎给你。
  我和母亲手拉手
  我小的时候,你拉着我的手,
  拉着你身上掉下的骨肉。
  你拉着我的手,健步朝前走,
  走过了一个个鲜亮的春秋。
  你慈祥的目光,你优美的欢笑,
  为我铺下一路锦绣。
  我长大以后,你不再拉我的手,
  却有长长的牵挂刻在你心头。
  你现在老了,我拉着你的手,
  拉着我心中永远的守候。
  我拉着你的手,慢慢朝前走,
  走进了你和我生命的感受。
  你弯曲的脊背,你蹒跚的脚步,
  道出人间喜乐悲愁。
  我老了以后,我还要拉你的手,
  让那深深的依恋长在我胸口。
  啊,我和母亲手拉手,
  血脉融在一起流。
  我和母亲手拉手,
  多想回到我小的时候。
  小的时候,我永远回不去了,你,也永远回不来了。今生今世,我和你再也不能拉手。
  母亲,你为我流的眼泪,洗礼了我的人生,已经融进了我的血脉,像乳汁和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生命我的灵魂,又通过我的血脉流进了儿子的身体,并将一代一代地流淌下去,其中金子般的品质可以为无数后辈撑起作为人的高度。于是,你的生命不死。虽然,我笔下的“母亲”不再可以直接与我面对。
  母亲,总有一天,我也会走进你现在的世界。我已向上苍祈求,来生还做你的儿子,还陪你唠嗑,还拉你的手。到那个时候,我求你不再为我流泪,好吗,母亲?
  雪,还在飘舞。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她担负起校长的重任。在教学工作中,她提出了“为成就卓越公民而奠基”的办学宗旨;“守根固本,和谐共生”的办学思想;“本根教育、和谐教育、时空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学校逐步形成了民族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信息化实验点校,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她主持研究的双语教育研究富有创新性和理论价
期刊
他所领导的团队主要承担着大连市春节期间主城区的烟花爆竹采购、储存和供应配送等工作。近年来,他带领职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狠抓隐患治理,先后建成烟花爆竹专用储存库近万平方米,不但为活跃群众民俗文化生活、推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全市大型活动的安全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自1999年第三届烟花爆竹迎春会至2008年第十一届烟花爆竹迎春会的
期刊
十来年前,看过作家刘震云的小说《单位》。在他的笔下,单位简直就是烦恼和痛苦的代名词。那里充满了矛盾纠纷、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围墙高筑、陷阱深挖,而离开了单位,一切烦恼就会烟消云散。那时,我看完深有同感,视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都在某镇政府机关。我一直看不惯单位里的有些同事,为了升迁、为了荣誉、为了利益你争我夺,彼此撕破脸皮,相互的拆台。我是一个胆小的人,从小
期刊
李彤受聘于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正式聘用李彤为公司的技术总监,合同期为五年。合同同时约定:李彤每月的税前工资是12000元。前两个月,李彤如数拿到了合同约定的工资。第三个月,公司以李彤工作业绩下滑为由,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第5条的规定“李彤的薪酬由公司董事会予以审定,同时按照公司董事会的意见,根据其业绩对其薪酬水平进行修改”为依据,将李彤的工资降为税前工资8000元
期刊
江苏泗洪人,195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组织部长、工会主席、党委书记等职。曾荣获“辽宁五一奖章”、“辽宁省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
期刊
当下中国,国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无论学者还是百姓,都惊人地语出一致:制度有问题。我们在承认这是一种全民进步的同时,也该悟到这句话本身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即制度是万能的,只要制度设计得周密、合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制度真是万能的吗?世界上真有万能的、毫无漏洞的制度吗?对这一点的判断,可能所有人都毫无自信。这就引出了本期的选题:天然存在漏洞的制度与人和人的信念思维、行为的关系。  2013年3月9日
期刊
近年来,从丽君同志以科技兴农、创业兴业为已任,把农民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作为本职,用辛勤汗水和满腔赤诚,播撒科技兴农的希望火种,为地区现代农业注入了源头活水。  针对当地土壤贫瘠沙化,肥水流失严重,增产增收困难较大的不利形势。从丽君在多方学习考察、深入乡村调查基础上,制定一套实用栽培技术。选用抗逆性强、适宜密植的玉米品种;秋收后灭茬整地,结合施用有机肥料进行冬前深耕;适时抢墒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
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退休教师,擅长洞悉被摄主体的特点,利用长焦镜头精准捕捉。熟练的单反器材操作,为照片的最终呈现提供了技术保障。他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融进作品之中,表现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
期刊
他每周有4台手术,从早上9点上台,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因为多年来总是最后离开手术室,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同事们都敬佩而心疼地叫他“王铁人”。  一般的眼科手术比如像白内障通常二十分钟左右就行,而玻璃体切割手术,作为眼科手术中相对尖端、复杂的技术,一台手术一做就是一、两个小时,难度非常大。所以,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攀登眼科医学的“金字塔”。  多年来,王海林一直致力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和
期刊
曾旭亮是某仪器有限公司的职工。她与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作时间为每天8 小时,平均每周40小时。但在工作中单位领导经常要求职工加班。每次加班后,均以弹性工作为由,拒付或少付加班费。一次周六,单位又要求曾旭亮上班,曾旭亮口头向领导请假,领导不置可否。周一曾旭亮上班时,接到一份解聘通知书,公司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曾旭亮不服,遂向劳动争议部门提请仲裁,要求该公司给予提前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支付拖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