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组织瓣及骨移植治疗小腿骨及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腿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小腿骨及皮肤缺损的开放胫腓骨骨折5例,经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早期植骨,再次负压封闭引流,5~7 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创面渗液经换药愈合,待骨痂生长后去除外固定架,6~12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无感染.随访9~3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负重行走肢体无变形.结论 对5 cm以内骨缺损,大块皮肤缺损经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早期植骨,可缩短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致残率。

其他文献
足部组织移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发生率较高,候书健等[1]报道的一组拇指及手指再造手术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8.4%,而其中动脉危象比率约占其中70%。
期刊
目的 寻找出语言运动区胶质母细胞瘤的较为理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7例语言运动区胶质母细胞瘤采用侧裂岛盖入路手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在这27例病例中,21例肿瘤未突破岛盖皮层,切开岛盖皮层后肿瘤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6例肿瘤突破岛盖皮层,包绕大脑中动脉,3例肿瘤于镜下全切除,3例肿瘤有部分残留.术后26例的神经系统的症状消失或好转,1例患者神经功
手部皮肤缺损应用掌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已有报道并取得较好疗效[1-4].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长条状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9例,均成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髂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旋髂深动脉的肌皮穿支在髂骨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四肢复合组织缺损,采用髂骨皮瓣移植修复共35例36侧.选用的血管蒂有三种类型:采用传统单纯以旋髂深动脉为蒂8例8侧,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共干为蒂2例2侧,以旋髂深动脉及肌皮穿支为蒂25例26侧;皮瓣面积最大22cm×10cm,最小8cm×6cm,骨瓣长度最长达10cm,最短5c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皮瓣与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治疗重度虎口挛缩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髂腹股沟皮瓣和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治疗虎口重度挛缩45例,其中采用髂腹股沟皮瓣治疗33例,采用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治疗12例,开大虎口同时行拇外展功能重建21例,术后进行6~12个月随访.结果 除3例选择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患者和1例选择髂腹股沟皮瓣患者
本刊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采用“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进行稿件管理,所有作者投稿、稿件查询、退稿、退修及专家审稿均于此系统内在线完成。请通过我刊网站www.gzsums.net/com点击“投稿系统”,请先“注册”(已注册者不需再注册),按指示激活后进行“登录”;然后点击“申请成为杂志作者”,接着点击页面中的“进入系统”:
期刊
目的 报道带血管骨移植进行儿童下肢骨肉瘤的延长截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股骨中上段或胫骨中上段骨肉瘤4例,应用带血管胫骨远段或胫骨近段,分别和胫骨或股骨截肢残端进行骨融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4.8个月,移植骨平均3个月骨愈合,骨肉瘤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安装假肢后,不用扶拐,步态基本正常,患儿满意度高,MSTS患肢功能评分平均为91%.结论 对于在胫骨或股骨中上段的儿童骨肉瘤病例,应用带血管大块骨
目的 探讨应用腹直肌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 方法 4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术,2例患者采用带蒂腹直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大小,切取大小适宜的腹直肌皮瓣修复缺损处,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本组切取皮瓣大小为13 cm×26cm~8 cm×16 cm. 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22个
下肢毁损伤的患者在行截肢手术时如选择预定平面以下截肢,虽然有皮肤坏死的风险,但通过后期皮瓣转移可修复皮肤坏死,可明显延长下肢长度,为患者以后佩戴假肢提供方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自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7例下肢截肢患者远端皮瓣广泛坏死,二期行胸脐皮瓣转移术恢复良好,随访均已佩戴假肢行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深静脉血栓常发生于重大创伤及手术后[1].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后由于抗凝药物的常规使用,发生深静脉血栓者极为少见.2003年3月及2008年1月,我们收治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供肢广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
期刊