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结石不典型发作误诊为急性胆囊炎1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较高,如果表现为不典型发作,尤其在基层临床中极易引起误诊。曾遇到过1例不典型发作患者,其临床表现特殊,现将误诊结果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55岁。因急性右上腹疼痛6小时就诊。患者6小时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有轻度恶心、干呕和饱胀感。腰背酸胀不适,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症状,二便正常。无特殊食物摄入史,无服用其他药物史。平素体健,无慢性病史。既往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T 36.8℃,P 69次/分,BP 16/8.5mmHg。神清,痛苦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和出血点。心、肺(-)。上腹压痛明显,以右上腹为甚,无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肝、脾正常。下腹(-)。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叩击痛(-),余检无殊。根据患者有右上腹疼痛病史、右上腹明显压痛及Murphy征阳性,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予以解痉止痛(654-2)、抗感染(克林霉素、培氟沙星)、利胆(金胆片)等处理,3天后疼痛症状已明显缓解,但患者仍诉右上腹时有隐痛,无恶心及呕吐,胃纳稍差,不厌油腻食物,小便时感觉不顺畅,尿液颜色较深。查体:Murphy(±),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叩击痛(-)。遂怀疑该患者可能非真正的胆囊炎患者,而病因可能是肾结石所致。依据有:①左肾区叩击痛;②小便不畅并伴有尿液颜色变深(血尿所为);③目前症状不能用急性胆囊炎来完全解释。为使患者尽早得到确诊和有针对性治疗,故立即把患者转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医院彩超检查结果示:左肾有1颗约0.5cm×0.4cm大小的结石,伴有轻度肾积水;右肾正常。胆囊壁稍毛糙,无结石。肝、脾、胰等器官未见异常。尿常规示:隐血(++),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上级医院最后确诊为左肾结石,收入院治疗。经医院采用排石等综合治疗6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讨 论
  肾结石可引起肾区疼痛伴肋脊角叩击痛[1]。本例左肾结石患者的首发症状即为右上腹痛,表现为酷似典型的胆囊炎发作症状和体征,且Murphy征又为阳性,而一开始肾区疼痛症状及尿路症状又基本缺如,这对于无检查条件的基层医生来说,误诊确实难以避免。此患者症状表现的特殊性,在临床上实为少见,机制不明,或许与该患在者内脏神经感觉定位发生偏差有关(患者为特殊体质)。通过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可以得知,尿路结石的不典型发作形式可能是多样和复杂的,也是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提醒基层医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系统全面而规范的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不可或缺,但有时借助必要的辅检(如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在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及时地将患者予以转诊,就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治率,促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0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肺复苏(CPR)后早期应用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接受心肺复苏(CPR)后r—PA静脉溶栓的ST段抬高型A
调查方法:统计每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根據《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医师用药习惯及新药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制定成人的平均日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